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文物>古代文物>

中国青铜器图片及介绍

时间: 王燕648 分享

  青铜器(Bronze Ware)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下面学习啦小编分享了中国青铜器图片及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种类

  1、容器

  (1)食器:鼎、鬲、簋、敦、豆等。

  (2)酒器:爵、角、尊、觥、方彝、卣、瓿、壶、瓶、缶。

  (3)水器:盘、鉴、盂、盆、匜。

  (4)度量衡器:釜、升、量、衡、尺、权。

  2、乐器:铙、钲、錞于、钟、铎、铃、鼓。

  3、兵器:戈、矛、铍、戟、钺、刀、剑、弩、镞、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工具:斧、锛、凿、削、铲、镰、镢。

  5、车马器:辖、轭、轴饰、舆饰、毂饰、衡饰、銮。

  中国比较有名的古代青铜图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

  2、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

  3、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十五连盏树形灯

  十五连盏树形灯

  5、青铜奔马

  青铜奔马

  关于邢侯簋的介绍

  邢侯簋

  1、邢侯簋的作用:中国古代食器和祭器的一种,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用来盛黍、稷稻、粱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邢侯簋的形制特征:簋为四兽垂耳,侈口鼓腹,高约20厘米,器身纹饰精美,具有西周早期特征的器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邢侯簋的纹饰:腹身饰两两对应的象纹,四垂耳上装饰着精美的兽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邢侯簋的铭文:有铭文68字曰:“隹三月,王令荣内史曰井侯服,易臣三品,州人、重人、庸人。拜稽首,鲁天子厥濒福,克奔走上下,帝无冬令于右周,追考。对不敢,邵朕福盟,朕臣天子,用册王命,乍周公彝。”

  5、邢侯簋的历史:1921年间盗墓者在邢台的邢侯墓中盗得,卖到河南洛阳文物市场后,被当时英国籍的希腊巨富尤莫伐拉斯购得,由于对我国历史的不了解,他都不知道自己得到的竟是中国青铜器的稀世珍宝,回到英国后他便把邢侯簋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并一直在该博物馆保存至今。

  介绍完了那么多的古代青铜器。我们来说下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饰吧。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之纹饰:饰是青铜器皿上的装饰纹样,雕或浮雕铸成,题材广泛,各类纹饰的发展演变情况也提供了重要依据。按纹饰的种类可分为几何纹、动物纹、植物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纹、人物纹和建筑纹五大类。

  1、几何纹:是指以点、线、圈组合成的图案纹样,它包括凹凸弦线、线纹、网纹、方格纹、圈带纹、雷纹、乳钉纹、瓦纹、贝纹等。

  2、弦纹,系指轮旋而成的铸纹,它包括凹纹弦纹和凸弦纹两种,一般在器表饰凹弦纹或凸弦纹一至三道,有的单独使用,有的与其他纹饰为伍。多见施饰于鼎、盉、鬲、甗与腹外表,流行于商周,沿用至两汉。

  3、乳钉纹,系指凸出器表呈乳钉状的纹饰。有的排列单行,有的布成方正,有的置于方格内,多见施饰于鼎、簋、盂等腹外表。始见于商代,盛行于周代。

  4、、直线纹,系指以连续的直线条或长短有序平行排列而成的几何形纹饰。除了条文粗细有别外,没有多大变化。此外,也有将线条凸起或凹陷者,旧称沟纹。

  5、斜线纹,系指以短线均匀地平行排列呈八字形构图或向左右展开构图的几何纹饰。常见施饰于鬲、壶上。通行于西周中期和春秋晚期。

  6、云雷纹,系指以连续的回旋线条勾勒而成的集合图纹。有的作圆形,有的作方形。常见施饰于器皿的颈,足表,也有作地纹的。流行于商周,沿用至春秋战国。

  7、勾连雷纹,系指以近似“T”形勾连成的图案,其地填以雷纹。始见于商,盛行于晚商周初,沿用至春秋战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乳钉雷纹,系指以倒置的三角形连续排列,形成锯齿带状的纹样。此纹从商代一直延续至战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目纹,系指以圆形或方框内中部加一点或一横为晴,构成的目形纹,或为两边斜角的几何纹,中间点缀突出的晴。流行于商中晚期至周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涡纹(又名火纹),系指在一圆圈内沿施饰等距分布呈旋转状的短弧线,圆圈内中央又点缀一小圆圈。始出现于商代早期,且为单个连续排列,到中晚期至春秋战国,一般与龙纹、目纹、鸟纹、虎纹、蝉纹等相间排列。多见施饰于罍、鼎、斝、瓿的肩部和腹部。此类纹盛行于商周。

