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语文 >

2017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2)

时间: 刘惠0 分享

  2017高考语文试题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寒喧 肃穆 湔雪 毛骨悚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惊愕 和煦 引擎 相濡以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挪动 冷峻 黑魆魆 不寒而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庇佑 吞噬 废墟 断璧残垣

  14.依据课本内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当:应当

  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逋:逃避

  C.齐彭殇为妄作。 齐:以……为齐

  D.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女子出嫁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美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C.随着学校教学设备的进一步完善,我校将成为众多莘莘学子读书向往的地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我们希望日方拿出实际行动,为切实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创造条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二是谋略不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本栏目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调色,进行再创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许多动物感觉特别灵敏,_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

  ①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

  ②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

  ③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的侵入等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④哪些起了主要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⑤它们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

  ⑥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

  A.①③⑤④②⑥ B.①③⑤⑥④② C.⑤①③⑥④② D.⑤①③④②⑥

  18.阅读下面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中心意思。(不超过20个字含标点)(5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追求健康长寿是现代人的普遍愿望。近年,美国农业部推出了“食物指南金字塔”图形,成为美国人摄取食物的最佳方案。金字塔底层为面包米饭等谷类食物,是饮食的基础;第二层为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的主要来源;第三层为肉、蛋、奶等,是蛋白质的来源;顶层为脂肪、油类、甜食,只要少量即可。许多食品学家都认为这种饮食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人的科学饮食,追求健康长寿。中国90年代也颁布过《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强调“食物要多样,粗细要搭配,三餐要合理,营养要保证,甜食不宜多,油脂要适量”,这与金字塔图形十分相似。

  答: 。

  六、作文

  19.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人生而寂寞常有。有位著名的青年诗人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能与别人进行交流。他走进一家餐馆。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老板抬眼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年轻人,以为他脑瓜子有些毛病,便嘲讽地回答:“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这位诗人无奈地耸了耸肩膀,默默地走出了餐馆,也走进了更深的寂寞。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A、或然变必然“他们就会成为灿烂开放的优选花朵”错误,应为 “可能会”。B、以偏概全“他们被当作是城市秩序的隐患和城市面貌的不和谐因素”错误,是被有些人当做。D、扩大了范围。原文是“目前中国沿海大都市的许多重要领域、单位和岗位,‘蚁族’都成为中间力量”,选项少了限制词“许多。)

  2、C(“蚁族”关注“通过努力获得和‘老都市人’平等竞争的进阶之途”,但并不排斥“从房租、暂住证、民工小学、劳保衔接等方面‘照顾’”。)

  3、B(强加因果。文章中“能否凭本事、努力,获得更好的饭碗”是“蚁族”关注的内容,不是他们“反对……将他们排斥出大都市生活圈的做法”的原因。)

  4、B(准备饮食)

  5、C

  6、D( “多次用计策干涉项羽”错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1)淮阴屠户中有个侮辱韩信的年轻人,他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内心是很胆怯的。”(得分点:若、好、中情,每点1分,大意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滕公听了他的话后感到惊奇,又见他相貌非凡,于是就把他释放了。和他交谈了一番,很欣赏他。(得分点:奇、壮、说,每点1分,大意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抒发了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闷(抑郁、惆怅、失落等)之情(或抒发了思乡之情、怀旧之情)。(意对即可)

  9、诗中将昔年与今年进行对比。

  具体表现为:

  ①地点对比。去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

  ②情景对比。欢乐之景与冷清之景对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③情感对比。乐情与衷情的对比:营之乐游,今之苦叹;营之欢快,今之愁(意对即可)

  10、(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3)又有清流激湍 (4)俯察品类之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 (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A.这叫“艺术留白”,是为了让读者“参与创作”,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并得到不一样的作品内涵或启发。B.结合下文可知,老铁匠面无表情说明他胸有成竹,早就想好了反抗到底的策略。E.文中没有心理描写。)?

  (2)①铁是本文的线索。②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重要情节。③铁暗示本文的主题,象征着中国人民钢铁般的傲骨和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

  (3)①从老铁匠锻造的削铁如泥的军刀可以看出他的技艺高超;②从他面对村人的误解从容淡定、面对敌人的淫威沉着周旋可以看出他的能屈能伸,临危不惧;③从他最后突然失踪化为墙中骨架可以看出他视死如归,坚决反抗的爱国精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同意。(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我们需要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在特殊情况下,我们也许更需要忍辱负重。一块普通的铁,只有忍耐住千百次锻打的痛苦,才会在火与锤的唤呼下变得刚硬锋利,成为削铁如泥的利器;一个平凡的人,只有经受得起被他人误解,能屈能伸,才能够等待最佳时机一击制胜,成就不凡的人生。(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我们不但要懂得去爱国,更需要掌握爱国的方式。在抗击外族侵略时期,勇敢献身是爱国。在和平建设时期,理智、合法地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韬光养晦,建设强大的祖国同样是爱国。头脑发热冲动的打砸国人的日产汽车,焚烧国内的家乐福超市都是不理智不合法的伪爱国。(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③我们在生活中,在失意时能忍耐,在逆境或困境中能乐观向上,在得意时能信心百倍干一番大事业,这才是我们做人的应有之义。(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1)BD(B项给3分, D项给2分, E项给1分, A项梁启超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原文说“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选项中将政局的影响夸大了;C项为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感到惋惜的不是郑振铎,张冠李戴。E项原文中没有神态描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2)①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取得多方面的成就,著述颇丰。(这是梁启超的大智)②在劝龙济光反袁时,面对险境急中生智,力挽危局。(这是梁启超的大智、大勇、大仁)③通达人生智慧,认为人要生活于趣味之中,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这是梁启超的大智)④梁启超虽然一生多变,但他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绝不望风转舵目的终是爱国。(这是梁启超的大智、大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出其中3点即可,每点2分)

