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中国传统节日 > 元宵节 >

闹元宵相关的习俗是什么

时间: 志彬1156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你知道有关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一些嘛?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元宵节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闹元宵相关的习俗

  1.元宵节吃“元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元宵节耍龙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5.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6.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8.元宵节走百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元宵节猜灯谜

  周转。→谜底:无动于中

  仲尼日月也。→谜底:一孔之见

  种牛痘。→谜底:天花坠地

  纸老虎。→谜底:外强中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照相底片。→谜底:颠倒黑白

  圆寂。→谜底:坐以待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遇事不求人。→谜底:自力更生

  羽。→谜底:出言不逊

  游泳比赛。→谜底:力争上游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块变九块。→谜底:四分五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哑巴打手势。→谜底:不言而喻

  心无二用。→谜底:一心一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相声。→谜底:装腔作势

  仙乐。→谜底:不同凡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西施脸上出天花。→谜底:美中不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句话。→谜底:三言两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无底洞。→谜底:深不可测

  万年青。→谜底:长生不老

  脱粒机。→谜底:吞吞吐吐

  兔子请老虎。→谜底:寅(yín)吃卯(mǎo)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铁公鸡。→谜底:一毛不拔

  四通八达。→谜底:头头是道

  守岁。→谜底:有待来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伞兵。→谜底:从天而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弃女。→谜底:一掷千金

  七仙女嫁出去一个。→谜底:六神无主

  平原门下客三千。→谜底:胜友如云

  爬楼梯。→谜底:步步高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农产品。→谜底:土生土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逆水划船。→谜底:激流勇进

  南北安全,左右倾斜。→谜底:东倒西歪

  美梦。→谜底:好景不长

  马虎。→谜底:千里同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鲁迅逝世一世纪。→谜底:百年树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鲁达当和尚。→谜底:半路出家

  零存整取。→谜底:积少成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泪。→谜底:颠三倒四

  举重比赛。→谜底:斤斤计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节日的焰火。→谜底:五彩缤纷

  皇。→谜底:白玉无暇

  桁héng。→谜底:行将就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乖。→谜底:乘人不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感冒通。→谜底:有伤风化

  导游。→谜底:引人入胜

  打边鼓。→谜底:旁敲侧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春秋。→谜底:一年半载,无冬无夏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又有一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是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391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