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及传说故事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习俗及传说故事,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食粽:粽子,又叫“角黍”、“简粽”。至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尤以浙江嘉兴粽子最为出名,千百年来,吃粽子的风俗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诸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赛龙舟:广州人称“扒龙船”,是广州人过端午最大的活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人们通常在每年四月初八的浴佛节时将去年端午节后沉入涌底的龙船起出,俗谚谓“四月八,龙船随海滑”。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逐渐改为五月初一才起出龙船。俗语顺口溜:“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初七初八黄竹岐,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初五是赛龙船的高潮,初八郊区各乡龙船多集中到市郊进行表演比赛。
佩戴香囊:很多地方都有端午节给小孩佩戴香囊的习俗,传说有辟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清香四溢,外面用丝布包裹,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条,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饮雄黄酒:传说屈原投江之后,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还有人将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据说可以醉倒蛟龙。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端午喝雄黄酒的习俗。雄黄酒有很强的除害作用,人们经常将它喷洒在床下、墙角等阴暗地,以避毒虫危害,把雄黄酒涂在小孩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悬艾叶菖蒲: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上山采药、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来杀菌防病。民演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片含有挥发芳香油,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人们将其挂在门上,借以杀菌防病。民间有“端午佳节,菖蒲作剑,悬疑辟邪”之说。
岭南特色:岭南端午民俗丰富多彩,仅粽子就有鲜肉粽、鸡肉粽、豆沙粽、蛋黄粽、碱水粽、什锦粽等种类。岭南各地的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如各家要在户前门楣悬挂菖蒲草与龙船花;正午时分要点燃艾草以驱邪气;用红、黄、绿、黑及赤小豆煮粥食用等。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三闾大夫屈原的传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受到极大的摧残和打击。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公元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节日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1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2解粽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3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上记载着:“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4端礼节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5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6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7重午节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8天中节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端午节的习俗及传说故事相关文章:
★ 端午节的5个传说
★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 端午节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