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
常常听大家议论末日,在节气中也有一个末日,与世界末日种的末日不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小暑后第一个未日
入梅、出梅规律分现代气象学标准和传统方法上的标准两种。
1、气象学入梅标准
入梅前五天,副高在120°E上的脊线≥18°N,且5天中至少有3天的日平均气温≥22℃。入梅后头5天中必须有4天雨日(包括郊县气象站测得的雨日);若梅雨有分段现象,则每段梅雨结束后的气温均≥22℃。
出梅标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梅雨结束前后,120-130°E间副热带高压脊线北跳至26°N或以北,且日平均气温≥27℃,最高气温≥30℃,且连续6天以上无雨。以后再出现连阴雨,属“夏雨”,不属“梅雨”。传统的入梅和出梅与天干和地支有关。主要依据如下
2、我国传统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为出梅。如果芒种当天的天干为丙,则将该日定为入梅,小暑当日地支为未,则将该日定为出梅。
举例说明,1993年7月7日小暑,小暑后7月13日逢未,因而1993 年的出梅日期为7月13日。2001年7月7日小暑,当日和小暑后的7月19日地支为未,根据历法规定,2001年的出梅日期应是7月7日,而不是7月19日。
末日简介
农历(阴历)的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是由甲、乙、丙、丁……等十个天干(干:主要、主干的意思,不是干燥的意思)与子、丑、寅……等12个地支(每一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一一轮流相对应组合得出的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因10与12的最小公倍数为60,故每60年、60个月、60日、60个时辰轮回一次,这种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在中国运用了很长时间,影响深远,至今仍在使用。当然天干不同,所代表的纳音意义也不同,习惯上用地支称日,如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等日,都简称为未日。而每60天就会出现一个天干地支都相同的日子。
未日亦指五日。详见韵目代日表。
小暑饮食
暑季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在饮食调养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饮食应以适量、清淡且富有营养为宜。推荐饮食如下:
炒鳝片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以小暑前后一个月产的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用素油炒鳝片加大蒜方法简便,老少咸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蜜汁藕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惯,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及膳食纤维,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助睡眠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另外,小暑时应多吃炒绿豆芽,它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素炒豆皮,具有补虚止汗的功效;蚕豆炖牛肉,具有健脾利湿、补虚强体的功效;西瓜番茄汁,具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还可常吃丝瓜、苦瓜、黄瓜、冬瓜以及淡水鱼、海带等,对身体都有益处。
药茶
天气炎热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大,为此要做好防暑降温。推荐防暑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绿豆酸梅茶绿豆100克,酸梅3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待凉后代茶饮。有清凉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消暑解毒茶银花、连翘、鲜竹叶各10克,煎水代茶。具有清热解毒功效。
消暑祛湿茶 金银花、绿豆衣各10克,薄荷6克,煎水代茶,具有消暑利湿生津之功效。
清心解暑茶取鲜竹叶心、莲子心、麦冬、鲜佩兰各6克,煎水代茶凉饮,有解暑、健脾胃、助消化之功效。
猜你感兴趣:
4.小暑时节种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