  11、绳纹(又名陶纹),系指由两条以上波纹交错扭结构而成的绳索状纹。多见施饰于鼎、豆、敦的顶、腹、足表。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

  12、圈带纹(又名连珠纹),系指由若干圆圈排列而成的袋状纹,有的圆圈中还有点缀小点。全铜网专家说商代早期的圈带纹已作为主纹,而后来较常见施饰于铜器皿的盖、肩、腹部的边缘作边饰。大多饰于主题纹的上下部位,以衬托主纹。盛行于商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3、瓦纹,系指由一排平行的凹槽构成形如瓦的纹样。多见施饰于簋、盨、匜的腹部和颈部。始见于商代,盛行于西周至晚期。

  14、鳞纹,系指由一个个似鳞片分上下几层交错排列,重叠出现构成酷似鱼鳞状的纹样。常见施饰于低鼎、簋、盨等器皿的腹部。始见于晚上,流行于西周至春秋。

  15、贝纹,系指由多个贝壳状的椭圆形,用绳索从中间连接构成的图案。常施饰于器皿的盖、腹的主题纹的边缘,以边饰主题纹。盛行于春秋战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6、、窃曲纹,系指由两端回钩的或呈“S”形的线条构成的呈“S”的扁长形图案,中间常见填以目纹。盛行于西周中后期,沿用至春秋战国。

  17、重环纹,系指由多个一端呈圆角长方,另一端呈内弧或近长方形的扁长环形,一个个排列组合的图案,有单环,二重或三重环组成之分。多见施饰于鼎等器皿。盛行于西周中期。

  18、动物纹:系指模拟某种动物(含实无其物的幻想或传说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动物)的正面头部或侧身像创作的图案纹样。它包括饕餮纹、夔纹、龙纹、蟠螭纹、蟠虺纹、虎纹、象纹、牛纹、鹿纹、兔纹、走兽纹、凤纹、鸟纹、蝉纹、蚕纹、鱼纹、龟纹、蟾蜍纹,蛇纹等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饕餮纹,系指大眼圆睁、咧着大嘴,獠牙外露,额上有一对立耳或犄角,两目间以扉棱或器物棱角为鼻,两侧还有一对利爪的面目狰狞的传说中的吃凶兽。有的系以牛首、羊首变形。有的兽面两侧饰对称的蜿蜒躯体。多见施饰于鼎、里、簋、甗、壶、斝、觚、爵、尊、盉、卣等器皿的颈、腹、耳、足表,作为主题纹,以云雷纹沉底。盛行于商至西周早中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龙纹,实无其物,为传说中的龙像而得名。自商代到明清,历三千多年,其形象变化很大。如商代的龙多屈曲,大头呈近似方形,有棒槌饰双角,躯体粗,尾细尖,有鳞和四肢,背有鳍。西周的龙,龙角呈柱状,有的互相盘绕,有的头在中间,分出两尾。春秋战国的龙,龙首始变扁,柱角,四肢皆渐伸长,龙尾渐收缩。汉代的龙已出现须、甲和双翼,背上的鳍和鳞较春秋战国显疏松。汉代的龙多为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灵”或“四神”,躯体显较瘦,足细长。至隋唐五代,龙角已分叉,腹部隆起,背鳍和鳞变得细密。从商至五代龙皆三爪,宋代至明清,龙首上添了许多附加物,明代的龙,嘴呈扁长,龙角多叉,长似鹿角,发多上卷,背鳍整齐,鳞排列美观,龙爪为四爪或五爪。

