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时间: 刘惠25 分享

  今天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就会拥有什么样的明天。加油吧,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扬善必须抑恶,扶正自应祛邪,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 不应让横行一方为非作歹的黑恶势力逍遥法外,不应为毒害健康_______ 暴利的无良企业庇护,不应对权钱勾结贪婪攫取的现象_______ ,不应让 ______侵夺他人利益的缺德行为无所制约。

  A.固然 谋取 麻木不仁 肆意 B.当然 谋取 置之度外 恣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固然 牟取 置之度外 恣意 D.当然 牟取 麻木不仁 肆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了改善城市形象、丰富城市生活,由道路建设公司转型而来的市政公司经过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互联网部分新词,格调不高、品味低下,却被一些媒体广泛使用,对此,教育部、国家语委连续第十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对网络语言做出一定的规范。

  C. 近年来,因为“扶老人”引发风波的新闻不时见诸于报端,引发不少社会讨论。据《人民日报》的统计,截至今年10月的149起相关案件,80%的案件真相最终被查明。

  D.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3.下面是张之洞所撰的苏轼故居对联,上下联各缺两句,选出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年间谪官栖迟,① ② ; 三苏中天才独绝,③ ④ 。

  甲.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   乙.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丙.还是公游戏文章       丁.那得此清幽山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 ①甲②丁③乙④丙 B. ①乙②丁③甲④丙

  C. ①丙②甲③丁④乙 D. ①丁②甲③丙④乙

  4.下列关于书信用语、格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写信回家,起首称呼自己的家人,应加“家”字,如“家严”“家慈”“家兄”等,而写信给他人,起首称呼往往加“令”字,如“令尊”“令堂”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老师对学生有所教导,在书信中往往用“商量”“讨论”等以表谦逊;但学生仍当恪守分际,用“请教”“请益”等保持敬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 中文书信的格式是这样的:称呼,顶格写;问好,紧跟在称呼后面写;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可单独成行; “敬礼”紧跟在“此致”后面同行书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 书信作为一种应用文体,信封书写应该考虑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把信函上的称谓用到信封上面,让收信人确认自己是不是收信对象。

  5.下列古代名句中所蕴含的理趣与语段内容最相符的一项是(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

  A.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送顾宁人①北游序

  归庄

  余与宁人之交,二十五年矣。其他同学相与,或二十年,或十余年,盖未尝有经年之别也。今于宁人之北游也,而不能无感慨焉。

  宁人故世家,崇祯之末,祖父蠡源先生暨兄孝廉捐馆②,一时丧荒,赋徭猬集,以遗田八百亩典叶公子,价仅当田之半,仍不与。阅二载,宁人请求无虑百次,仍少畀之,至十之六,而逢国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公子者,素倚其父与伯父之势,凌夺里中,其产逼邻宁人,见顾氏势衰,本畜意吞之。而宁人自母亡后,绝迹居山中不出,同人不平,代为之请,公子意弗善也。适宁人之仆陆恩得罪于主,公子钩致之,令诬宁人不轨,将兴大狱,以除顾氏。事泄,宁人率亲友掩其仆,执而棰之死。其同谋者惧,告公子。公子挺身出,与宁人讼,执宁人囚诸奴家,胁令自裁。同人走叩宪副行提,始出宁人。比刑官以狱上,宁人杀无罪奴,拟城旦③。宪副与公子年家,然心知是狱冤,又知郡之官吏,无非公子人者,乃移狱云间④守,坐宁人杀有罪奴。公子忿怒,遣刺客戕宁人。宁人走金陵,刺客及之太平门外,伤首坠驴,会救得免。而叛奴之党,受公子指,纠数十人,乘间动宁人家,尽其累世之传以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宁人度与公子讼,力不胜,则浩然有远行。而同人之知宁人者,携尊榼送之。酒半,归子作而言曰:“宁人之出也,其将为伍员之奔吴乎?范雎之入秦乎?吾辈所以望宁人者不在此。宁人之学有本,而树立有素,使穷年读书山中,天下谁复知宁人者?今且登涉名山大川,历传列国,以广其志而大其声施。焉知今日困厄,非宁人行道于天下之发轫乎?若曰怨仇是寻,非贤人之志;别离是念,非良友之情。”于是同人曰“善”,请歌以壮其行,而归子为之序。

