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江海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马江海战是清代中法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在第一阶段的越南战场双方虽在军事上互有胜负,但由于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最后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江海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马江海战失败原因
马江海战发生在1884年8月23日,在这场战役中清政府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虽然法国人在战前通知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了清政府要开战,但是昏聩的清政府闽浙总督何璟却对福建水师官兵封锁了这一消息,并且妄图让法军延期开战,最后战役在8月23日这一天爆发,战斗仅仅进行了半个小时福建水师就全军覆没。下面说下一年马江海战失败原因。
马江海战失败原因一:马江海战之所以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造成清政府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的惨重损失,主要的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的。7月12日法军军舰就在孤拔的率领下进入了马江军港,而清政府明明知道法军军舰来者不善,但是还是严令福建水师“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也斩。”“彼若不动,我亦不发。”在这样的命令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之下,福建水师官兵只能是眼睁睁看着法国军舰做好各种战斗准备,之后法军通知了闽浙总督何璟要开战,而何璟却妄图改变开战日期,对福建水师封锁了消息,最终导致福建水师在没有准备的条件下仓促应战,最终导致了福建水师的惨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马江海战失败原因二:在马江海战中先后进入马尾港的法国军舰有10艘,总吨位约15000吨,装备火炮77门,而中国军舰虽有11艘,但总吨位仅9800余吨,装备火炮50余门。且中国舰队的军舰大都采用立式蒸 汽机,机器在水线之上,又无护甲,极易被破坏,装备的火炮又基本都是前膛炮,既没有装甲,威力、射速又都不如法国军舰装备的后膛炮,更为不利的是,法国舰队还装备了当时的新式武器——机关炮、鱼雷。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装备上福建水师要远远落后于法国军舰,这也是导致清镇府在马江海战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江海战地点
马江海战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马江一带的一次海战,马江是马江海战地点,在这里清政府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福建水师同孤拔率领的法国舰队之间进行了一次海战,这场海战仅仅进行了半个小时仓促应战的福建水师就全军覆没了,这场战役的发生时间为1884年8月23日,历史将会永远铭记这一时刻。下面详细介绍一下马江海战地点。
闽江下游,从福州东南乌龙江与南台江汇合处,至入海口的一段的俗称马江,又名马尾。建有著名的马尾港,是福建船政舰队的基地。四周群山环抱,港阔水深,可泊巨舰。马尾港距离省城福州仅百里,又是福建的重要屏障。此外,洋务派创建近20年的中国最大的造船厂——福州造船厂、最大的海军学校也位于此港。因此,马尾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从闽江口至马江,距离30余公里,沿岸形势险峻,炮台林立,仅马江附近就有炮台7座,并有部分克虏伯大炮,防御能力较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防御能力较强的马尾海港却在清政府的经营之下任由法国军舰长驱直入,并且腐败的清政府官员还下令“彼若不动,我亦不发”,“无旨不得先行开炮,必待敌船开火,始准还击,违者虽胜尤斩。”正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得清政府花费了许多心血建立起来的福建水师与法军军舰仅仅开战半个小时就全军覆没。
马江海战地点是一个战略位置相当重要的地方,这样一个地方在清政府的经营之下竟然任由外国军舰随便出入,加上清政府的昏聩无能,马江海战失败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马江海战中国参战的船只数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马江海战发生在清政府的福建水师和孤拔领导下的法国军舰之间,战役进行了仅仅半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就是这短短的半个小时却将清政府苦心经营的多年的福建水师的所有舰船全部击沉、击毁,下面就说一下马江海战中国参战的船只数目。
在马江海战中中国参战的船只数目为:11艘战舰,超过50艘小型战船,共5100人,245门重炮。法国参加战役的船只力量为:8艘战舰,2艘鱼雷艇,2艘辅助军舰,共1800人,77门重炮。在这场战役之中中国伤亡的人员和船只为:796人阵亡,3000多人重伤,战舰19艘被击沉,30余艘受重创。而法国军队伤亡的人员和船只为:12人阵亡,15人重伤,战舰2艘受重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上面列出的数字可以看出福建水师损失惨重,而法国以极小的损失就造成了福建水师的全军覆没,这完全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自己的军港却可以允许外国的军舰自由出入,并且在得到法国军队发出的战书之后,还对自己的军队封锁法国军舰将要进攻的消息,最终导致了福建水师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导致了全军覆没的命运。在这场战役中清政府苦心经营多年的福建水师和福建造船厂都遭到了灭顶之灾,可谓是损失极其惨重。马江海战中国参战的船只数目很多,可谓是倾巢出动,因此损失的也很大,大部分船只都损失掉了。这样的结果让中国国内群情激愤,清政府不得不对法国宣战。
猜你喜欢:
马江海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上一篇:尼德兰革命的起因是什么
下一篇:第一次印巴战争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