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知识简略框架

时间: 其芳28 分享

  高中历史作业不仅是高中历史课堂的延续、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教师获得教学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的基本依据。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高中历史知识简略框架,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历史知识简略框架欣赏

  高中历史知识简略框架图1

  高中历史知识简略框架图2

  高中历史知识简略框架图3

  高中历史知识简略框架图4

  高中历史知识简略框架图5

  高中历史知识点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主要史实

  ①1840----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②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③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确立

  2、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侵略要求(开设工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1900年6月初,八国组成侵略联军。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拆除北京至大沽炮台。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高中历史知识点二

  3、禁烟运动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共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鸦片战争中: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壮烈牺牲;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是“扶清灭洋”,性质:反帝爱国运动。(注意:不反封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1851年的广西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建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朝对峙,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56年,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猜你喜欢:

1.怎样构建高中历史知识体系

2.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框架

3.初二上册历史知识框架

4.初中九上历史知识框架

5.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知识简略框架

高中历史作业不仅是高中历史课堂的延续、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教师获得教学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高中历史知识概念框架_高中历史知识概念框架图
    高中历史知识概念框架_高中历史知识概念框架图

    如何有效地使用高中历史教科书,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促进教与学的发展,便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图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图

    社会史的理论与方法作为现今史学界的最新发展趋势,也应该且能够被引进高中历史教材中来,以其独特的理论魅力和方法论优势,为中学历史课程的改善贡献

  • 高中历史知识点详细框架图
    高中历史知识点详细框架图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学生对于历史科的兴趣不高,主要原因之一即在于历史教材的编写不尽合理,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

  • 高中历史知识点框架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框架总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史地知识的整合研究,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框架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历史知

3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