  (有删改)

  【注】①顾宁人:顾炎武,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②捐馆:舍弃所居之屋舍,死亡的婉称。③城旦:原为秦汉时的一种刑罚名,这里指流放或徒刑。④云间:松江的古称。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 其他同学相与 彼此交往

  B. 仍少畀之 给予

  C. 适宁人之仆陆恩得罪于主 冒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 比刑官以狱上 等到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炎武本出生世家,因祖父和兄长相继故去,加上灾荒和繁重的赋税徭役,导致家道中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叶公子依仗父亲和伯父的势力,在乡里为非作歹,地产与顾家相邻,见他家衰微,有侵夺之意。

  C.宪副由于和顾炎武是同科中举,而且知道顾炎武含冤,故而异地审判,目的是轻判顾炎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文中归庄点明寻仇非贤人之志,以此激励顾炎武,这是知己之言,也是作序的一个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以遗田八百亩典叶公子,价仅当田之半,仍不与。(3分)

  (2)又知郡之官吏,无非公子人者,乃移狱云间守,坐宁人杀有罪奴。(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焉知今日困厄,非宁人行道于天下之发轫乎?(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文中归庄是从哪几个方面劝勉顾炎武的?(4分)

  三、古诗词鉴赏(9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祝英台近·北固亭

  岳珂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淡烟横,层雾敛。胜概分雄占。月下鸣榔,风急怒涛登,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正霜鬓、秋风尘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注】①岳珂,字肃之,岳飞之孙、岳霖之子。

  (1)词中写“关河无限清愁”,词人心中有哪些“愁”?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4分)

  (2)明代杨慎在《词品》中称此词:“与辛幼安‘千古江山’一词相伯仲。”请简述两词的相同之处。(5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苏轼《赤壁赋》)

  (4) ,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5)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贺《雁门太守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 ,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露从今夜白, 。 (杜甫《月夜忆舍弟》)

  (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 。 (《论语·述而》)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第二部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救火夫

  梁遇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三年前一个夏天的晚上,我正坐在院子里乘凉,忽然听到接连不断的警钟声音,跟着响三下警炮,我们都知道城里什么地方的屋子又着火了。我的父亲跑到街上去打听,我也奔出去瞧热闹。远远来了一阵嘈杂的呼喊,不久就有四五个赤膊工人个个手里提一只灯笼,拼命喊道,“救”“救”……从我们面前飞也似的过去,后面有六七个工人拖一辆很大的铁水龙同样快地跑着,当然也是赤膊的。他们只在腰间系一条短裤,此外棕黑色的皮肤下面处处有蓝色的浮筋跳动着,他们小腿的肉的颤动和灯笼里闪烁欲灭的烛光有一种极相协的和谐,他们的足掌打起无数的尘土,可是他们越跑越带劲,好像他们每回举步时,从脚下的地都得到一些新力量。水龙隆隆的声音杂着他们尽情的呐喊,他们在满面汗珠之下现出同情和快乐的脸色。他们只顾到口里喊“救”,那么不在乎地拖着这笨重的家伙往前直奔,他们的脚步和水龙的轮子那么一致飞动,真好像铁面无情的水龙也被他们的狂热所传染,自己用力跟着跑了。一霎间他们都过去了,一会儿只剩些隐约的喊声,我的心却充满了惊异,愁闷的心境顿然化为晴朗,真可说拨云雾而见天日了。那时的情景就不灭地印在我的心中。

  ②从那时起,我就想当一个救火夫,他们真是世上最快乐的人们。当他们心中只惦着赶快去救人这个念头,其他万虑皆空,一面善用他们活泼泼的躯干,跑过十里长街,像救自己的妻子一样去救素来不识面的人们,他们的生命是多么有目的,多么矫健生姿。他们一心一意想营救难中的人们,他们尝到无数人心中的哀乐,那班人们的生命同他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他们忘记了自己,将一切火热里的人们都算做他们自己,这样子他们生活的内容丰富到极点,又非常澄净清明,他们才是真真活着的人们。