  21、夔纹(又称夔龙纹),系指头尾横列,腹下有一足(居多)或两足(少见)的龙形纹。其特征是巨口大张,一角于脑后,一足或两足于腹下,尾向上卷。常见的有身作两曲,有作对角形,但皆呈爬行状,有的一身双首,有的作回顾状。多见施饰于簋、卣、觚、彝、尊等器皿年的足,口的边上或腹部。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商代夔身短,多作单独纹样构成。全铜网专家说西周的夔纹身长,通常作二方连续纹样构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2、蟠螭纹,系指屈曲无角龙纹。其特征是张口,卷尾,或双龙相交,或群龙交缠。一般龙个体较大,这是区别于蟠螭纹之处。多见施饰于鼎、敦、豆、壶、盘等的颈、腹、足表和盖面。盛行于春秋战国之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3、蟠虺纹,系指由多个小蛇形状的动物相互缠绕而构成的图案。多为主纹而饰满器物周身。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4、象纹,系指模拟象描绘而成的图像。除有的仅表现象首或象鼻图案外,表现全身者,皆呈伫立状,呈眼睛圆,肠壁内卷,长尾下垂。多见施饰于尊、钟、饶等器皿上。流行于商中晚期至西周早期。

  25、虎纹,系指模拟虎描绘而成的图像。虎的形象呈侧室爬或跪形状,口张大,背稍微凹,尾下垂而后上卷。多见施饰于鼎、尊等器皿上,亦见施饰于钺、戈等兵器上。自商代始一直沿用至汉代。

  26、鹿纹,系指模拟鹿而描绘而成的图像。商代仅见方鼎上饰鹿首,未见整体鹿纹。西周早期卣整体饰鹿纹,呈卧势回顾状。一般构成多两鹿相对,作跪状回首。有的有分枝的角,有的无角。多见施饰于卣、簋的口部和底部。流行于西周早期,至春秋晚期和战国乃偶见之。

  27、兔纹,系指模拟兔而描绘而成的图像。罕见。已见的兔纹为长耳斜竖,短尾上翘,呈半蹲踞装。施饰于觯等器物上,流行于商至周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8、犀纹,系指模拟犀牛而描绘而成的图像。其形象似牛,然于鼻端长一角而有别于牛。多见施饰于卣的口下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9、牛纹,系指模拟牛而描绘而成的图像。有的仅表现牛首,有的表现整体牛首,前者居多,后者较少。后者的形象特点是,多为侧身像,大首,头上有一角或两角,长颈前伸,躯体圆肥,前肢跪后肢立,长尾稍向后扬垂。多见施饰于鼎、鬲或尊盖或卣提梁两端施饰浮雕牛首等。

  30、鸟纹,系为各种鸟形图案的统称。其形象多种多样,有短身者,有长身者;有的喙呈弯曲状长翎垂尾或长尾上卷,往往有上翘或下垂的冠,作前视或回首;有的长尾而分尾,作前视状。一般把长尾高冠的鸟称为凤纹。一般长尾流行于商至西周中期。多见施饰于鼎、簋、尊、卣、爵、觯、彝、觥、盉、罍、壶等器皿的口、颈、腹、足表等部位。流行于商至西周,沿用至春秋。

  31、蝉纹,系指模拟蝉描绘而成的图像。面目有横白带状排列和纵向连续排列两种,作主题纹。另一种为三角形几何图中描绘蝉体,一般无表现足,形象为大目,体呈近长三角形,腹部有节状条纹,常以云雷文为衬托,此类纹多作为主纹的配饰。多见施饰于鼎腹部、觚脰部、壶圈足表和提梁上。盛行于商晚周初之际,以后绝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2、、蚕纹,有的学者称之为蛇纹。其形象特征是,头呈圆形和三角形,双眼圆睁凸出。头、体、尾“S”形屈曲,有鳞片。大多是单个同向排列。全铜网专家告诉我们多见绝饰器皿口沿下或足表。流行于商周。

  33、龟纹,系指模拟龟而描绘而成的图像。其形象特征是,龟头伸出或蜷缩于甲壳内,呈卧状,拖尾。龟壳上刻圆斑或涡纹等。多见施饰于水器盘内底。盛行于商代,沿用至春秋战国之际。

  34、鱼纹,系指模拟鱼而描绘而成的图像。商代的鱼纹、脊鳞、和腹鳍各有两个,鱼形态显呆板。春秋战国的鱼纹常仅见一个脊鳍,鱼口张开,形态生动。常见施饰于水器的盘、洗等。始出现于商代,流行于春秋战国,沿用至宋元。

  35、植物纹,系指以树叶、树及花卉为题材的铜器纹饰。此类纹饰少见单独构图,多见于其他纹饰(尤其与人物活动为题材的画面)为伍。如:

