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嵇康之死感悟优秀范文
嵇(jī)康,字叔夜。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对于嵇康之死,很多人都觉得惋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美哉,嵇康之死的感悟,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
嵇康之死感悟范文
竹林七贤之外,还有一个吕安,他是嵇康的好友。[)嵇康家在山阳,吕安家在东平,可他们一旦想起对方,就立刻上车,不远千里,连夜赶路前去看望。一次,吕安去看嵇康,正好嵇康出门去了,其兄嵇喜在家。嵇喜虽说做过大官,但对吕安也不敢怠慢,非常客气地请吕安进屋,吕安不肯,只在门上写了一个很大的繁体“凤”字,而嵇喜居然不知吕安是在讽刺他是只凡鸟。由是观之,说吕安是竹林第八贤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吕安的妻子很漂亮,被吕安的哥哥吕巽奸污了,吕安想控告这个人面兽心的哥哥,就来找嵇康商量。嵇康劝他家丑不可外扬,大概是这样说的:兄弟啊,女人是衣服,兄弟是手足。衣服被人借着或是偷着穿了,旧了破了不是个啥事,手足要是皮破血流或者断了,那一定痛得钻心。吕安就此打消了告兄的想法。但是吕巽做贼心虚,他率先诬告吕安对母不孝。那个时代标榜名孝提倡“以孝治天下”,是把孔子的话当作法律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依据的,不孝是个大罪,于是吕安入狱。作为哥们,嵇康当仁不让为之辩护。他拍案而起,写下了《与吕长悌(吕巽字长悌)绝交书》,用简短锋利的语言怒斥吕巽的卑鄙无耻,但文字并不粗野,是一篇不骂人的骂人文章,为吕安洗刷罪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事情闹到了司马昭那里,司隶校尉钟会对司马昭说:嵇康不是个等闲之辈,他是条卧龙,可不能让他飞起来。你的天下就要到手了,唯有这人是你要担心的,杀嵇康,机不可失。这原本只是一件很普通的民事案件,就因为有嵇康插手,吕安和嵇康竟双双被判死刑。
判被告死刑,冤错与否暂时且不提,但将被告的辩护律师同样判处了死刑,在今天看来这是极其荒唐的。但是竹林七贤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嵇康之死也就并非偶然。要知道钟会曾被嵇康羞辱过,对嵇康恨之入骨,钟会知道司马昭最怕他的篡位大事被人搅了,所以就对司马昭攻心而谈。从表面上看嵇康因此“绝交书”而死,实际上是因彼“绝交书”而死。因为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他与当局的不合作思想表露得异常直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公元263年,司马昭下令把嵇康、吕安押到洛阳东市斩首,嵇康时年41岁。洛阳三千太学生惊闻政府因这么一件小事竟要处死大名士嵇康,很不理解,便相约至朝门为他求情,这一闹反而让嵇康死得更快。嵇康死得很是潇洒,临死时他请哥哥嵇喜取来琴,从容地弹了一曲《广陵散》。嵇康面对死亡神色自若,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不悲生命之逝,反叹《广陵散》从此而绝。一代名士悲壮而风流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然而他以自己高大的人格、绝世的风度,向世人迸发出了最后那耀眼夺目的光辉。
人活着不易,活出人格活出自我更是不易。我们在歌颂竹林贤人的高峻风骨的同时,是否该想一想他们的人格中也许有某种裂变,与现实完全不合作的姿态实际上是一种不智,嵇康的悲剧也就成为了必然。其实,历史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所以能成就建安风骨与魏晋风度,我以为正好反证了当今时代的宽松与开放。
嵇康是被谁杀死的
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是,司马昭在继承父兄权力之后,篡位的野心暴露无疑。据考证,嵇康被杀于魏景元三年(262年)前后,其时距司马氏篡位大约三年。嵇康之死正与司马氏自立,密切相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嵇康深陷囹圄,起因在于吕氏昆仲。吕撰奸污弟媳徐氏,事情败露,弟弟吕安要到官府告发。吕撰请出嵇康(他是两兄弟的好友)做和事老,打算息事宁人。谁知,就在事情将要了结的当口,吕撰竟倒打一耙,诬告吕安虐待老母。结果不仅吕安被抓,连居中调节的嵇康也被牵连入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要说这案子本不难查清,只要吕母出庭作证,即可真相大白。退一步讲,即便吕安不孝,要杀要剐(当时不孝虽是重罪,可也罪不至死),也是他一个人的事,与嵇康有什么关系?如此看来,此案确属蹊跷,可能根本就是一个为嵇康专门设计的圈套。不然为什么吕撰在奸污弟媳之事已然平息的时候,还要去冒险诬告弟弟?是不是有人背后指使?又是为什么吕安一案连基本事实也未弄清,便急着要让嵇康和吕安身首异处?
