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习俗>

洛阳结婚风俗

时间: 晓明25 分享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你是否有了解过洛阳结婚风俗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洛阳结婚风俗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洛阳结婚风俗

  洛阳忌在“无春之年”结婚,忌寡妇赴婚宴、新婚不闹房等等,凡此种种,皆属择吉避邪之红色预警,从中可见民俗民风对婚事的重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洛阳民间结婚禁忌有两个特点:一是太固执,一旦禁忌什么,无论怎样都不能改变;二是没来由,一旦禁忌什么,只有遵从,不说原因。

  通常要经过下帖、过礼、送嫁装、迎娶等过程。

  下帖。又叫“送好”。就是双方到了结婚年龄后,男方要请人择个结婚吉日(俗称“好”),再将择定的吉日(好)写在“书上”,把吉日告诉给女方,让其准备婚嫁事宜。女方同意,便可接下聘书。洛阳人婚期常选择“黄道吉日”或农历的三、六、九日。

  过礼。结婚前半月或十日,男方须给女方送彩礼,礼品有衣料、鞋袜、套装、化妆品、首饰及肉类、点心、面食等。

  备嫁妆。准备嫁妆是女方在婚前的主要事项,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嫁妆的多少往往决定了新娘以后在夫家的地位。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女方,准备的嫁妆丰厚齐全,经济状况差的则由男方准备妥当后在结婚前抬往女家,结婚当日再作嫁妆抬回。也有男方出钱让女方购买等情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送嫁妆。在婚礼前一天或迎娶当日举行,男方在抬嫁妆前先送上肉一方、米一盘,俗称“辞娘米、离娘肉”。待嫁妆抬到男家后,押妆人将钥匙交给新郎母亲。

  准备洞房。在结婚的头天晚上,男方家选定的女性给新娘铺床,并往床上撒放花生、栗子、白果、核桃、红枣等物,意为早生贵子、男女孩“花”着生。新人的被褥,男家须请儿女双全、夫妇俱在的妇女用红线缝制,被子数量均取偶数。当晚,要由男方近亲家的健康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男孩儿睡在新床上,俗为“压床”,意为新娘快快生个胖小子。

  迎娶。迎娶的当日上午,新娘穿戴齐整后等待男方迎娶。新娘上轿时双脚不能着地,由新郎将新娘抱起放在轿中,娶亲队伍在乐队的伴奏下启程上路,娶亲来回不走同一路线。每逢轿至路口、大树、枯井、古庙处,都要燃放鞭炮以辟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轿至男家门口,男家人立即燃放鞭炮,新娘在迎客人的搀扶下,踏铺地红毡进入大门,男家人向新娘撒干草、彩纸和糖、花生、枣、铜钱、硬币等物,小孩们挣抢,以示热闹。然后举行仪式:一对儿新人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对拜,尔后,把新娘送入洞房。仪式必须在中午12时前举行,12时后则视为不吉利。

  闹房。按照风俗,在新婚的前三夜,全村老少,不轮辈份高低,都要聚到新媳妇房里闹洞房,以增加新婚气氛,俗说:“三天不论大小。”不过,当长辈的都比较规矩,只是看看笑笑,凑凑气氛,闹得最疯的主要是兄弟们和邻里的嫂子们。当新媳妇最愁最怕的就是闹洞房这一关,胆小体弱的往往心惊肉跳,提前几天就做心理准备。

  听房。就是“听房事”,夜静人散之后,新婚夫妇要吹灯安歇了。新婚之夜那种激动不安和兴奋羞涩的言谈举止,是最秘密、最刺激的。那些没结过婚的小兄弟们,总要约三五个人藏在房后窗户根下偷听动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回门。婚后第二天是新媳妇父母瞧看闺女的日子,娘家人携带四色礼品到男家,男家设宴款待并回赠礼品。婚后第三日为新媳妇省亲回门日,这天上午,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

