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则民间故事(3)
民间故事【7】奉节县的传说故事
四川省奉节县原名鱼复县,为什么要改名为奉节县呢?这得从刘备墓说起。
传说刘备墓就在当时鱼复县城底下,诸葛亮怕后人盗墓,把坟墓的进口掩蔽起来了,和一般地面没有两样,谁也没法知道。但是有一年,却被一个县官发现了。这人叫许友,是一个怕死的贪官。
一天晚上,许友酒醉饭饱,独自琢磨起来:白帝城自古以来是名城重镇,既是西汉公孙述称帝的都邑,又是三国刘备托孤的地方,说不定地下埋有金银宝物,要是我许友能弄到一点,就不愁后半辈子的吃喝享福了。许友总想着得宝,便经常溜着一双贼眼,在四下寻来找去。他的眼光突然停留在厅堂内一块石板上,觉得这块石板平滑油亮,有点异样。许友环顾四下无人,便悄悄取来一把锄镐撬起石板查看。这一看更使他大吃一惊,原来石板下空空的,一条长长的地下通道伸向远处。许友不禁大喜,心想:对了,这里面说不定是金银宝库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许友没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一天夜里,他提着一盏灯笼下地道去寻宝,只见这地道很深很长,七拐八弯,走了好一阵子还没有到头。他走着走着,迎面刮来一股冷飕飕的寒风,把他手中的灯笼吹灭了。他怕得手脚发软,打了几个寒战。但他爱财如命,仍然壮着胆子继续向地道深处走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忽然,他发现前面透出一点灯光,忽明忽暗的。许友走近一看,那是一间空旷的地下室,靠墙壁有个神龛,神龛下点着一盏万年灯,一口大缸盛着灯油,油快点干了。许友心中凉了半截。他再细看那盏万年灯,觉得灯柱发出黄灿灿的光亮,原来这灯柱是黄金铸成的。许友心想这灯柱能值钱,为了不白跑这一趟,便伸手去取灯柱。
说来也怪,当许友伸手去取灯柱的时候,只见灯下放着一张纸条,拿来一看,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四行字:
友不像友?
无怨寻仇!
打开此墓,
罚你上油。
诸葛亮
许友一看,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跪下磕头:“请丞相饶恕,请丞相饶恕!”转身连滚带爬地跑出了地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许友吓得魂不附体,回到家中便一病不起,请了好多名医,治了好些日子也没治好。他琢磨,一定是触犯了丞相,闯下弥天大祸。他取出墓中拿来的四句偈语又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吓糊涂了,没有照丞相要求的给万年灯上油。于是他便乖乖地给万年灯上油赎罪。这油缸很大,许友卖光了自己的全部家财,还卖了老婆的私房首饰去买油,才把万年灯油缸盛满了。这样,许友的病才好了。
从此以后,许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他怕丢脸,也不敢把这件不光彩的事让别人知道。但由于这事伤透了他老婆的心,她抱怨丈夫不长眼睛,偷到刘备头上,弄得倾家荡产。今天抱怨,明天抱怨,无意中把这件事泄露给了旁人。新鲜事不胫而走,很快被人们传开了,直到现在奉节县人们都知道许友被罚上油的事。
由于有许友这事的教训,以后来这里做官的县太爷,都不敢胡作非为、贪赃枉法了。人们为了提醒县官们要奉公守法,节俭爱民,便把鱼复县改名为奉节县。
民间故事【8】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唐伯虎,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世人素闻其玩世不恭、才华横溢,对唐伯虎点秋香的风流韵事耳熟能详,却不知其一生坎坷,仕途失意,曾写“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抒发愤懑,更不知其晚年凄凉,最终客死他乡。从出生到死亡,唐伯虎历经54年的传奇一生,且让我们慢慢道来。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称桃花居士。据说唐伯虎出生的时间正好是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因此取名唐寅。唐伯虎素有“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称号,又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相对于诗文而言,唐伯虎的画更着名。唐伯虎的绘画才能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很小的时候就在绘画方面显露出惊人的天赋。教唐伯虎画画的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画家——沈石田。
话说唐伯虎能拜于沈石田门下,与祝枝山有着不小的关系。据说唐伯虎小时候住在苏州,家境贫寒,父亲靠开酒馆为生。小店虽然装修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简朴但十分干净,客人不多,环境足够安静,因此时不时会有文人墨客来喝上一杯。唐寅从小就喜欢画画,十三岁那年,为了帮父亲照顾酒馆,唐伯虎辍学在家,再也没去过学堂。他总是忙里偷闲地画两张,如果画出满意的作品就把它贴在酒馆的墙上。祝枝山是远近闻名的才子,一日,他来到店中喝酒,看见了墙上的画,很是喜欢,就问店家讨要,还要付给银两,谁知老板推辞道:“这是犬子的戏作,客官要是喜欢尽管拿去,不必付什么银两。”祝枝山一听这画竟然是个孩子画的,于是好奇心大发,就问店家:“我能否见一见这作画的孩子呢?”