不管真相如何,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嵇康坐牢,钟会很开心。钟会素来嫉妒嵇康的才华,而且曾被后者怠慢,有此良机,自然要置之于死地。
嵇康被杀,钟会为其罗织有两项罪名:意图帮助毋丘俭和非侮名教。据《三国志。王粲传》注引《世语》,“毋丘俭反,康有力,且欲起兵应之。以问山涛,涛曰不可,俭亦已败。”笔者以为,这个记载颇有疑点,一介平民的嵇康如何能够“起兵应之”?若嵇康真的有意助拳,为什么不及时出手,要等毋丘俭快要失败了,才去向山涛问计?不过,嵇康同情讨伐司马氏的魏臣却无疑义,他曾作《管蔡论》,借周公诛杀管、蔡的历史,为人毋丘俭等声辩,“管蔡皆服教殉义,忠诚自然,卒遇大变,不能自通,忠于乃心,思在王室,遂乃抗言率众,欲除国患,翼存天子,甘心毁旦。斯乃愚诚愤发,所以侥祸也。”肯定反对司马氏专权的毋丘俭等是魏室忠臣。
另一个罪名,也不是子虚乌有。[]嵇康追求“越名教而任自然”,蔑视世俗礼教,“轻贱唐虞而笑大禹”、“非汤武而薄周礼”,将矛头直指统治者一力推崇的儒家道德体系,可谓是离经叛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要说两个罪名都是有据可查,嵇康死得也不算冤枉。可问题在于,毋丘俭造反是在正元二年(255年),嵇康被杀则是景元三年(262年)。司马昭怎么早不动手?魏晋之交,蔑视礼教、放浪形骸已经成为一股社会风气,怎么就单单挑嵇康下手?既然嵇康有此罪状,为什么不名正言顺的抓人,而要借助吕安一案?总之一句话,司马昭怎么就突然想起要杀嵇康?
由于嵇康的老婆是曹魏宗室长乐亭主(曹操之子曹林的孙女),于是很多人推测,嵇康在政治上倾向于曹氏,以致于对司马昭心生反感,乃采取隐居避世的不合作态度。此一说在逻辑上虽然讲得通,但事实上却违背了嵇康的本心。嵇康崇尚老庄学说,无意仕途,只有早年做过一阵中散大夫,后来好朋友山涛举荐他入朝为官,干脆写了篇《与山巨源绝交书》,以示道不同,不相为谋。嵇康的理想是“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因此,无论朝廷上掌权的姓曹、姓刘、姓孙,还是姓司马,他都不会违背本性的与其“合作”,而要去做一个逍遥的隐士。而嵇家对司马氏,也从没有什么仇恨,嵇康的哥哥嵇喜,在司马昭手下位至高官;嵇康的儿子嵇绍更是为护卫晋惠帝,被乱军所杀。因此,所谓不合作,恐怕并不是司马昭杀人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这样一个无权无势的曹家女婿,纵使有心“匡扶大魏”,可也是绝然无力。那又是什么,让司马昭萌动杀心?答案可能很简单,他不过想借嵇康人头,来震慑人心。正如钟会向司马昭说的那样,“今皇道开明,四海风靡,边鄙无诡随之民,街巷无异口之议。而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昔太公诛华士,孔子戮少正卯,以其负才乱群惑众也。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在当时,“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的文人,恐怕不在少数。司马昭要夺取天下,必然要借重主导舆论的名士。怎么办?杀鸡儆猴。谁是最肥的野鸡?嵇康。
此后,同为竹林七贤之一、曾和嵇康一同在树下打铁的向秀,接受举荐,来到洛阳。()司马昭问他:“听说你向来有归隐的志向,现在怎么跑到我这来了?”向子期垂首答道:“古代隐士巢父、许由都是狂傲、清高之辈,根本不值得我去羡慕。”----嵇康正是前车之鉴,我哪里敢去学他!七贤中的二号人物阮籍,也不得不为司马昭进封晋公,作了一篇《劝进箴》。可见,嵇康没有白死,拒绝与司马氏合作的隐士群被成功解体。