  (3)表现了梁启超勇敢无畏、重人生趣味的特点(2分);有助于读者从多个角度直接了解梁启超的精神特质(2分);使传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这种生活”指的是梁启超充满趣味的生活。主要体现为他兴趣广泛,学问涉及面广。

  这种生活具有的好处:①有助于积极思考探索,有所成就。②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发现生活的可爱之处。③能够正确地看待成败,有不竭的奋斗动力。

  这种生活的不足:①学问上,可能有多方面的收获,但难以精深。②立身处世上,容易多变化,少常态,难以明白他的宗旨原则。(好处、不足共3条即可)

  13、B(A、“寒喧”错误,应为“寒暄”C“不寒而粟”错误,应为“不寒而栗”D“断璧残垣”错误,应为“断壁残垣”)

  14、A(当:充当,担当。)

  15、B(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难以理解,无法想象。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和前面“众多”重复。始作俑者:含贬义,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6、A(B、否定不当“不当”删除;C、并列成分分类不当;D、一面对两面。)

  17、C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科学的(合理的)饮食结构(搭配)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是人健康长寿的条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作文立意参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寂寞、沟通;

  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与沟通。沟通源于寂寞,无法沟通,也就更加寂寞。

  参考译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还是平民的时候,家里贫穷又放荡不检点,未能被推选为地方官吏,又不会做生意维持生活。经常依靠别人来糊口度日,人们都讨厌他。他曾多次到下乡南昌亭亭长家里去要饭吃,一吃就是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对这事也很头疼。于是就早早地在床上把饭给吃了。到吃饭的时候韩信来了,就不再给他准备饭了。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很生气,从此就和他们断绝了关系,离开了他家。

  韩信没事就在城北钓鱼,很多妇女都在河边洗衣服,有一个女人看韩信饿了,就给他些饭吃,一连几十天都是如此。韩信很高兴,对这个女人说:“我一定会很好地报答您。”女人听了很生气,说:“大丈夫不能自己谋生,(真是可悲),我是可怜公子你,才给你饭吃,哪是指望你报答我呢!”

  淮阴屠户中有个侮辱韩信的年轻人,他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内心是很胆怯的。”并且当众侮辱韩信说:“你果真不怕死就用剑来刺我,怕死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看了会儿,就低下身子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街上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是个胆小鬼。

  当项梁渡淮北上的时候,韩信带剑投奔了项梁,做了项梁的部下,没有什么名气。项梁被战败后,他又归属项羽,项羽任他为郎中。他曾多次向项羽献策,项羽都没有采用。汉王刘邦入蜀时,韩信又逃离楚军归附了汉王。后来他犯法当处斩刑。说:(1)“汉王不是想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呢?”滕公听了他的话后感到惊奇,又见他相貌非凡,于是就把他释放了。和他交谈了一番,很欣赏他。并把此事告诉了汉王,汉王任命他为治粟都尉,但并没有感到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韩信曾多次与萧何谈论事情,萧何很赏识他。在去南郑的途中,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以后,来不及向汉王报告就亲自去追赶韩信。有人向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听了非常生气。隔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生气又高兴,骂萧何说:“你为什么逃走?”萧何说:“我不敢逃走,我是去追逃跑的人。”汉王说:“你去追的是谁?”萧何回答说:“韩信。”汉王又骂道:(2)“将领中已逃跑了数十个你都没有去追,追韩信,这是骗人。”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是国家中独一无二的人才。(3)大王如果只想长期称王于汉中,那就可以不用韩信,如果决心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能与您共计大事的人了。”汉王说:“我也想向东扩展,怎么能忧愁苦闷地久居于此?” 萧何说:“如果大王决心向东扩展,能起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起用韩信,韩信终归还是要逃走的。”汉王说:“我看在你的面子上就任命他为将领。”萧何说:“虽然你任命他为将领,但韩信仍然不会留下来。”汉王说:“那就任何他为大将。” 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要召见韩信任命他为大将军。等到任命大将军时,原来是韩信,全军都感到惊讶。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图片及答案

3.高考卷语文真题

4.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5.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2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