父亲把唐伯虎带到祝枝山面前,经过一番攀谈,祝枝山了解到,唐伯虎完全是自学成才,看到他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才华,祝枝山生了爱才之心,打算好好培养他,于是,决定帮他找一位老师,这老师便是沈石田。
祝枝山带着画师沈石田来到了酒馆。沈石田看过唐伯虎的画后,赞不绝口,但是要想在绘画的道路上走得远,光有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才气,于是沈石田出了一个字谜,只要唐伯虎答得出,就免费教他画画。字谜是这样的:“去掉左边是树,去掉右边是树,去掉中间是树,去掉两边是树,这是什么字?”唐寅略一思考就说出了谜底:“是个‘彬’字。”沈石田很高兴,就收下了唐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起初,唐伯虎学习刻苦勤奋,很快就能掌握绘画技艺,因此受到沈石田的称赞。不料,由于沈石田的称赞,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石田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时,沈石田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石田的一幅画,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唐伯虎的画,题材广泛,涉及各个方面。他的画风独具一格,挥笔自然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知道有个画家唐伯虎。这些画,在唐伯虎穷困潦倒的时候也帮了不少忙,下面就有一个伯虎卖扇的趣闻。
话说这唐伯虎向来喜欢游山玩水,这一日,恰好来到西湖,正走着,忽然看见一群人在凉亭里喝酒,被勾起了酒兴,于是也进入凉亭,向酒家讨了几杯酒来。他一边喝酒一边观赏美景,好不惬意。喝完酒,唐伯虎起身结账,一掏口袋才发现忘了带钱,于是跟酒家说道:“我今天走得匆忙,忘了带钱,不知可否赊账?”没想到被酒家一口回绝。这下该如何是好?唐伯虎想了一会儿,忽然灵机一动,甩开手中扇,摇之,问道:“能不能用我手中的扇子来抵酒钱啊?”谁知酒家还是不答应。唐伯虎低头想了一会儿,心生一计,大声吆喝:“卖扇子啦,卖扇子啦!”这时走过来一个富豪,问道:“你这一把小小的扇子能卖多少钱?”唐伯虎递过扇子说:“您看看就知道了。”谁知这富豪根本就是个门外汉,拿过扇子看了看说:“这扇子上的画,一看就是信手涂鸦,随意画画敷衍人的,根本不值钱。”说完还把扇子扔在了地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唐伯虎听他这么说,很是气愤。不一会儿,又走过来一个人,只见这人穿着一身布衣,书生模样的打扮,他看到扇上的画,拍着手连连称赞,一眼就看出了是出自名家之手。这书生看完扇子,又转过来看唐伯虎,见他气宇轩昂,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就试探地问道:“阁下可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是也?”唐伯虎笑着点了点头。
周围的人一听卖扇之人竟是唐伯虎,纷纷出高价要买那把扇子,但是唐伯虎谁也没给,唯独递给了刚才那个书生,并说:“你慧眼识人,这把扇子应该归你。”书生感激地说道:“可是我身上只带了十两银子,买不起您的画呀。”“不妨,你给我五两即可,够我的酒钱就行了。”书生收下扇子,对着唐伯虎拱手拜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旁的富豪看到此景,才知道刚才自己有眼不识泰山,错失了大师的佳作,于是赶忙邀请唐伯虎入席,同饮美酒。喝了一会儿后,富豪对唐伯虎说:“先生能将刚才那把扇子卖给我吗?我愿出千两黄金。”唐伯虎摇摇头,起身欲走。谁知那富豪竟耍起赖来:“你刚喝了我的酒,没给钱就想走吗?”唐伯虎哪里会上他的当,说道:“是你自己叫我喝酒的,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免费酒我哪有不喝的道理?”说完,周围的人都笑了。