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作家苏曼殊的生平介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苏曼殊字子谷,小名三郎,更名玄瑛,号曼殊,是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作家,那么你知道中国近代作家苏曼殊的生平介绍吗?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中国近代作家苏曼殊的生平介绍,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
中国近代作家苏曼殊的生平介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苏曼殊(1884年-1918年5月2日),本名子谷,法号曼殊又号元瑛。广东香山人(今广东珠海)。中国清末民初诗人、作家、画家、翻译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其父苏杰生为日本横滨山下町三十三番英国茶行的买办。苏杰生在日本期间与日本妇女同居,生下了苏曼殊。苏曼殊的母亲叫亚仙(柳亚子说姓河合,但似乎没有证据)。
苏曼殊十一岁被带回到广东老家,就读于私塾。由于其带有异族血统,在家族内备受排斥和虐待。有人说,曼殊十三岁就到新会慧龙寺出家做和尚,但后来又被家人找回,但这种说法证据不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十五岁时,家道中落,曼殊随表兄再赴日本,在横滨华侨设立的大同学校就读。该校分甲乙两级,甲级所授为中英文二科,乙级所授为中文一科。当时冯自由在甲级,苏曼殊属乙级,与冯自由的弟弟同班,二人由此相识。1901年经亲属林氏赞助考入早稻田大学预科学习,一年后因林氏赞助终止而停学。幸而清公使王大燮准许各省自费优秀学生改当公费生,曼殊遂经横滨侨胞推举,转学与振武学校(由东京成城学校改制而来)。曾有人说其就读于东京上野美术专科学校,实不可考。此时他开始醉心于佛理。在日本期间,还结识了陈独秀、章士钊、廖仲恺和何香凝等留学生,并先后参加了在日本成立的中国革命团体如青年会、兴中会等。
1903年,俄国侵占东三省,苏曼殊所在青年会组织拒俄义勇队,后迁至香港。当时苏杰生在家乡已经为苏曼殊订下亲事,赶到香港想劝其完婚,苏曼殊避而不见。在革命同志陈少白的劝说下勉强返乡,但是数月后即返港,并已剃度出家,法号曼殊。苏曼殊很快来到江浙一带,先后在苏州吴中公学任教、《国民日报》担任翻译,并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游。苏曼殊一生曾几次出家,但情绪反复多变,不能真正看破红尘。他有时身披袈裟,诵经念佛;有时又与多情少女发生轰轰烈烈的恋情。后在上海时,苏曼殊更自暴自弃,出入青楼妓院,还暴饮暴食,最终得了胃病。
1918年5月2日,曼殊因胃病逝于上海广慈医院,年仅三十四岁。死前留下一偈:“一切有情,都无挂碍。”后孙中山捐赠千金,葬其于杭州西湖孤山北麓,南社诸宗元撰《塔铭》。20世纪50年代墓坍,1964年迁葬于西湖西南侧的鸡笼山。
苏曼殊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翻译作品有《拜伦诗选》和《悲惨世界》。《拜伦诗选》出版于宣统元年(1909年),以中国古体诗的形式翻译《哀希腊》、《去国行》等篇。《悲惨世界》发表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最初译名《惨社会》,在上海《国民日日报》上连载,其译书未忠于原著,自第7回起,更杜撰情节,乱改处极多。他创作的小说有《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等,另有《天涯红泪记》未完成。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现存诗约有100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其诗多感伤情调;小说运用浅近文言,描写爱情故事,表现出颓废色彩。加入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并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
中国近代作家苏曼殊的文学成就
他的诗作现存约百首,多数为七绝,内容多是感怀之作,这种倾向在辛亥革命后诗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艺术上他受李商隐的影响,诗风幽怨凄恻,弥漫着自伤身世的无奈与感叹,《东居杂诗》、《何处》等皆是这类诗的代表。然而在苏曼殊诗歌创作的早期仍有一部分风格与后期迥异的作品,如《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所体现的爱国热情表现方式苍劲悲壮,与一般诗歌有区别。另外苏曼殊还创作了一部分风景诗,这些诗基调轻松,色彩鲜明,极富形象化,宛如一幅画卷,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代表作有《过蒲田》、《淀江道中口占》等。
除诗歌外,苏曼殊还翻译过《拜伦诗选》和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在当时译坛上引起了轰动。此外,苏曼殊自己也从事小说的创作,从1912年起他陆续创作而成的小说有《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等6种,另有《天涯红泪记》仅写成两章,未完。这些作品都以爱情为题材,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的追求与社会阻挠间的矛盾冲突,作品多以悲剧结尾,有浓重的感伤色彩。苏曼殊注重对主人公心理的矛盾揭示,实际是其内心痛苦挣扎的真实写照。行文清新流畅,文辞婉丽,情节曲折动人,对后来流行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产生了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