  一、洛阳结婚禁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媒人禁忌”开始的。洛阳人忌讳慢待媒婆,忌讳拖欠媒婆应得的礼物或酬金。旧时不准男女自由恋爱,讲究“男不求亲,女不许亲”。这样一来,媒人地位就很重要,俗话说:“媒婆的一张嘴,上嘴唇配姻缘,下嘴唇打杀媒。”她巧舌如簧,既能成事,又能坏事。如果得罪了媒婆,她不但不帮忙,还从中作梗,有意识地破坏婚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其次是同姓不婚,此禁忌始见于周代。而洛阳曾是东周都城,所以沿袭最深。为什么忌同姓婚配呢?古人认为同姓之人乃同一血统,同姓婚配会影响子孙繁盛,甚至造成无嗣。古人云“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此种禁忌,颇有科学道理,是对人口质量的把关,属优生学范畴,可惜今人已经把它打破,同姓结婚者越来越多了。

  第三是忌讳女子晚婚,洛阳民间有“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之说,因为大凡女子,都要比同龄男子早熟,女孩子大了,心思就重了,许多隐秘复杂的想法,在她的脑子里转悠,却又不愿与父母沟通,慢慢就成了抑郁症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尤其在古代,封建伦理对女子压抑最重,女子到婚龄而嫁不出去,整个家族都会给她压力。所以旧时的娃娃亲很多,有的七八岁就定亲了。

  其实,最早是不提倡男子早婚的,西周规定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认为男三十筋骨强健,可以做父亲;女二十发育成熟,可以做母亲。可是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为争霸天下,把女子婚龄降低了五岁,令“丈夫三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越王勾践更激进,为扩充兵源,下令“凡男二十、女十七不婚者,罪及父母”。再往后到了南北朝时期,婚龄被降到男十五,女十三,这是最低的婚龄规定了。唐代中叶,也仍规定男子十五岁以上、女子十三以上婚配。此后由宋至清,法定婚龄都在男十六、女十四左右。进入近代,民国民法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规定男未满十八岁,女未满十六岁不得结婚,当时洛阳女子一般在十六岁出嫁,一旦超过十八岁,就有嫁不出去的危险了。

  洛阳人还忌讳哥哥未婚而弟弟先娶,说这是“大麦未熟小麦先熟”,同样的道理,如果姐姐还没出嫁,妹妹却先行结婚,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这是忌讳打破次序,乱了人伦。

  再就是“生肖禁忌”,所谓“子鼠见羊万年愁,不叫白马见青牛。虎见巳蛇如刀割,兔子见龙不长久。酉鸡不与犬相见,亥猪不可见猿猴”等等,毫无科学道理,却又人人忌讳。同时在订婚过程中,送礼忌送单数,要送偶数,不能让人产生“丧偶”的联想,特别是送成对儿的礼物,譬如送枕头,切忌送一个,否则就是咒别人枕畔失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男方给女方送聘礼时,双方的施礼动作忌不规范,祭告祖先烧香时,不管插入香炉里的香是不是歪了斜了,都忌讳拔出来再插一次;男方来宾返回时,女家送出门口打招呼,忌说“再来坐”——拔香重插,犯了“重”的忌讳;“再来坐”,犯了“再”的忌讳,都有可能导致再婚再嫁,要不得。

  二、女方接了男方聘礼,等于答应了婚事,接着便要准备嫁妆。

  缝新被子有禁忌。第一,须用红线缝,不能用黑线,更不能用白线。第二,忌在9月里缝被子,俗语“等十月,忌九月”,因“十月里缝被子十全十美”,而“九月里缝被子连生九女”。第三,请来缝被子的人,必须儿女双全、丈夫健在,洛阳话称之为“全活人”或“全环人”。忌寡妇或与新娘属相不合的人来缝被子,以免给新娘带来厄运。

  嫁妆准备停当了,男方就该来通知婚期了。选择婚期最讲究,也最讲禁忌。首先是“忌年”,洛阳人最忌在“无春之年”结婚,如果大家留意,就会发现每隔几年,洛阳就会爆发一次井喷式的集中结婚高潮,大家争抢着,好像要赶末班车,生怕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其原因,就是因为下一年是所谓的“寡妇年”,整个一年中没有立春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之日,洛阳人特别忌讳这个。