富豪胡搅蛮缠,非要唐伯虎留下画作才能离开,唐伯虎碍不过,只得让人准备笔墨纸砚,挥笔作画一幅,赶紧闪人。这富豪拿起画作一看,顿时气得两眼冒火。原来唐伯虎给他画的是一只千年王八,还在旁边题了一行字: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敬人者,人亦敬之;不敬人者,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唐伯虎不仅画画得好,诗也写得不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诗作在他晚年的时候几乎都失传了。明万历年间,有个叫何君立的书商,很喜欢唐伯虎的诗词歌赋,为了收集唐伯虎的诗词,不惜花掉了万两银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之后,他将唐伯虎生前失传的近百篇诗文收集成册,编成书出售于市,导致一时洛阳纸贵。无独有偶,江南着名的出版收藏家毛晋也是唐伯虎的诗迷,由他编录的《明诗纪事》和《海虞古今文苑》就详细收录了唐寅生前诗文和逸事,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于唐伯虎的风流韵事,流传最广的便是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故事讲述了无锡望族华学士的夫人带着奴仆到吴中上香,正好遇见唐伯虎,当时唐伯虎受文征明和祝枝山邀请到虎丘游玩。这时,华府中的一位婢女吸引了唐伯虎的目光。只见这女子虽身处众人之间,却透出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唐伯虎心有所动,便跟在华府众人之后一直来到一座寺庙。只见华夫人带着众人走进殿堂,施礼拜佛,唐伯虎走进去,假装拜佛的样子,在那位婢女身边跪下。这时,那婢女不小心将随身携带的手绢掉到了地上,唐伯虎趁其不备连忙捡起揣在怀中。上完香拜完佛,华府众人又到虎丘游玩,这时唐伯虎看准时机,跟着那位婢女一直走到一处僻静的山石旁,才掏出手绢归还与她。婢女接了手绢,没有说话,只是对着唐伯虎嫣然一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游玩途中,唐伯虎丢下文、祝二人,雇了一条小船尾随在华府的大船后面,他中意的那位婢女,名叫秋香,是华夫人最宠爱的丫鬟。船走到一半,秋香端着一盆水从船舱里出来倒水,不偏不倚,这盆水正好倒在唐伯虎身上,这唐伯虎不仅不躲不闪,反而对着秋香一个劲儿地傻笑,秋香看他那憨厚的样子,也笑出声来。船到了无锡,华府的人都上了岸,唐伯虎连忙命船家停好船,然后追了上去,一路追到华府。眼看秋香就要进门了,唐伯虎心里正着急,忽见秋香回头,看着气喘吁吁的他,对着他嫣然一笑进门去了。这便是唐伯虎喜获美人三笑的故事。
华府老爷华学士有两个儿子,蠢笨至极,华学士贴出告示,要招一位学识渊博的先生教儿子读书写字。为了得到秋香的心,唐伯虎改名华安,到华府应聘教书先生。唐伯虎生性顽劣,有心戏弄华府的两个蠢少爷,便画了一幅“一对蠢材”的画像,不想被前来送茶的秋香看见,交给了夫人。华夫人见唐伯虎竟敢嘲笑自己的儿子,十分生气,可她转念一想,这画的内容着实气人,可这画功也的确了得,笔法精妙,惟妙惟肖。华府的二儿媳妇恰好是唐伯虎的表妹,趁机站出来帮他解围,并说:“夫人,华安画得这么好,何不让他给您画一幅画像呢?”华夫人这才转怒为喜。这时,唐伯虎便借机提出要秋香帮着磨墨的要求,唐、秋二人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后来,唐伯虎向秋香提出好几次约会的请求,秋香虽然口头上答应,但一次也没有赴约。
文、祝二人许久不见唐伯虎,后来得知他在华府做事,便相伴来到无锡,亲自到华府拜见。祝枝山要带唐伯虎回家去,谁知唐伯虎百般不愿,文、祝二人只好放弃。几天后,唐伯虎找了个机会,溜出华府,找到祝枝山和文征明,向二人说明缘由。这时文、祝二人才恍然大悟。唐伯虎觉得一直在华府待下去也不是办法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便找二人商量,最后商量了一个对策,请求华学士答应他在所有的婢女中任意挑选一人为妻。这天,华夫人将华府所有的婢女都集合起来,让她们站在大厅里供唐伯虎挑选。然而,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就是不见秋香的身影,唐伯虎仍不放弃,对华夫人说:“既承恩典,我想看到全部婢女。”这时,站在身旁的儿媳妇提醒华夫人:“秋香被您差去后花园了。”华夫人这才明白过来,叫人把秋香唤到大厅,秋香出现,唐伯虎这才满意。当天夜里就带着秋香私奔到了祝家。
