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弟子有若
孔子的弟子来自四面八方,也都非常出名。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介绍孔子的弟子有若,希望你喜欢。
有若
有若:(前505或518~?)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有,后被尊称为有子。他勤奋好学,能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孔子的学说。尤其重视“孝”道。主张藏富于民,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因他品学兼优,且“状似孔子”,孔子死后,曾一度被孔门弟子推举为“师”。有说《论语》即为有若的学生编辑而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卞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平阴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有子”。
他刻苦学习孔子的思想,发扬“学而不厌”的精神,以火烙手,以防瞌睡,日夜攻读。对孔子的思想往往做出符合原意的解释和理解,根据孔子关于在上位的人能用浓厚感情对待亲族、老百姓就会走向仁德的教导,成为有道德孝悌的人,不会犯上做乱,孝悌是人修养的根本,孝悌是“仁”之本。因而主张以“礼”为准绳,以“和”为原则处理事情。他认为人要守信义,一切盟约符合“仁”、“礼”都要兑现。他主张治理国家要“无为而治”宓子贱为单父宰,日夜操劳,事必躬亲。他对宓子贱说,要学习“舜鼓王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的思想。他的孝悌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汉朝设“孝悌力田”、“举孝廉”时多以他的话为依据他主张减轻剥削、寓富于民的思想,成为后世贤卧规劝帝王的名言。有若为人的易笃行,是孔子晚年的晚年弟子。他强记好古,在与鲁哀公论政时,提出“百姓富足了,国君怎么会不够?百姓贫穷,用度不够,国君又怎么会够”的“贵民”观点。他还提出“善事父母和兄长是仁的根本”,“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等主张。丰富了儒家的学说。因为有若的相貌和孔子长得非常相像,所以当孔子去世以后,弟子们思念老师,就把有若当作老师一样的对待。东汉明帝十五年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739年)封“汴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平阴侯”;度宗咸谆三年(1267年)以“平阴侯”从祀孔子。清乾隆三年(1738年)升为十二哲。
有若被刻意遗忘
有若曾经做过孔门第一代掌门人,并且被弟子们实即师兄弟们阴谋夺权的事儿,大约只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进行过记载,这件事儿看来一定并不简单,一个反面的例证就是,无论《论语》还是《孔子家语》中,对有若言行的记载都非常少,《礼记》中也只有那么三两条记载,我在前面说了,这些记载的也几乎都是有若与曾参、子游们意见相左的记录。是否可以猜想一下:正是因为有若的看法与后儒们不相一致,所以有若的许多言行就被儒们有意地遗忘掉了。如果不是因为有若的弟子参与了编纂《论语》的话,有若剩下的那么三五条言论恐怕也会被刻意遗忘的了!正是有若的弟子们不忘先师“有子”,所以才会在《论语》开卷第一篇第二条紧接第一条“子曰”之后记录下了“有子曰”,让后人能够看到一点儿有若的言论。这种编排方式也确实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去冥想年究竟在孔门弟子中发生过什么样的纷争?为什么在有若之后,再没有记录过谁做了孔门第二任掌门人?为什么后来孔教会一分为八?从正面来讲,大约就是因为孔门弟子们对“礼”的解释各执其是,谁也无法定于一尊,所以后来墨派才会从孔教中分立了出去;从反面来讲的话,大约就是因为在“礼教”意识的工荼毒下,孔门弟子中,口是而心非的阴谋家太多了,打着“礼教”的旗帜反“ 礼教”,这才酿成了千百来中国历史舞台上政治斗争的无数悲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