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世界历史>欧洲历史>俄罗斯历史知识>

农奴制造成的社会危机是什么

时间: 睿柠13 分享

  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是为农奴。下面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农奴制造成的社会危机是什么。

  农奴制造成的社会危机介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农奴制所造成的社会危机是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据沙俄政府统计,1826-1854年,共发生了709次农民起义,平均每年达24次以上。沙皇政府的警察局长在给沙皇的报告中惊恐地说:“农奴制度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为了挽救农奴制,并扩展在欧洲的霸权,沙俄政府于1853年10月向土耳其开战,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结果反被德法联军打得大败。战争不仅没能挽救农奴制的危机,反倒给农民们带来了更多的灾难,进一步暴露了农奴制与沙皇专制政体的腐朽性。农民的反抗行动显得更为频繁。据统计,1858年全国农民暴动发生了86次,1859年多达90次,1860年更增加到108次。

  农奴制是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役农奴的经济制度。由于被剥削的主要对象是农奴,故名又称封建领主制。在这种制度下,少数封建领主或农奴主占有土地、山林、草原和河流等绝大部分生产资源,并部分占有农奴;农奴从农奴主手中分得一块份地,作为代价他们必须无偿耕种领主土地,服各种劳役,并上缴大部分劳动产品。农奴制的基本特征是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于农奴主。而农奴主则利用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对农奴实行超经济的强制剥削。农奴制的地租形式主要是劳役地租,辅以少量的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农奴制,又称封建领主制。是少数封建领主或农奴主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并部分占有农奴;农奴服各种劳役,并上缴大部分劳动产品。农奴制的基本特征是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而农奴主则利用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对农奴实行超经济的强制剥削。

  典型的农奴制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它是在罗马奴隶制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而直到19世纪,俄国和印度仍保持着农奴制。这些地区的农奴与农村公社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历史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上是否存在农奴制,学术界看法不一。民主改革前,中国少数民族中约有400万人生活在农奴制下。最为典型的是西藏的农奴制和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中国西藏地区,于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时,彻底消灭了农奴制。

  14世纪,随着莫斯科公国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外来骚扰减少,俄国的封建经济出现较快的发展。1649年,沙皇阿历克谢·米哈依洛维奇颁布《法典》,规定农民不论逃亡多久,只要被找到,就必须连同其家属和全部财产都归还原主。《法典》从法律上确立了俄国的农奴制度,标志着俄国农奴制的形成。农奴制束缚了人们的自由劳动力,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是俄国落后的原因。

  克里米亚战争惨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忧郁而病死。新上台的亚历山大二世迫于内外交困的形势,决定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他相继设立了中央和欧洲部分各洲的特别委员会,起草农奴制改革的草案。委员会都由沙皇官吏与贵族代表组成。这伙人并不支持改革,长期争论不休,改革草案难产。这时,农民起义的浪潮日益高涨,沙皇感到了燃眉之急。他在国务会议上忧心忡忡地说:“今后的任何拖延都会有害于国家。”亚历山大二世的惊惶和敦促,才使起草工作得以加快进行,草案终于抛了出来。1861年3月3日,沙皇正式批准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并签署了关于废除农奴制的特别宣言。

  法令规定了农民有人身自由,地方不得买卖或交换农奴;农奴在获得人身自由时,在交付大量赎金的条件下可以从地主那里领得一份土地。但,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很不彻底。它仍维护着地主的利益,保留着农奴制残余,赎金更是对农奴的残酷掠夺。所以农民起义继续前仆后继。1861-1863年,农民起义就达两千次以上。不过,废除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力、市场和资金,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过程中向前迈进的一大步。

  俄国农奴制改革成功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经常将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洋务运动三个运动进行比较,因为这三个国家都是从封建专制制度向西方学习,但是最终的结局是不同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成功原因是我们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都知道,任何改革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可能只改动社会的某个层次,其他层面的改革都需要同步进行,相互配套。俄国农奴制改革算是比较成功的一次改革,因为最后改革给俄国沙皇统治带来了新的机遇,并且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社会矛盾暂时得到缓解,经济社会发展明显进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那么,不禁要问,俄国农奴制改革成功原因是什么,首先,必须认识到,任何改革都需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逆潮流而行的改革最终会遭到历史的抛弃。同时还需要认识到,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于农民的多次大规模的起义,要求改变现状,进行改革,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

  并且能够得到基层民众的支持,因为改革的措施总体对他们是有利的,并且在沙皇的强力说服下,农奴主也表示愿意退步,让出一部分土地,给农民以自由之身,所以改革进行的比较顺利,成果的体现也是很明显的。改革如果得不到最高权力者的大力支持,是很难继续推行下去的,再者就是需要强大的群众基础,能够让基层民众分享到改革果实。

  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

  19世纪前中期,资本主义逐渐在俄国农奴制社会中发展起来。同时,俄国城市人口普遍增加,人民对粮食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但是俄国粮食的生产量远不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

  为了提高产量,许多地主开始采用机器替换手工操作,改进耕作制度并雇佣劳动者。在当时的俄国,大工厂逐渐将手工工场替代,自由雇佣劳动逐渐将农奴劳动替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呈现瓦解之势。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必须打破农奴制束缚的局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将农奴制度的腐朽彻底暴露在人们面前。这场战役使俄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处境,一时间民怨沸腾,进一步加深了农奴制的危机,阶级矛盾愈演愈烈。

  但是,究竟是以革命还是改革的形式,是当时斗争的矛盾所在。以农民利益为主的革命民主派坚持用革命方式来废除农奴制,而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自由派则试图用改进旧制的办法废除农奴制。在当时的俄国,已渐渐有以革命方式废除农奴制的趋势,但是,农民运动最后并没有掀起革命的浪潮。

  在1858~1860年期间,共爆发农民暴动和起义近290次。但是由于当时俄国并没有形成足以推翻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革命力量,因此最终是由沙皇政府自上而下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于1861年正式废除农奴制。这就是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
猜你感兴趣

1.沙俄农奴制改革的内部背景是什么

2.俄国农奴制改革有什么目的

3.普鲁士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5.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6.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农奴制造成的社会危机是什么

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是为农奴。下面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农奴制造成的社会危机是什么。 农奴制造成的社会危机介绍 农奴制所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俄国农奴制改革有什么内部背景
    俄国农奴制改革有什么内部背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农奴说白了就是地主的奴隶,而人权的丧失与侮辱,导致了农奴制改革的发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有什么内部背景,一起来看看吧。

  •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结果是什么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结果是什么

    国农奴制改革又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结果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俄

  • 俄国农奴制改革有什么目的
    俄国农奴制改革有什么目的

    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有什么目的,一起

  • 俄国废除农奴制有着怎样的背景
    俄国废除农奴制有着怎样的背景

    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农奴作为地主的私有财产,极度摧残着农奴的身心,导致了农奴制改革的爆

2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