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之父阅读答案
中国考古学之父的阅读有很多的人阅读过,但是你知道阅读的答案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考古学之父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考古学之父阅读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参考答案:A 3分,C 2分,E 1分【解析】B关于去河南、山西和山东的原因,原文并无表述。D.张光直没有在安阳接受过训练。E.这句话是想说李济去了台湾之后,他在中国考古学界的身份就有些尴尬了,因此说“李济的学术影响只限于台湾学界”不准确。
(2)李济为什么被张光直称为“中国考古学之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参考答案:(每点1分,答满5点即可6分)
① 他主持了仰韶文化遗址发掘,是第一位挖掘考古遗址的中国学者。
② 他主持了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发掘,让龙山文化呈现于世人面前。
③ 他主持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
④ 他领导的安阳殷墟发掘,对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⑤ 他为中国考古学界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⑥ 他的学术思想一直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中占据支配地位。
(3)文中多处引用了别人评价李济的话,这些引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6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参考答案:(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评价人身份各异,引用不同人对李济的评价,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这些评价从侧面凸显了李济的学术地位和巨大的学术影响;
③评价点出了李济对考古学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
④评价展现了李济正直的人品。
【解析】人物传记中常常引用他人的评价,这些引用一方面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让作者的观点得到佐证,使其更有说服力,还可以使传主的形象特点更鲜明。
(4)李敖称李济是“一个迷人的学阀”,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参考答案:(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他被称为“学阀”的原因:①他崇高的学术地位。他是第一位挖掘考古遗址的中国学者,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②他独特的个性。他相当固执,是一个被上级、同僚、晚辈、学生害怕的人,甚至在一些人眼中,简直就是可恶。
他“迷人”的原因:①他杰出的贡献。先后主持了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以及殷墟的发掘,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②他的人格力量。对事业充满热爱,并一直为此而努力,对真心为学的人会给予最大的帮助;对故园充满热爱与眷恋
中国考古学之父阅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个年轻的中国学生在“自撰简历”的最后写道:“要是有机会,还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坟掘墓,断碑寻古,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来寻绎中国人的原始出来。”那一年,他22岁,即将去哈佛攻读人类学。后来,他果真去“刨坟掘墓寻古迹”了,只不过是在中原的河南、山西和山东。
1926年,他主持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发掘,成为第一位挖掘考古遗址的中国学者。1930年,主持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发掘,他让龙山文化呈现于世人面前。如今,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成为中国远古历史的标志性术语,许多对考古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耳熟能详。只不过,大多数人对他却是闻所未闻。
1928年至1937年,他主持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直至今日,它依旧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发掘之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名字——李济。
我们关于商代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由李济给我们划定的。他领导的安阳殷墟发掘,对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包括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前所长夏鼐、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前所长高去寻在内的中国考古学界领袖人物,都曾受李济指导,在安阳接受过考古学训练。