  ③救火夫不单是从他们这神圣的工作得到无限的快乐,他们从同拖水龙,同提灯笼的伴侣又获到强度的喜悦。他们那时把肯牺牲自己,去营救别人的人们都认为比兄弟还要亲密的同志。不管村俏老少,无论贤愚智不肖,凡是努力于扑灭烈火的人们,他们都看做生平的知己,因为是他们最得意事的伙计们。

  ④若使我们睁开眼睛,举目四望,我们将看到世界上——最少中国里面——无处无时不是有火灾,我们在街上碰到的人十分之九是住在着火的屋子的人们。被军队拉去运东西的夫役,在工厂里从清早劳动到晚上的童工,许多的失业者……总之,他们都是无时无刻不在烈火里活着,他们个个都正晕倒在烟雾中,等着火舌来把他们烧成焦骨。可是我们却见死不救,还望青天歌咏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夜莺。

  ⑤我们都是上帝所派定的救火夫,因为凡是生到人世来都具有救人的责任,我们现在时时刻刻听着不断的警钟,然而我们有的正忙于挣钱积钱,有的正阴谋权位,有的正缘着河岸,自鸣清高地在那儿伤春悲秋,都是失职的救火夫。有些神经灵敏的人听到警钟,也都还觉得难过,可是又顾惜着自己的皮肤,只好拿些棉花塞在耳里,闭起门来,过象牙塔里的生活。若使我们城里的救火夫这样懒惰,那么我们会多么愤激地辱骂他们,可是我们这个大规模的失职却几乎变成当然的事情了,天下事总是这么颠倒地安排着,难怪有人喊起“打倒这胡涂世界”的口号。

  ⑥有些人的确是去救火了,但是他们只抬一架小水龙,站在远处,射出微弱的水线。他们总算是到场,也可以自欺欺人地说已尽职了,但是若使天下的救火夫都这么文绉绉地,无精打采地做他们的工作,那么恐怕世界的火灾永不会扑灭,一代一代的人们永远是湮没在这火坑里,人类始终没有抬头的日子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⑦当我们住的屋子烧着的时候,常有人来趁火打劫,这样幸灾乐祸的办法真是可恨极了。然而一想许多人天天在火坑里过活,他们不能得到他们应得的报酬,我们坐着说风凉话的先生们却拿着他们所应得的东西来过舒服的生活;他们饿死了,那全因为我们可以多吃一次燕窝,可以多喝一杯白兰地,于斯而已矣。所以睁大眼睛看起来,这真是大盗不动干戈。我们趁火打劫来的东西有时偶然被人们趁火打劫去,我们就不胜其愤慨,说要按法严办,这的确太缺乏诙谐的风趣了。

  ⑧人性已朽烂到这样地步,我想彗星和地球接吻的时候真该到了。

  (写作于1930年,有删改)

  12.文章第①段的描写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6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3.文章第②段说救火夫是“世上最快乐的人们”,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4.如何理解“我们趁火打劫来的东西有时偶然被人们趁火打劫去”的含义?(4分)

  15.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意蕴。(6分)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今天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就会拥有什么样的明天。加油吧,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扬善必须抑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上海高考2017语文考题
    上海高考2017语文考题

    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的人,他可以到达目的地。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上海高考2017语文考题,仅供大家参考! 上海高考2017语文考题

  • 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题2017
    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题2017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今日披星戴月,明日成就梦想。勤奋学习,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题2017,仅供大家参考! 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题

  • 上海2017高考语文试卷
    上海2017高考语文试卷

    学习和奋斗是获取知识、走向成功女工的最佳途径。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上海2017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上海2017高考语文试

  • 山东语文高考题2017及答案
    山东语文高考题2017及答案

    梦想的种子已经播下,汗水就是它的生长力量。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山东语文高考题2017,仅供大家参考! 山东语文高考题2017第一部

2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