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经过数千年的积累、沉淀,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传统在道德的核心部分,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你知道中华民族美德故事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中华民族美德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民族美德故事:曾参养志
【原文】
周曾参,字子舆,善养父志。每食,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父嗜羊枣,既没,参不忍食。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啮指以悟之。参忽心痛,负薪归。妻为母蒸梨,不熟,出之。过胜母,避其名不入。学于孔子,而传《孝经》。
李文耕谓,凡为父母,未有不望其子之成立。成立于功名者小,成立于道德者大。为子者欲学曾子之养志,必学曾子之志于道,悟彻一贯,三省其身。不然,虽多备酒肉,曲承欢笑,异于徒养口腹几何。
【白话解释】
周朝的曾参夫子,表字叫子舆。他的奉养爷娘,和别人不同,最能够养他父亲母亲的志向。每逢吃饭的时候,必定有酒有肉。将要收去的时候,一定问过他父亲,这个余下来的酒肉,送给哪个。
他的父亲生平喜欢吃那羊枣子,后来他的父亲死了,曾参就终身不吃羊枣子了。有一次,他在山里砍柴,不料家里忽然有客人来了。他的母亲因为曾参不在家里,又没有钱可以备办供客的东西,弄得没有办法,就用牙齿咬破自己的指头,好叫曾参觉悟。果然曾参在山里,忽然心头像小鹿撞的痛了一阵,就慌慌忙忙背了柴回到家里来。
有一次,他的妻子替曾参的母亲蒸一只梨子,没有蒸得熟透,曾参就把妻子赶出去,不要她做妻子了。后来曾参走过胜母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的名称不好,就不肯走进胜母的里门。曾参在孔夫子门下受学,孔夫子很看得起他,传了他一部《孝经》,内容共总有十八章。
中华民族美德故事:姜诗出妇
【原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汉姜诗事母孝,妻庞氏尤孝。母嗜鱼脍,又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往汲之。值风归迟,母渴,诗责遣之。妻寄止邻舍,纺绩市珍羞,使邻母往遗,久之,姑遂召还。舍侧忽涌泉,味如江水,每日跃出双鲤,取以供膳。
子之孝,不如率妇以为孝,妇能养者也。故堂前得一孝妇,胜得一孝子。范书录诗妻,旨深哉。其言赤眉贼经诗里,弛兵而过,曰「惊大孝不祥」。遗以米与肉,受而埋之。诗亦卓行君子也,泉鱼之瑞,宜矣。
【白话解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汉朝时候,有个姓姜,单名叫诗的,很孝顺他的母亲。他的妻子庞氏,孝顺她的婆婆,比她儿子还要好些,真是个能尽妇道的。
姜诗的母亲,喜欢吃鱼脍,又喜欢喝大江里的水。可是那江水离她的家里有六、七里路,亏得庞氏不怕劳苦,每每提了汲桶去汲那江水,挑回家里,供给她婆婆喝。有一回,碰着了大风,回来得迟了些,母亲渴了,姜诗就责着妻子,把她赶出了。
庞氏就住在邻舍那儿,用了纺织得来的钱,买了好的饭菜来,叫邻舍的妈妈送去给她婆婆吃。过了好久,她婆婆仍旧叫媳妇回家了。后来姜诗房屋的旁边,忽然涌出了泉水,水的滋味,竟和江水一样。并且泉里每天有两条鲤鱼跳出来,他们便可拿来做鱼脍,供给母亲做下饭吃。
中华民族美德故事:吴猛饱蚊
【原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晋吴猛,字世云,豫章分宁人。年八岁,事亲至孝。家极贫寒,榻无帷帐,每当夏夜,任蚊攒肤,恣渠膏血之饱。虽多,不敢驱之,惟恐其去己而噬亲也。后遇至人丁义,授以神方,屡著灵异。宋政和中,封真人。
王应照谓父母育子,为之挥蝇,为之驱蚊,痒则搔之,寒则裹之。恐惊之而不敢高声,稍不安,则直欲分痛。爱子情深,何不可作恣蚊饱血观也。惟孝子还以报亲,且寓爱物之意,此其所以有仙格也。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个孝子,姓吴,单名叫猛的,表字世云。他是豫章分宁地方的人,年纪才只有八岁,服事他的父亲母亲,已经是非常孝顺了。因为他家里很是穷苦,所以他们的床上,都没有挂着蚊帐。
一到了夏天晚上的时候,蚊虫很多,嗡嗡的飞来,叮在他的皮肤上面,便任凭它饱吸自己的血液。虽然叮他的蚊虫很多,吴猛总不用手去驱赶它的,这是什么缘故呢?你们仔细的替他想想,一定是恐怕这蚊虫,丢掉了自己的皮肤不叮,必然飞去叮着父亲母亲的皮肤了。
后来吴猛碰着了一个有法术的异人,名叫丁义的,给了他神方,屡次有灵异的表现。后来在宋朝政和年间,得封做一个真人。
猜你感兴趣:
中华民族美德故事
上一篇:与诚信有关的美德故事
下一篇:中国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