第二天,秋香与华安私奔的消息就传遍了华府,华学士赶忙派人去祝家询问,谁知华安说秋香不在自己府内,在唐伯虎家呢。此时华学士才恍然大悟,原来华安就是唐伯虎,这才亲自到唐府拜访,从此两家结为亲家,往来不断。
然而,历史上真的有此事吗?查询史料可知,明代历史上的确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一位书生,可这位书生名叫陈立超,与唐伯虎没有半点关联,只是好事者把它附会到唐伯虎名下罢了。另有史料表明,秋香其实是明朝成化年间南京的一名妓女,本名林奴儿,但是她的年龄比唐伯虎大了足足20岁,而华学士则比唐伯虎小了27岁,三人本不在一个年代,更别说凑在一起演这么一出好戏了。
民间一些戏曲当中,唐伯虎被描写成一个色鬼,娶了八九个老婆还不知足,日日到妓院寻欢作乐,还擅长玩弄骗术。但这与历史并不符合。唐伯虎是个穷文人,《与文征明书》中这样写道:“反视室中,瓶瓯破缺,衣履之外,靡有长物。”他依靠卖画为生,养活自己尚且困难,还哪儿来的闲钱娶八九个老婆啊?实际上,唐伯虎不仅没有纳小妾,原配夫人还因病去世,虽然后来续弦了一位,但这任夫人看不起唐伯虎,觉得和他在一起没有任何前途可言,一两年后就离他而去了。倒是一位叫沈九娘的女子,与他成了知己。人们之所以对唐伯虎有误解,怕就是那风流才子中的“风流”二字惹的祸吧。
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唐伯虎的性格疾恶如仇,充满了正义感。他愤世嫉俗,又在政治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斗争中屡次惨败,看透官场的黑暗后,他特为自己刻下一枚印章,印章上把唐寅改成了“柏虎”,用来表示对恶势力的抗争。“柏虎”一典出自唐代封演的《闻见录》,书中有“魍魉精怪畏惧虎与柏”之说。此印章将唐伯虎性格里的刚直和骨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此,《论印绝句》还特别写诗对其进行了赞扬:“六如居士最清狂,两字曾传‘柏虎’章。想见罔良(通魍魉)遮白日,疾邪聊示铁肝肠。”
只可惜这么一个才子,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却不被这个社会所容,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民间故事【9】小酥肉与苏妲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民间,提起小酥肉,世人皆知它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百姓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做法:将肉剁碎,以面裹肉,再用油炸,然后用锅蒸。味道鲜美,嫩脆可口,香而不腻,全国闻名。但若问起它的来历,多数人则笑而不知,或答非所问了。却不知道它与朝歌有关,发源于现在的马村区一带。有关故事,不可不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相传,早在商朝未年,纣王登基,不理朝政,嗜好放荡作乐。苏妲己入宫,纣王见其妖娆妩媚,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更是百般恩宠,言听计从,视如珍宝。为博得妲己欢心,他不惜动用国库,增加人口赋税,大兴土木,建造豪华鹿台,以供展示各方诸侯所献珍宝和行乐。忠臣直谏,他制造各种酷刑,杀人如麻;*臣附会,他大加赏赐,委以重任。朝野内外是非颠倒,正不压邪,各路诸侯纷纷起反,江山飘摇。妲己受纣王恩宠,更是得意忘形,昨日谗言杀宫女,今日谗言杀官员,后天谗言杀百姓。朝歌内外,世人说起妲己,无不畏惧三分,回避不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话说现在的焦作一带,商为京畿之地,相离朝歌百里之遥,林木茂密,水草丰美,天然一处帝王狩猎之地。曾几何时,妲己常常缠着纣王来此狩猎游玩,每次皆前有御林军,后有车马队,浩浩荡荡,扰民害民,令人发指。百姓深受其害,称纣王是灾星,称妲己是狐狸精。明地里敢怒不敢言,暗地里则恨不得喝了纣王的血,吃了妲己的肉。
