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除夕为什么叫除夕
对于除夕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指的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很多人都好奇除夕为什么叫除夕?那么你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除夕为什么叫除夕,以供大家参考!
目录
除夕为什么叫除夕
(一)被称作除夕的原因
我国在很早以前就有过年的习俗了,早期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这一天又称除日、岁除、岁尽、暮岁、岁夕等,指的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总之,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又叫守岁。
(二)除夕有什么含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要想更深刻体验这个词的含义,除了结合史料来看,也可以参考各地的民俗,当然最直接是通过本身两个字来理解。“除”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也就是交替。“夕”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由此可见,除夕就是经过这一夜的交替,明日就是寓意新鲜出炉的崭新一年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三)大年三十是怎么来的
这个节日的来历起源于古代的传说,且有多种故事版本,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那时候科学文明还未兴起。这里给大家做个简单的总结,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种凶恶的动物叫做“年”,非常厉害,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会出现,严重危害人类。年通常也在晚上出来活动,因此人们这时候就熄灭灯火,整夜的彻夜不眠,用来躲避灾害。到了后来人们发现,着红衣服,以及点燃炮竹发出的声响就可以赶跑年兽,因此每到年末,感觉年快要出现的时候,人们就燃放爆竹来辟邪,祈求来年会是个好运,于是就这样流传到了今天。
除夕的传说故事
熬年守岁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除夕有什么风俗
1、祭祀
也就是祭祀祖先,我国人民在过节的时候都不会忘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这时我们会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我国华人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2、守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这就可以看出除夕守岁的正面作用。
除夕夜的禁忌有哪些
1、忌倒污水、倒垃圾
据说,随意乱倒污水、垃圾,乱丢杂物,随地便溺的话,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的话,就会降祸到人。
2、忌剩下浆糊
腊月里贴窗花、对联剩下的浆糊不能留,一定要处理掉,以免来年的日子越过越糊涂。
3、进餐忌讳有人来串门
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4、不能动“鱼”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5、忌过早睡觉
守岁,其实就是在除夕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守岁”的意思是要守住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除夕夜吃什么
1、元宵
又名汤圆,在南方比较普遍。其是用糯米搓成圆形(可往里加入不同口味的馅),再放入锅里煮食,寓意团团圆圆。元宵一般当早点或年饭主食,不管是餐馆酒店还是家中,都很流行这道美食。
2、馄饨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3、饺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中国的边远地区了。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