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文学居士>

苏味道的诗_苏味道的诗正月十五夜

时间: 学康27 分享

  苏味道 (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9岁能文。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如此天才的苏味道的诗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苏味道的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味道的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苏味道,生于公元648年,卒于705年,是唐初时候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赵州栾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石家庄栾城区人。据史书记载,他从小便显示出了惊人的文学天赋,九岁的时候就已经会作诗了。他与当时同为赵州人氏的诗人李峤因为文辞方面的突出才能而被称为“苏李”。在二十岁的时候中进士,此后因为出众的才能而一路高升,一直做到了宰相。

  苏味道此人虽然在宰相的职位上做了很多年的时间,但他在处理政事上显然没什么过人之处,而且还由于他当时为了避免惹上灾祸,选择了模棱两可的处事态度,而被当时的人们讥笑了,得了“苏模棱”这一称号。

  虽然在政治上建树平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诗词歌赋上面他却是有过人的才能。他除了和李峤并称为“苏李”之外,还于当时的另外两个诗人崔融、杜审言四人一起被称为“初唐四友”。苏味道的诗清灵隽秀,华丽而不妖艳,多以咏物诗为主。因为他大力提倡创作近体诗,因为他地位较高,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代律诗的发展。他流传到现在的作品多为五言律诗,主要有《咏雾》、《咏霜》、《咏井》和《咏石》等。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描写元宵节时的繁盛景象的《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这首诗描述的是当时神都洛阳元宵佳节时满城花灯的绚丽和热闹的情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两句更是被后人所推崇,成为吟咏元宵节繁华情景的代表诗句。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唐朝是我国古代最繁盛和丰饶的时期,因其开放包容的举措和广纳四海的胸襟鄂闻名于世。因此在这一时期也是我国诗词歌赋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很多描绘人们平和安详生活的景象的诗词。比如唐朝初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苏味道所写的《正月十五夜》便是其中颇具名气的一首诗。这首诗吟咏的是公元705年神都洛阳元宵佳节时端门布灯的绚丽景象。

  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上元节,也就是著名的元宵节。在中国喜庆热闹的日子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围坐在一桌旁,享受节日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所带来的美好和愉悦。而这首诗描绘的对象便是当时的洛阳满街灯火辉煌的艳丽情景。

  开头先总得描写节日的气氛:彻夜都是灯火辉煌,京城便成了欢乐的海洋,其中“火树银花”形容的是花灯的华丽和明亮,而“合”则是说无论从哪个方位望去,都是如此富丽的景象。中间两句便是描绘元宵节是欢乐气氛的具体写照:上句是写达官贵人们边骑马便观赏街道两旁的花灯,而此时天边一轮明月散发出皎洁的光芒,照耀着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下句写的是打扮得非常俏丽的游伎,游街唱着“落梅”等当时流行的歌曲。由这些诗句不难想象出当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到了半夜,但是人们任然没有休息的意思,他们在期望时间走得慢一点,这美好的景象不要就这么过去,这便引出了最后的两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其中的“金吾”是指城里的禁卫军,而“玉漏”则是当时的计时装置。纵观全诗,词采华丽,绚丽多姿,而且音调工整和谐,充满韵味,就像在欣赏一幅古代的风情画,让人流连忘返。

苏味道的诗_苏味道的诗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9岁能文。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如此天才的苏味道的诗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苏味道的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味道的诗 苏味道,生于公元648年,卒于705年,是唐初时候的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苏味道简介_苏味道模棱两可的故事
    苏味道简介_苏味道模棱两可的故事

    苏味道 (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石家庄栾城区南赵村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苏味道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

  • 张九龄名字含义_张九龄春江晚景
    张九龄名字含义_张九龄春江晚景

    张九龄,子子寿,生于公元678年,卒于740年。唐代韶州曲江人,世称其为张曲江。那你知道张九龄名字的含义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

  • 张九龄被称为张曲江的原因
    张九龄被称为张曲江的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古代人有个以籍贯来命名人的习惯。比如,明代的王守仁,在会稽上阳明洞宿居了一段日子,因此就自命为王阳明。所以,张九龄被称为张曲江,主要还是

  • 张九龄罢相的原因_张九龄的墓
    张九龄罢相的原因_张九龄的墓

    张九龄,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任名相。在他之后,大唐王朝便如江河日下,最终引发了几乎导致唐王朝灭亡的安史之乱。张九龄为何要罢

34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