  忌“无春之年”结婚,好像也没有什么道理啊?记者为此询问不少老人,都回答不出来,只说是老辈传下来的禁忌,没啥来由。有学者指出《白虎通义》之《嫁女篇》中有“嫁婚必以春何?春者,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也”一段文字,说明古人是择春日结婚的——春:从季节上来说,春阳普照,花草萌动,人的感情也开始萌动,正是结婚好时候;春:从字面上来看,有春情、春心、怀春等意蕴,有男欢女爱之联想。而当年无立春之日,人们或以为婚姻也是无春的,因而男女也不得怀春,故民间有“寡妇年不养崽”之说,于是忌“无春之年”结婚,而要提前一年或推后一年。其实,这种解释很牵强,此种禁忌纯属迷信。

  其次是“忌月”。据《中国制度史》记载:“古以九月至正月为婚期。”洛阳旧俗,认为腊月二十三日至春节前,最宜婚嫁,这期间的每一天都是吉日,而忌在农历七月结婚。农历七月,洛阳盆地炎热异常,食物易腐,加上有秋庄稼需要打理,人们劳累,牲畜易病,这时避免婚娶,也有道理,即使到了今日,一般人也不在七月结婚,气温太高了。而腊月二十三日至春节前正是农闲,也是农民终岁结算而领钱的时候,加上快过年了,心情也高兴,所以是结婚好时机。

  但如今,随着未婚先孕者越来越多,“忌月”已被打破,眼看着要生,在烈日炎炎的七月也得结婚。结婚挑选日子,忌单日,喜双日,俗话说“好事成双”,婚姻为男女双方之喜事,自然要选双日。但洛阳人并不计较这个,若单日是“好儿”,也要举行婚礼。而且特爱往一天“挤”,如果哪天的“日子好”,大家一齐上,结婚车队来来往往,挤满酒店,抢光司仪,好不热闹。

  定下了婚期,女方开始准备婚服。婚服要新,忌陈旧,如果陈旧,新人便有不贞之嫌。做嫁衣时,要选吉日良辰,由儿女双全的妇女裁剪,忌讳不孕妇女缝制。写到此,突然想起唐朝秦韬玉写的《贫女》诗:“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不免怀疑“老秦”当时作过调查没有?谁会请这个嫁不出去的贫女做嫁衣呢?请苦命女做嫁衣违背民俗,不吉利。

  嫁衣还要上下一身红,棉的最好,忌讳单的,所以即使今日女子结婚,也要买件红棉袄。不过这种红色嫁衣,忌有口袋,以免将娘家的财气带走了。新娘所穿的礼服,最好用一整块布料来裁制,忌讳用两块布缝接,这是取“从一而终”之意。

  嫁衣做好,嫁妆齐备,接下来举行婚礼,禁忌就更多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自古以来,结婚都吹吹打打,鼓乐相配,有专门的“响器”烘托气氛。如今,还要挂上个大喇叭播放歌曲或戏曲。洛阳婚俗也是如此,喜热闹,图喜庆,最忌冷冷清清,让人觉得不吉祥。如果谁家结婚没有鼓乐声响,邻家也觉得晦气,这是最犯忌讳的事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洛阳民间贺婚有“凑份子”之俗,亲友之间,最忌不行人情,不“凑份子”。老百姓认为贺婚是人之常情,“来而不往非礼也”,主家都备有一个记账簿,及时记下送礼人的姓名和礼额,等到将来人家办喜事,也去“凑份子”,而且送的礼额,还要略多于对方当初送来的礼额。