  36、叶脉纹,系指以短斜线呈复人字形构成的叶脉纹。始出现于商代,流行于西周至春秋晚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7、四瓣花纹,又称“四瓣目纹”。花纹中心为“T”形。周围伸出四个花瓣。始出现并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仍见之,惟形略有变异。

  38、采桑纹,系指描绘采桑活动场面的纹饰。桑树干粗壮繁叶茂,妇女有的爬上桑树作摘叶状,有的在地上欲爬树状,还有挑桑叶篮的画面,一片繁忙景象,生动有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9、人物纹,系指模拟人描绘而成的装饰图像,或描绘人物活动场景作为装饰的纹饰。前者包括人面纹、虎食人纹,此类纹多为铸成浮雕状。后者包括宴饮、舞乐、竞渡、攻战、采桑、狩猎以及禽鸟、走兽等题材的图案。全铜网专家告诉我们此类纹饰除雕铸而成外多为线刻、金银错而成。如:

  40、人面纹,系指以写实手法雕铸而成浮雕状人面像作主纹装饰的纹饰。人面轮廓清晰、五官俱全,眉、眼、鼻、口比例适宜,颧骨突起,目光平视,形象逼真。偶见施饰于方盉等器皿上。出现于商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1、虎食人首纹,系指以写实手法(人首),写实兼夸张手法(双虎)雕铸浮雕状虎食人首作为主纹或配饰的纹饰。人首五官俱全,双虎同大首小身,长尾上翘,大张口欲衔人首。施饰于尊、鼎等器皿耳部,亦见施饰于兵器中的钺。始出现并流行于尚待中晚期。

  42、狩猎画像纹,系指表线狩猎场景的纹饰。常见描绘猎手持弓箭或矛等器械,围捕野牛、野羊、犀、象等野兽。多见施饰于壶、鉴等器皿的腹部。盛行于春秋战国之际。

  43、车马狩猎画像纹,系指表现驾车狩猎景象的纹饰。常见描绘人驾马车狩猎,四马之车,两马足向上,两马足向下;两马之车,一马足向上,一马足向下。车上一人驾马,以猎手以矛刺兽,有的作弯弓射箭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状。群兽有的作搏斗状,有的作奔逃状,场面激烈,气氛紧张。常见施饰于壶、鉴等器皿腹部。盛行于春秋战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4、戈射画像纹,系指表现贵族们在弯弓拉失射箭的情景或熟人张弓向天射鸟的纹饰。多见施饰于壶、鉴、豆上。通行于春秋后期至战国之际。

  45、采桑画像纹,系指表现采桑活动场景的纹饰。全铜网专家说画面上描绘几个妇女在桑树上采桑叶,树上有人接应。从采桑者的服侍看来,非一般农妇,而是贵族妇女,多见施饰于壶上。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件宴乐渔猎攻战纹的战国铜壶上所饰的采桑纹是其代表作。此类纹饰盛行于战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6、攻战画像纹,系指表现战争场景的纹饰。画面上描绘的有张弓欲射,有爬梯欲进,有急摇战舟,有短兵相接、互相厮杀。金鼓齐鸣,旗帜飘摇,剑阁林立,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时那惊心动魄的水陆攻战的激战场面。多见施饰于壶、鉴腹部。

  47、建筑纹,系指面会建筑作为装饰的图案。此类纹饰用作装饰铜器少见。所见的画面刻有宫殿图形,楼层有平座栏杆及腰檐;底层亦有横杆。全铜网专家告诉我们一般多见于饰战国器,此前少见或不见。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时代特征

  青铜器中真器有其时代特征,伪器亦尤其时代特征。不同时代所造之伪器有其时代工艺特点和文化特征。

  1、唐代的伪器基本特征有其四:

  (1)伪器比其真器细致,闪银灰色,多作熟坑之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伪器的口、领和足内均有细而浅的凹弦纹,这是商周及战国其所没有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伪器的底一般下沉,低于商周及战国器的器底。

  (4)伪器比真器的足高。

  2、宋代伪造铜器的基本特征有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伪器种类繁多,多以商周至汉代真器作模式,器形、纹饰等仿得相当逼真,但神气不足,缺乏原器的韵味。