其实,也不见得司马昭容不得隐士、名士,这样的人,魏晋时期有的是,惨遭屠戮的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嵇康之所以为当权者记恨,那是因为他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隐士,用今天的话说,嵇康算得上一位身具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朋友孙登对嵇康的悲剧命运早有预知,“君性烈而才隽,其能免乎?”后来嵇康在狱中作《幽愤诗》,有“今愧孙登”之句,为未能听从友人的远见而感慨自责。故此,钱钟书先生称嵇康为“忤世之狂”,其人“既‘直性狭中,多所不堪’,而又‘有好尽之累’,‘不喜俗人’,‘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那又“安望世之能见容而人之不相仇乎?”
临行那天,有三千太学生聚集法场,想要拜嵇康为师。刑场上的嵇康,依旧的从容淡定,他抬头看看日影,知道时间尚早,于是索琴一张,潇洒抚之,如痴如醉,正是一曲《广陵散》。曲终声止,嵇康慨然叹息:“《广陵散》于今绝矣!”这一年,嵇康四十岁。培根说的对,伟大的灵魂从不会被死亡征服。阅读网请您转载分享:
嵇康生前,多有文字指斥孔子,可若要对此之死作一诠释,笔者却不得不借《论语》一用----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诚然,伯夷、叔齐为坚持义的信念,饿死首阳山中;嵇康追求自由的生活,死在屠刀之下,都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
古往今来,统治者与知识分子的关系的一直难以理顺。前者想依仗后者,而后者却要批评前者,前者不能忍受,便要举起屠刀,以使后者闭嘴、服从。然而,自由地批判统治者,既是知识分子的责任,也是知识分子的权利。没有独立批判的知识分子,一个社会无从进步。当年的司马昭当然不会明白,那么在今天,我们又是否可以容忍嵇康的存在呢。
嵇康的主要思想
嵇康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在当时可以说非常有代表性,也许正是因为地位的原因,嵇康和一般士人的思想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作为“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嵇康喜欢研究老子庄子的道家学说,他用道家思想对现实的黑暗做出了阐述,他认为,我们在做人生的选择时候,要做到超脱,不能被现世的诸多因素束缚。
嵇康的一些阐述自己思想的作品中,洋溢着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和对社会现状的强烈批判。这与同一时期的玄学家的思想是不同的,嵇康的“养生论”和对世俗生活的反对都是对当时甚至是后世都有深刻影响的。
玄学是在曹魏年间开始兴起的新学派,嵇康的玄学思想是建立在对自然的崇敬的基础上的,这也是当时最能被接受的主张,嵇康的玄言诗体现的都是崇尚自然,追求真善美的风格,他认为自然的本性是气规定的。嵇康很多的文学作品不会用浮华的辞藻过度修饰,以自然的真情流露为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玄学强调的是对超越自然的道德精神的追求,玄学的兴起和汉朝末期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有关,人们渐渐将情思寄托在宇宙自然中。在玄学的影响下,人们开始不再将为官从政当作最高的理想,而是将自己精神的洒脱放在最高位。
在嵇康的思想中,养生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继承了道家的养生之道,《养身论》是中国养身史上第一篇系统全面介绍养生思想的著作。
猜你喜欢:
1.竹林七贤的典故
3.
5.
美哉,嵇康之死感悟优秀范文
上一篇:美人心计慎儿之死的真实原因
下一篇:美哉,嵇康之死主要内容讲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