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的故事
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号濂溪居士,世人将他称为“濂溪先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周敦颐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周敦颐的故事
公元1021年,周敦颐时年4岁,重阳节时,父亲周辅成和几位好友饮酒聊天,看着远处怡人的风景,心情十分畅快。村前五个土墩子引起了周辅成和他朋友的兴趣。大家商量着要为这五个土墩子想出别致的名字,大家抓耳挠腮没有头绪。
此时,正在一旁玩耍的周敦颐沉思了一会,脱口而出说,东边的土墩叫木星,南边的土墩叫火星,西边的土墩叫水星,北边的土墩叫金星,中间的土墩叫木星。如果一起叫的话就起名为“五星堆”,周辅成夫人朋友们认为周敦颐说的很有道理,便采用了“五星堆”这个名称。后来,“五星堆”也成为当地著名的一个景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周敦颐年少的时候,常常到月岩内读书悟道。月岩距离周敦颐家大约有七公里左右,月岩洞东西两个方向各有一座门。进入洞穴后,如果站立的位置不同,那么视觉也不相同,看到的景物更不相同。如果从东门进入月岩洞,从洞口看月亮只能看见下弦月,再往前走,月亮由缺变圆。行走到月岩洞中间时,月亮便成为望月,随后又开始了由圆变缺的变化进程。周敦颐14岁时,经常在月岩洞中读书,通过观察月岩内月亮的变化形状,他领悟到了“太极阴阳”的思想。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周敦颐开创了理学,而他年少时在月岩洞中对太极的领悟,为他后来理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周敦颐谥号是什么
周敦颐,北宋时期著名的大学问家,他的表字是茂叔,另一个名字是周元皓。他是儒家理学的开创者,自号濂溪先生。周敦颐出生于1017年,与1073年与世长辞。而周敦颐的谥号是“元公”。他的著作《周元公集》的名字就是由他的谥号起的。
周敦颐谥号其实是有来历的。其中“元”字是南宋皇帝宋宁宗赵扩赐给周敦颐的,是对他文学上成就的一种肯定。世人尊敬周敦颐,所以称他为“周元公”。“元”有头、首、始、大等意思,元字用在周敦颐的身上颇为贴切,周敦颐是儒家理学的开门祖师,是后来“程朱理学”的奠基者。作为第一个提出理学这个概念和详叙理学这个系统理念的第一人,周敦颐着实“元”字“始”、“大”和“头”以及“首”的意思,他是头一个提出理学的人,是理学的始祖和元首,他更是儒家理学的大师。在南宋,儒家理学的发展,确定了周敦颐在儒家理学始祖的地位,“元”字用在他身上实在是贴切。周敦颐的谥号形象生动的概括和总结了周敦颐的一生。
周敦颐谥号是对周敦颐的评价,不仅是对他一生的概括性评价,更是对他的文学著作的肯定。“元”的谥号亦是一种赞美和感激,赞美他认真做学问的态度,感激他的努力。能的皇帝的肯定,自然是一种殊荣,可是周敦颐没有因为这个恃宠而骄,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地方。
周敦颐的名言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在学习前人思想了著作上,提出了很多新问题。他著有《通书》和《爱莲说》等作品,其自己的见解融于其中,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发展。《通书》一文中,“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这些便是周敦颐名言之一。
这些体现了周敦颐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后来,这句话深受哲学学者的推崇,周敦颐并没有将运动和静止完全地割裂,他认为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以参照物来说,或许肉眼看见世间万物是静止的状态,事实上,它是运动和变化的,它遵循着自己的规律而来,日复一日地变化着。
除此之外,“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话出自于周敦颐所作《爱莲说》一文,周敦颐描述了自己喜欢白莲的理由,则是出淤泥而不染。即使白莲生长在池塘的淤泥之中,但是它的花朵美丽洁白。盛夏时节,发出清幽的香味,让人心情愉悦。周敦颐以“莲花”自喻,表达出自己高洁、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精神。千百年来,这句话深受后人的推崇,文人墨客纷纷以此为座右铭,表达出自己高尚的人格节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周敦颐的故事相关文章:
1.周敦颐有什么故事
4.爱屋及乌寓言故事
6.名人励志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