  (2)宋代制造的实用器一无铸痕二无垫片,而仿古器一般连铸痕,垫片都仿出。

  (3)伪器中仿有耳之器的耳外形发圆,泥膛小,没有灰,红范土,即使伪造上范土,也不如经过铸造的范土坚硬。

  (4)宋代制造的实用青铜器皆甚轻薄,而宫廷仿商周及汉代之气都显得厚重,但铜质粗糙发暗,无亮地子,有硬锈也是一层,显得浮薄。

  (5)伪器的圈足及口沿均圆滑平整,尤其是圈足底沿没有向内的扉茬。

  (6)伪器在铭文铸刻方面相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当认真,但无论刻字还是铸字,字口均比商周器铭浅。

  (7)从宋代始,仿器由松石涂上或作上红、蓝锈,或经过做旧,伪造成熟坑器物。

  (8)仿镶嵌金银片,松石的器物比春秋战国时的真器水平低,不平、挡手。

  3、元代仿造铜器的基本特征有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往往成组的仿造三代之器,作为祭祀至于宗庙之内。

  (2)形体笨重,做工粗糙,铜质发黄、地子发乌,无光泽,铸出的花纹也不清。

  (3)常有本朝代年款,铭文为楷书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字体,不工整,软弱无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器形,纹饰等或多或少带有本朝代的特征。

  4、明代仿造古器的基本特征有六点::

  (1)较之元代仿古面广,仿古种类繁多大小皆有。

  (2)伪器无铸痕和垫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宫廷仿器质量尚佳,而民间仿器粗糙。

  (4)宫廷及一些民间伪器纹饰繁缛,添枝加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民间仿器分量总是加重,有压手感,色泽黄中闪白,显不出黑地子,即使显出黑地子也偏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器形、铭文失真,器足一般为实足。

  5、清代伪器的基本特征有六:

  (1)清代伪器采用分铸法,即将器物各部分分别铸出,然后焊接。全铜网专家说铸接前多将各部分的铸痕磨砺。因此清代无铸痕,却常有焊接的痕迹。此外清仿器无垫片,却有补痕。古代青铜器的垫片分布有规律,而仿器的补痕却无一定规律,只是铸造时铜液未流到或因气孔而造成凹缺,便施以焊锡来弥补,若把做上去的黑地子或浮锈去掉,便可看出焊接痕迹。

  (2)伪器铜质泛黄与黄金色相近,分量过重,常做上黑地子后打蜡,冒充熟坑器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宫廷仿器多有摹本做依据,整器造型大致与原器相似,但仿器棱角分明,有笨拙的扉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宫廷仿器长添枝加叶,本以为锦上添花,实际却不伦不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宫廷仿器上的兽面纹常变形,成蝴蝶状,故宫藏仿古扁足方鼎,腹上饰以兽面纹,但兽面及兽身变了形。

  (6)乾隆帝嗜好镶嵌,金银、玉石常集一身。

  6、民国时期的仿器的基本特点有四点:

  (1)主要仿三代彝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造型、纹饰仿得极精。

  (3)无论是铸还是錾刻的花纹、铭文,均显得较弱无力。

  (4)锈斑松散浮薄,而且只有一层,显得不自然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色调单一,不似商周器上的锈坚硬。

中国青铜器图片及介绍

青铜器(Bronze Ware)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下面学习啦小编分享了中国青铜器图片及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种类 1、容器 (1)食器: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史上最全青铜器类型图解

精选文章

  • 泾原兵变的结果怎么样
    泾原兵变的结果怎么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洛阳兵变是发生在中国五代十国后梁时期的一场兵变。那么这一场兵变的最终结果怎么样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泾原兵变的结果怎么样,希望大

  • 王世充洛阳兵变的简介
    王世充洛阳兵变的简介

    洛阳兵变是发生在中国五代十国后梁时期的一场兵变。这场兵变是一场怎么样的兵变,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详细的来看看洛阳兵变。下面是学习啦

  • 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简介
    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简介

    善导大师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临淄人(今山东淄博市)生于隋大业九年,少年出家,看见西方道绰禅师净土九品道场,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下面

  • 唐代书法家徐浩生平简介
    唐代书法家徐浩生平简介

    徐浩(703~783),中国唐代书法家。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少举明经,肃宗时,授中书舍人,四方诏令,多由徐浩所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

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