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经典的美德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那你知道中华传统经典的美德故事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中华传统经典的美德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传统经典的美德故事:闵损芦农
【原文】
孝哉闵子,衣芦御车。感父救母,千古令誉。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妻,生二子。母恶损,所生子衣绵絮,而衣损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靷,父察知之,欲逐后妻。损启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善其言而止,母亦感悔,视损如己子。
李文耕谓,闵子留母之语,凄然蔼然,从肺腑中酝酿而出。虽使铁石人闻之,亦为恻恻心动,何其天性之厚且纯也。卒之全母全弟全父,一家太和之气,直从孝子一念恳恻中转回,为子者其三复之。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姓闵名叫损的,表字叫做子骞。生他的母亲,早已亡过了,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后母很厌恶闵损,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穿了棉呀、絮呀做的衣裳,给闵损穿的衣裳,里面却是装着芦花的。
有一次,他的父亲叫闵损推车子出外。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个不小心,不觉失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他的父亲起初很生气,后来觉察了儿子是穿了芦花缘故,便要赶出那个后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闵损却对父亲说,母亲在此,无非我一个儿子受着寒冷,倘若母亲去了,可怜三个儿子都要受着孤单了。他的父亲觉得闵损的说话不错,也就罢了。他的后母,从此也感悟懊悔了,以后看待闵损,就像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
中华传统经典的美德故事:郯子鹿乳
【原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周郯子、鲁人。史佚其名。天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目。思食鹿乳而不得。郯子顺承亲意。乃衣鹿皮。去之深山中。入鹿群之内。取鹿乳以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乃得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王应照曰。孝子事亲。必养其心志。而不徒养其口体。鹿乳异味。因老人偶然思食。蒙皮入山。本一片诚孝之心。发为机智。得乳归奉。父母之心顺。孝子之心安矣。李文耕谓为反哺至情。不亦然乎。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一个贤人。叫做郯子。是鲁国里的人。历史上遗失了他的名字。他的天性非常孝顺。父亲母亲年纪老了。两个人的眼珠子里都有些病。所以心里常常想吃鹿的乳。可是一时办不到。那郯子知道他的双亲有这个意思。他就打定主意。穿着了鹿皮的衣服。扮着鹿、走到深山里。夹在群鹿的里面。找些鹿的奶来。预备做医治双亲眼睛的物品。不料有几个猎人见了他披着鹿皮。当他真个是只鹿。就左手拿着弓。右手抽着箭。想射中了这只鹿。郯子便慌忙立起身来。赶忙尽情的告诉猎人道。我不是鹿。原来我是穿着鹿皮。到这里找些鹿的奶乳。去医治父亲母亲眼睛的。你千万不要错认我作鹿呀。猎人听到这话。方才晓到是个孝子。就放着弓箭不射了。于是郯子才得免了。
中华传统经典的美德故事:曾参养志
【原文】
周曾参,字子舆,善养父志。每食,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父嗜羊枣,既没,参不忍食。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啮指以悟之。参忽心痛,负薪归。妻为母蒸梨,不熟,出之。过胜母,避其名不入。学于孔子,而传《孝经》。
李文耕谓,凡为父母,未有不望其子之成立。成立于功名者小,成立于道德者大。为子者欲学曾子之养志,必学曾子之志于道,悟彻一贯,三省其身。不然,虽多备酒肉,曲承欢笑,异于徒养口腹几何。
【白话解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周朝的曾参夫子,表字叫子舆。他的奉养爷娘,和别人不同,最能够养他父亲母亲的志向。每逢吃饭的时候,必定有酒有肉。将要收去的时候,一定问过他父亲,这个余下来的酒肉,送给哪个。
他的父亲生平喜欢吃那羊枣子,后来他的父亲死了,曾参就终身不吃羊枣子了。有一次,他在山里砍柴,不料家里忽然有客人来了。他的母亲因为曾参不在家里,又没有钱可以备办供客的东西,弄得没有办法,就用牙齿咬破自己的指头,好叫曾参觉悟。果然曾参在山里,忽然心头像小鹿撞的痛了一阵,就慌慌忙忙背了柴回到家里来。
有一次,他的妻子替曾参的母亲蒸一只梨子,没有蒸得熟透,曾参就把妻子赶出去,不要她做妻子了。后来曾参走过胜母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的名称不好,就不肯走进胜母的里门。曾参在孔夫子门下受学,孔夫子很看得起他,传了他一部《孝经》,内容共总有十八章。
猜你感兴趣:
2.传统美德故事经典
3.经典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传统经典的美德故事
上一篇:中国古代的传统故事有哪些
下一篇:传统的美德儿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