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赏花灯的由来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元宵节除了吃汤圆,还少不了看花灯这个环节。不过肯定有不少人不太了解元宵节赏花灯的由来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元宵节赏花灯的由来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由来
燃灯之俗始于汉代,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另一说元宵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主管“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传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传说一:汉文帝与火德星君
西汉时,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玉帝命火德星君在正月十五火烧京城。文帝非常恐慌,便召来群臣计议,大臣东方朔献计说,可以向火德星君求告说情,免此一难。正月十五日,火德星君果然驾临京城。文帝率群臣和京城百姓拜伏恭迎,哀告火德星君看在万千黎民的份上,不要火烧京城。火德星君不忍生灵涂炭,无奈圣命在身,不敢违犯天条。
正左右为难之际,东方朔又献一计。当夜,京城长安内外,从皇宫到百姓庭院,都依东方朔之计张灯燃炬,一片通明,与白昼无异。火光直透云霄,火德星君见那景象果如天火降临一般,料得足以瞒过玉帝,便回天庭复命了。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京城便燃灯张炬,以示纪念。
传说二:天帝的女儿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猜灯迷
红娘子,上高楼,心里疼,眼泪流(打一日常用品名)——蜡烛。
猛将百余人,无事不出城。出城就放火,引火自烧身(打一日常用品)——火柴。
一只八宝袋,样样都能装。能装棉和纱,能装铁和钢(打一日常用品)——针线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远看两个零,近看两个零。有人用了行不得,有人不用不得行(打一日常用品)——眼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面无口,有脚无手。听人讲话,陪人吃酒(打一日常用品)——桌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带着平顶帽,身穿圆筒袄,虽然一只眼,暗中逞英豪(打一日常用品)——手电筒。
前面来只船,舵手在上边,来时下小雨,走后路已干(打一日常用品)——熨斗。
小小东西,放在腋底。有病没病,看它肚皮(打一日常用品)——温度计。
一只雀,飞上桌,捏尾巴,跳下河(打日常用品)——汤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鼻子朝天,嘴巴朝地。敲它一锤,惊天动地(打一日常用品)——大钟。
金钩吊银圈,姐妹隔座山。若要来相会,需到天色晚(打一日常用品)——耳环。
猜你感兴趣:
2.元宵节为什么赏花灯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