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秀有哪些故事
向秀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是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向秀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向秀的故事
向秀出生于227年,卒于272年,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同为“七贤”。因他们常常在竹林下喝酒,所以后来就被称为“竹林七贤”。
向秀少年时便因才华横溢而远近闻名,后来在偶然中与山涛一见如故,成为了知己好友。通过山涛,向秀又得以与嵇康等人相识,同游于竹林之中。向秀、嵇康和吕安关系最为要好,平时往来也颇多。
后来,向秀目睹了嵇康被害的整个过程。当初钟会被嵇康奚落,之后钟会一直对此怀恨在心。而嵇康也因此而惹来了杀身之祸。向秀看到了好友遇难,这件事对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嵇康和吕安先后被害后,向秀痛彻心扉,并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苦苦挣扎,终于悟出了新的道理,使他更加地宁静淡泊。
向秀晚年的时候,因时局动荡,为了避免杀身之祸,而接任官职。他唯独喜好庄子之学,所以开始注《庄子》。可惜的是这部注还没有完成,向秀就去世了。后来郭象继承了他的书,成书《庄子注》。因此后世对《庄子注》的作者是谁,一直对存有争议,但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认为是郭象所著。
向秀闻笛的故事
向秀闻笛的典故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就是出自他的一篇赋中,他听到了来自邻居的笛声,回忆了往昔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从而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向秀、嵇康和吕安是好朋友,他们配合默契、志趣相投。然而,嵇康和吕安却先后被杀,往日的美好皆不复存在了。嵇康才华横溢,精通音律。他临死之前,曾取琴弹奏。那个时候,向秀即将要远行,路过往日嵇康的故居,目之所至,无一不是寂寥、空旷的悲凉模样。恰逢邻居在屋中吹笛,吹出的笛声悲凉和凄苦,正是当时向秀心中的真切感受。邻居的笛声吹入向秀的耳中,深深地震动了向秀的心。向秀不禁开始回忆,在往昔的岁月中,与嵇康、吕安一起游玩、饮酒,肆意放纵,纵情于山水之间的美好时光。可惜的是,如今这些美好将再不可得。想到此处,向秀不禁发出了深深地叹息。
所以,向秀闻笛是向秀在吕安和嵇康被杀后,路过嵇康的旧居,目之所触,一片凄凉。在听到了邻居的笛声后,被笛声所触动,回忆旧日的游宴时光,感叹而作下了一篇《思旧赋》。如今大多通过向秀闻迪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对向秀的评价怎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向秀名列“竹林七贤”,向秀的逍遥新义及其《庄子注》里所阐述的儒道精神兼容的观点,虽经千百年的岁月流逝却无法抹去向秀的独特光彩。
向秀既追求个性自由,又维护社会体制,是士族的双重文化性格,但两者的矛盾所产生的心理逼迫,使魏晋士人的精神世界充满了焦虑、迷茫与失落。向秀“逍遥”新义,使一代士人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感,“读之者无不超然”。《庄子》随之从山林来到了尘世,与《周易》、《老子》并列为魏晋清谈经典“三玄”,“大畅玄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向秀万物自生、自化的崇有论哲学经过郭象系统地发挥完善,其包容儒道思想的优越性为士大夫普遍认识、接受的结果是“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晋书·向秀传》)。这并不是说儒家思想信念被弃置,而是强调道家思想经过向秀《庄子注》的改造获得了强大生命力,能够更加和谐地与儒家精神兼容,从而促成以郭象为代表的元康玄学再度兴盛。
《晋书》本传说向秀注《庄子》能为之隐解,发明奇趣,从而“振起玄风”;《世说新语·文学》以为是“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并注引《竹林七贤论》赞云:“秀为此义,读之者无不超然,若已出尘埃而窥绝冥,始了视听之表,有神德玄哲,能遗天下外万物,虽复使动竞之人顾观所徇。皆怅然自有振拔之情矣。”众说以为向秀《庄子注》之佳处其实不离“创新”二字,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于旧注的庄周“旨要”,这应该就包括前面论述的向秀对正始玄学“以无为本”的超越,“不生不化”玄理新义抽空了“生化之本”的实质才是真正吸引士大夫们“读之超然”的关键。 向秀的逍遥新义及其《庄子注》,并没有随魏晋玄风一起消散,而是作为解释《庄子》的权威之作影响至今,为历代面临生存困境的士人提供精神超越的路径,领了1700多年风骚。其中的奥秘,可能在于他们首先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这一视角探讨了“逍遥”。至于其解释是否符合庄子本意,并不重要。思想家逝世后,他们提出的哲学问题便成线了可望不可及的地平线。
向秀有哪些故事相关文章:
1.关于向秀的故事
3.竹林七贤
4.古代历史人物
5.阮咸的故事典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