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演讲与口才>练声方法>

气息训练和播音练声技巧

时间: 志锐1097 分享

  播音气息训练,其实就是改变呼吸习惯的训练,对于练习者来说,始终是一个破与立的过程。养生功练气为益寿,而播音练气为发声。二者适当相融有百利而无一害,对健康大有益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气息训练和播音练声技巧,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用穴位滑动感去稳定呼吸控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要全面理解呼吸的内涵。生理学上将气息从口鼻到肺部一呼一吸的过程,称为外呼吸;而通过血液循环完成人体各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内呼吸。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由口鼻吸入的气息,最终是由体内细胞完成气体交换的。气息从口鼻不是吸入肺底,而是吸至通体细胞。在发声训练过程中,不断捕捉这样的感觉,对控制呼吸状态大有帮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练声时,首要一点是精神集中。静坐或站立时,要把精神集中在小腹部位(下丹田,脐下约一寸三分处),要防止“心猿意马”。怎样入手呢?应当平时就不要乱想,静坐时全副精神集中在小腹,如果妄念又起,就再放下,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妄念自然会逐渐减少,达到无念的境界。其次是体会“缘督以为经”,这里的“督”是指人体内顺脊而上的中脉。内气自丹田下沉至会阴穴,再往后从尾间关(尾巴骨处),循夹脊关(肾穴处),至上嘴唇,谓之“督脉”。然后再由下嘴唇到胸部到丹田,至会阴处,谓之“任脉”。还有一种方法,将两眼轻轻闭合,而用“数息”的方法,一呼一吸叫做“一息”,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使精神自然集中,这叫做“心息相依”。庄子的“心斋法”是这样解释“听息”的:凡是呼吸系统正常、呼吸不发生障碍的人,鼻息都没有声音,但是自己却知道鼻中气息一出—入,或慢或快,或粗或细,纵然是聋子也会有所感觉,所以说“听之以心”。要保持吸气的感觉呼气,吸气是感觉气从后背吸入、从全身毛细血管吸入、像闻花那样吸气等等。我们借鉴气功练习的方法,从穴位滑动的感觉去做呼气和吸气的练习,也许更容易找到控制支点。

  第二、让状态松弛成为本能

  播音员、主持人发声训练要求具有松弛的状态,可以解释为,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充分松弛(不是松懈),心理与生理保持本来面目的自然运动状态,也是人的一种正常发挥的状态。只有实现心理放松,才能使大脑保持高度的调节能力;实现肌肉组织放松,才能使用气发声,各部位有机地、自然地、协调配合运动,使肌肉产生弹性,从而使声音具有弹性。

  首先,借鉴庄子外篇《达生》中举过的一例:醉者坠车,虽受伤而不致死。是因为醉中意识朦胧,虽坠车而不知坠车,虽伤害而不知伤害,这种不知不觉浑然的状态便是“神全”。而保守纯和之气,不在智巧果敢之列,因为智巧果敢是有意识的指导,而“纯气之守”是不自觉的。“神全”的人自觉未被侵入,纯和之气未受侵害,这与练气用功的放松、入静,归于自然的状态同一道理,都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的心理现象。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潜意识是一种具有强烈心理能量的负荷体。其二,“辟谷”作为一种短期现象在气功界是认可的。在“辟谷”期间,练功者不但可以不吃不喝,而且“其息深深”的练气功者,用的是胎式呼吸,而非常人所说的用喉呼吸(胸式呼吸)。不过气功界的“守窍”部位颇有差异,“至人之息以踵”就是强调从脚后跟吸气。而体会这些,对播音练气则有着很好的借鉴。其三,播音发声训练中,很多练习是靠意念调控的。思想高度集中于内心而“凝神”,从而体会一种可以传导外气的“意念力”。

  练声时,不能放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是不懂发声方法,以为发声就是用力。二是心理紧张,如怕发不好、发不准等。三是肌肉组织和发声器官不放松。这是习惯,或者是发声意识太强造成的。当我们把练声的目的淡化,注意力放在气感的培养和穴位的滑动上,时间长了就会慢慢顿悟。

  第三、找到适合练声的气感

  根据气功理论:所谓气感,就是由人体内一系列生理活动所引发的感觉,而这一系列的生理活动,却并非由思维中枢所直接驱动,因而这种气感对于人体思维中枢来讲,就是体内组织自发活动的结果。而这种体内组织的自发活动也就是内气活动,其特点就是循经络发展。人体生命活动的精气神,合乎自然而生生不息,而播音练声的目的性很强,当练声者觉得不好掌握状态时,适当借鉴气功方法,对控制技能向深度拓展有一定的帮助,而无须深厚的气功功力。本人经过一段时间体会,将其与播音练气结合,总结了如下体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一步,注意吸气。经过后天训练,开始领悟腹壁站定,而且对气沉丹田、肩胸、喉部、下巴放松,和上腭、软腭等“回音壁”坚挺的状态,逐渐有所体会,吸气时就要体会气流按穴位滑动,从人中到神庭、百会至玉枕沿脊柱下行,至肾俞逐渐集中到丹田。这样再体会像闻花那样吸气、从后背吸入,进而感觉气息从毛细血管吸入,就更加稳定、持久、自如。

  第二步,注意疏通任脉,使气根稳定在丹田。呼气过程中气流是上行的,随着肺中气息量减少,丹田的控制力要逐渐加强,这时要体会真气和上行的呼气气流相反,沿任脉一步步下趋丹田的感觉,练得时间长了,会体会到真气随脏器在丹田部位呈良性循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三步,在呼气时,还应注意气息呼出时的穴位滑动,即从丹田上行至胸部支点,然后至玉枕、百会、人中。心窝部真气旺盛起来,就要充实下丹田,补充先天真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情动于内、声发于外,情是内涵、声是形式。情动则心动,血液循环变化了,气息也就水到渠成地变化了。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有练功的毅力。气息功力的深浅,与呼吸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规律性和持久性有关。稳劲、持久、自如是播音发声气息控制的三个层次,而要掌握每个层次的控制技能也非一日之功,练气时的感觉往往很难正确把握,在始终保持松弛的状态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65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