已故的考古人类学大家张光直以台湾中研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的权威身份,曾对自己的导师李济做过评价:近60年的岁月里,一开始作为中国考古学之父,随后又作为中国考古学掌门人,他的学术思想一直在中国这门学问的发展中占据支配地位。
如果不将张光直所说的“中国学界”缩小为台湾学界,那么他的判断显然过于乐观了。李济在1948年年底随史语所迁台,这一选择很难以优劣论,但其所造成的尴尬局面却是显而易见的。
1959年,以《考古》杂志为代表的大陆考古学界对李济发起了猛烈的“围剿”。李济的儿子李光谟甚至还收藏了当年的一期《考古》,整整一期都在批判李济。此后,和许多“政治上选择错误”的著名学者一样,这个名字逐渐消失在我们的阅读视野中。不知道李济对于此种“围剿”反应如何,但他曾对1949年后大陆的考古发掘报告提出过严厉的批评,认为其中缺乏实际材料,充满了政治术语,对出土地、器物、尺寸等内容居然都号称“保密”。
“我想,按照他一贯的标准,这些根本都够不上考古学。”李光谟对记者感叹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据说,直到后来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报告出来以后,李济对大陆考古学的印象才有所改变,他自己的文章中也开始引用大陆学界的资料。在儿子眼中,李济相当固执,总是直道而行。“他不知道拐弯的,有时候。”
李济去世后,人们回忆:“他是一个被上级、同僚、晚辈、学生害怕的人,但他对真心为学的人则给予最大的帮助。”其实岂止“害怕”,在一些人眼中,此人简直就是“可恶”。台湾名人李敖就曾写过文章,称李济为“最后一个迷人的学阀”。李济因固执而获罪为“学阀”,但饶是刻薄如李敖,也从不否认他身上“迷人”的一面。李济人生最辉煌的一页是在殷墟,此后,考古学家和他发掘的遗址天各一方,路途迢迢。身不能回大陆的李济,晚年心中是否牵挂殷墟?隔海相望殷墟,心中是怎样一番滋味?这些问题,由于长期的两岸阻隔,甚至连李光谟也无法回答,但他说:“1977年,李济生前最后一本著作是《安阳》,可见殷墟在他心中的位置。”
(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改)
【相关链接】
1949年社会巨变,中国学术一分为二,胡适、钱穆、李济、傅斯年等一批学人离开大陆,其中不少人在台湾传薪播火。自此以后,殊途发展,虽为异流,却显同归之势。李济在台湾,使海峡对岸仍有不少学者继续着对殷墟的研究。这种研究,不仅是学术,还分明包含着对乡土的牵挂,对故园的思念。《中国文明的开始》和《安阳》等学术著作,均为李济去台后的心血结晶,可见古老的殷墟,仍然是他学脉所牵、心魄所系。(摘自《近代人物介绍---李济》)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简述了李济的考古贡献并展现了其高尚的学养人品,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并不为很多人所知、却在考古学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科学家形象。
B.李济原来的梦想是去新疆、青海等地寻绎中国人的原始出来,后来由于中国人的历史起源于夏商周,所以决定改去河南、山西和山东。
C.如果没有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殷商文化也只能以传说的形式出现;它的成功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发掘,使得中国的信史又向前推移了数百年。
D.安阳殷墟的发掘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前所长夏鼐、台湾史语所前所长高去寻和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都曾受李济的指导,在安阳接受过训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E.“如果不将张光直所说的‘中国学界’缩小为台湾学界,那么他的判断显然过于乐观了”,作者的意思是,李济的学术影响只限于台湾学界。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
由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主持的殷墟发掘,被考古学、历史学界视为中国现代考古田野启蒙的发端。殷墟发掘将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使我国有据可查的历史提前到3000多年以前,引动史学界的一场大变革,并以最高票毫无争议地登上“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榜首。
李济是清华学堂第一批留美预科班的学生,1918年踏上赴美求学的路程。在一篇名为《我的初学时代》的文章中,李济记述了留学前的学习经历,而在此文结尾,李济有此一问:民国初年,中国知识阶级所要的是,共和的政体和科学的思想。原来,有关这些思想的基本观念,在两千多年前,孟荀两大贤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了……“为什么两千多年前已经知道的原则,到现在中国尚没能实行?”“不过,这一怀疑的开始,只加重了我向国外求学的热望;所发生的副作用为放弃了多读中国古书的念头,一心一意到海外求奇方去!”与很多心怀救国之志的青年学子一样,李济亦怀揣着求取富国强民之法、报效自己国家的志趣开始了留学生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48年,以文物去留为自己去留选择的李济,跟着殷墟出土文物到了台湾,此后,他的名字在大陆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作为中国考古学奠基者,李济以其主持的考古发掘为今天的我们划定了关于商代的知识,他使用近现代的考古方法和观念在安阳组织对考古遗址的探寻,培养了众多同事和学生。这些年轻学者中,几乎囊括了近30年活跃在考古界的所有领导层人物,而其所倡导的考古方法,首先是陶器和青铜器的命名和类型学方法,一直在整个中国考古学界处于支配地位。