  但这种贺婚之俗,如今已经走样,现在有人专门趁结婚敛财,不亲不友,不是同事,也往人家手里硬塞请帖,礼金也越送越多,婚宴上百桌,铺张浪费,人们多不赞成,却又无奈。

  再者婚嫁之日,来祝贺的人来多来少,并无妨碍;礼重礼轻,也不要紧。但最忌此时上门要债,因结婚是喜庆之事,这时来讨债,将大煞风景,最受主家忌恨,也会给新婚夫妇尤其是新娘心中投下阴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婚礼忌不放鞭炮,如果一挂鞭“头数”太少,也遭忌讳。因为新娘下花轿,总是磨磨蹭蹭,围观的人又多,她很难快速地走进大门。这挂鞭,若在新娘还没走进大门时就燃放完了,一时寂静,场面就冷了,如同办丧事,则大大不吉利。所以洛阳老城娶媳妇,要燃放很长的鞭炮,俗话说:“娶媳妇,一不可惜鞭,二不可惜炮,三不可惜雇花轿。”经济上再困难,这三样东西是不能节省的。大家认为放鞭炮是“崩崩邪气”,越是大喜日子,恶鬼越来捣乱,必须及时把它赶走。

  女方送亲时,也有禁忌:新娘上轿忌脚踩踏地,怕沾走嫁家的灰土,带走娘家的福气。上花轿忌不哭,哭则表示不愿离开父母,兼有惜别少女时代的意思,是个懂事的闺女。如果不哭,便是没教养,娘家人会觉得难堪,女伴会跑过来悄悄劝说:“哭两声吧,嘴里哭,心里愿,不哭两声不好看!”若再不哭,母亲就要悄悄拧她的屁股,让她哭。途中,若遇对面来花轿,两位新娘要互换手帕,忌互不搭理,扬长而去。围观者忌掀轿帘看新娘,因新娘身上有煞气。行轿路线忌走重道,若遇前面修路,要绕行,不能走刚刚走过的路,去接新娘的空轿和接回新娘的“实轿”,不能同走一条路,应该“东来西走,不走重道”,或稍变路线,这是怕“重”,怕再婚。所谓“轿走回头路,夫妻不到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新娘下花轿,忌属虎的人在旁观看,虎带凶煞,会招致不祥;忌小孩在旁,小孩爱哭闹,会冲淡喜气;忌寡妇及服丧的人在场,怕晦气带来不祥;新娘进男方大门,忌踏门槛,门槛上有门神;结婚前一夜,准新郎忌独睡新床,要让弟或侄来“压床”,这样可以早生贵子;新婚四个月内,忌用新娘的镜子照别人,因新娘的喜气比较重,用镜子照別人,只会让自己的福分流失;新婚当夜忌没有人闹房,民间有“人不闹,鬼闹”之说。

  其实,禁忌就是规则,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而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看似荒唐的一些条款,实则有着积极的意义。譬如:忌围观的人半途掀花轿看新娘,说是新娘身上有煞气,其实是保护新娘不被骚扰。新娘出嫁前,母亲反复交代:进婆家大门忌踩门槛,说是门槛上有门神,实则是担心新娘被门槛绊倒,你想如果新娘刚进门就摔上一跤,那将多难堪!忌小孩围观婚礼,说是担心小孩爱哭,怕冲淡了喜气,其实小孩参加婚礼,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哭?其实这是保护小孩的措施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因结婚人来车往的,容易踩住、轧住小孩。

洛阳结婚风俗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你是否有了解过洛阳结婚风俗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洛阳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临沂的婚嫁习俗

下一篇:闽南婚嫁习俗

精选文章

  • 经典古代结婚请帖
    经典古代结婚请帖

    宴客具柬,是中国古代知识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下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经典古代结婚请帖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经典古代结婚请帖 古代结婚

  • 济南古代结婚习俗
    济南古代结婚习俗

    秦始皇建立郡县制时,今天的济南地区属于济北郡。汉初,设立济南郡,那你是否了解济南古代结婚习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济南古代结婚习俗

  • 客家人的结婚习俗
    客家人的结婚习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客家,是一个具有非常明显的汉族民系。想了解客家人的结婚习俗文化,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客家人的结婚习俗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客家

  • 广东人的婚嫁习俗
    广东人的婚嫁习俗

    广东人结婚习俗及流程繁杂隆重,具体有哪些习俗以及婚礼流程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广东人的婚嫁习俗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广东人的婚嫁

2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