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雨水 > 雨水时节养生关键

雨水时节养生关键

时间: 丽霞1035 分享

雨水时节养生关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雨水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2月1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雨水」节气。此时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这个时节养生有什么关键呢?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吧。

  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人们走来。

  雨水之三候

  中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淮河以南地区,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同时搞好田间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对起苔的油菜要及时追施苔花肥,以争荚多粒重。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生长及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在注意做好农作物、大棚蔬菜以及工交部门防寒防冻工作的同时,仍要注意个人的保健工作,以防止冬末春初感冒等流行疾病的发生。

  雨水时节防治倒春寒

  这是因为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特别是温度骤然下降的时候,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所以这里还要再次提醒大家,春季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根据雨水节气对自然界的影响,联系到养生应该着重强调雨水节气「调养脾胃」的重要性。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饮食调节、药物调养和起居劳逸调摄。

  雨水之饮食调节:

  春季气候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另多食热粥调养脾胃。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所以,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但身体属寒症者则应根据自身情形斟酌选用。

  古人云:「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因此在精神调摄方面要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

  雨水之起居劳逸调摄:

  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感恩大自然的赐予,灿烂的阳光,和煦的春风,纷纷扬扬的细雨,带来美好的新希望。愿我们沐浴春阳春风春雨,奋发振作,努力创造幸福远景!

275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