李济的初学
1896年出生于湖北钟祥一个书香门第的李济,幼年随父李权发蒙读书,十岁那年随父迁居北平,清华学堂初开之时,以“备取”之名考入清华学堂。关于清华,李济所记述的一段关于英国哲学家罗素到访清华的文字,常被引用。文中罗素对清华园内清洁、整齐、讲效率、守时刻等新风气大加赞叹。然而,李济所要表达的,却绝非默认中国人原有习惯与上述新风气相悖,只不过在清华,中国传统文化里对“清洁”的看重,被作为一种风气重提。
在清华,李济参加了一个由班上五个同学组织的“新少年会”(后被学校改名为“仁友会”),纯粹以砥砺学习及品德为宗旨,会友之间交谈最多的是每一天的自省。那时候,清华学堂的学生被关在水木清华的一个小天地里苦学英语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和其他基础知识,为留美作预备,对校园外的政治风云,大抵是没有机会关注的。
1918年,李济先入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1920年转入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于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人类学研究院毕业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
李济在博士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 (The Formation of the People of the Middle Kingdom)写成(1923年)之前,还写了一篇介绍自己考博准备过程中思考的种种问题的学生论文《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1922年2月)。此文涉及方面很多,有不少独到见解。此后中外学人论及中国民族及人种问题时大量引证,其中不乏罗素这样的大师级人物。罗素的《中国问题》出版,文中提到李济的论文让他“得到了某些颇有启发的见解”,并大段引用。李光谟在谈论父亲李济的求学生涯时说:“像罗素这样的名人,在自己的书中如此大量引用并赞赏一个尚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的作品,这使父亲一下子声名大振。”
随文物去留
1923年,李济学成归国,先受聘于南开,后就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讲师。关于应聘加入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始末,李济本人写过如下一段话:“民国十四年,为清华学堂开办国学研究院的第一年;这在中国教育界,可以说是一件创举。国学研究院的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清华为研究院所请的第一批教授,有王国维、梁启超及陈寅恪、赵元任诸先生;我是受聘去做讲师的一人。那时华北的学术界的确是很活跃的,不但纯粹的近代科学,如生物学、地质学、医学等均有积极的研究工作表现,受人重视;就是以近代科学方法整理国故为号召,也得到社会上热烈的支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不言而喻,李济选择清华国学研究院,看中的正是能够参与第一线的研究工作。1926年,李济先生主持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发掘,是中国人第一次主持中国自己的考古发掘的标志性事件。“在中国,真正由中国人搞的考古发掘,便是1926年李济在山西西阴村主持的发掘。”“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这样评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29年,李济受聘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接手已经进行过第一次发掘的安阳殷墟考古工作,直至1937年,主持了安阳殷墟第二次至第十五次的发掘工作。
完成殷墟第十五次发掘后的第18天,卢沟桥事变爆发,炮火声中李济随这批文物一路辗转西南,在流徙途中,继续研究发掘文物。直至1948年底,殷墟文物才被运至南京,还未及开箱,李济就受命押运殷墟文物到台湾。
“父亲从1937年直到1979年逝世,花去大部分时间用于保管、运送、研究和出版1928年至1937年期间安阳出土的资料。我强烈地意识到,李济一生之所以一再拒绝美国一些大学提供职位的邀请,没有移民过去,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感到自己必须留着看到安阳研究的全过程。”李光谟如此评价父亲李济的一生。
这是1995年的事了。那一年,为纪念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诞生一百周年,李济的独子李光谟去了台湾,这是他自1948年匆匆告别父母,自基隆返回上海之后,第一次去台湾。李济因心脏病猝然逝世已17年,李光谟亲见父母生前的居所已近荒芜,并遭遇几次“梁上君子”的光顾,这些人大抵凭李济身为考古学家的名头,推测其家中必定宝贝无数。
殊不知,李济在领导殷墟第二次发掘工作时,就与参加发掘工作的同仁约定:“一切出土文物全部属国家财产,考古组同仁自己绝不许收藏古物”。事实上,到李济去世后清点遗物时,只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赠与的几件仿古工艺品。身为一代考古学宗师,终其一生,未曾收藏过一件古董,2.2万本藏书,也无一珍本善本。
中国考古学之父阅读答案
上一篇:中国考古学中的考古两字来自于
下一篇:中国考古学之父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