相传有一年秋天,纣王、妲己一行在南阳城(今马村区安阳城村)、六色泉(今马村区陆村)一带狩猎,结果东跑西跑连个野兔也没有射中。天近午时,狩猎人马冲进一家农户,又是射鸡,又是射羊,并勒令农家主妇煮肉下酒。农家主妇心疼鸡、羊,少有怠慢,被妲己一阵数落,声称:“你若再有半点怠慢,就让御林军连你一同煮了。”农妇心里害怕,连忙烧火煮肉,招待纣王、妲己一行。纣王、妲己等人吃饱喝足,分文不给,扬鞭催马而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农妇见纣王人马远去,心里气愤,跑进厨房,为了发泄内心的愤恨,将一块生肉放至案头,视为妲己,独自边哭、边剁、边说:“狐狸精,我让你祸害人,老娘我今天用刀剁你,用油炸你,用锅蒸你,然后再将你吃掉!”丈夫上山砍柴回来,见媳妇又是哭又是咒,将一团肉剁得粉碎,问清原因,不由奇思妙想道:“媳妇莫哭,常言说‘人不死,财不烂’,纣王是天子,妲己是娘娘,咱们惹不起,别说射杀几只鸡羊,就算连你我杀了,都没有地方去评理。不过,瞧你将这肉剁得又细又烂,果真用油炸,用锅蒸,还真是一道美味佳肴哩。你不是恨那狐狸精吗,那咱不如将菜烧出来吃掉。狐狸精原名叫苏妲己,咱们这道菜就叫苏妲己肉好不好?”媳妇一听,破涕为笑说:“亏你想得出,此事若是传扬出去,说你我吃了苏妲己肉,还不被砍头示众。”丈夫思索片刻道:“这好办,我们不会将菜名再巧改一下,就说是妲苏肉。苏妲己,妲苏肉,换名不换汤,换汤不换药,暗指苏妲己肉。”对方听后笑说:“还是你鬼点子多,妲苏肉就妲苏肉。”丈夫道:“啥鬼点子多,鬼点子少,还不是被他们逼的。”两人话落,果真将剁碎的肉,又是炸又是蒸,如此这般,一道久传不衰的民间名吃就这样诞生了。
消息传出,人们竞相效仿,都说此道菜又好吃又解恨。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商朝灭亡了,纣王自焚了,妲己被杀了,天下又恢复了正常秩序,百姓又恢复了平静生活。但不知从何时起,妲苏肉的称谓变成了现在的小酥肉。
民间故事【10】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含着淳朴挚爱的亲情)。狗子十四岁来天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高贵友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他用猪肉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精心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8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由于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狗不理包子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是18个褶。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香而不腻。
狗不理包子是中国灿烂饮食文化中瑰宝,被公推为闻名遐迩的“天津三绝”食品之首。历经一百六十多年的狗不理包子,经创新和改良已形成秉承传统的猪肉包、三鲜包、肉皮包和创新品种海鲜包、野菜包、全蟹包等六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先后摘取“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中国最佳名小吃”、“国际名小吃”等多个国内外评选和大赛的金奖,被誉为“津门老字号,中华第一包”。
猜你感兴趣:
2.国学经典故事十则
5.哲理励志故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