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礼仪知识 > 个人礼仪 > 基本素养 > 与长辈相处时的礼仪长者先,幼者后

与长辈相处时的礼仪长者先,幼者后

时间: 雪锦826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与长辈相处时的礼仪长者先,幼者后

  长辈是指行辈高于自己的人,如祖辈、父辈、母辈。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你们知道与长辈相处时的礼仪吗?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准备的与长辈相处时的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与长辈相处时的礼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说“请”和“谢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请”和“谢谢”是紫色小恐龙班尼的台词,这的确是一对有魔力的词。在家养成说“请”和“谢谢”的礼节,让这些礼节形成终生的习惯。

  2、在打喷嚏和咳嗽时捂住嘴

  任鼻涕和吐沫横飞很粗俗。相信我,老师们更偏爱那些入学前就懂得这一礼仪的孩子。

  3、在动别人东西时先询问

  没有什么比孩子不懂得他并非宇宙的中心,不能为所欲为更令人不安了。他们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前应该询问,这也包括爸爸妈妈的东西。

  4、真诚地道歉

  这里所说的道歉并非那种被生气的父母强迫说出的毫无意义的“我很抱歉”。同情绝对是一种生活技能。

  5、如何在进屋前敲门

  这包括妈妈享受私人如厕空间时的洗手间房门。

  6、说“打断您一下!”孩子们天生就很急躁

  大多时候你会发现,父母们每每讲话就会被孩子打断,爸爸妈妈们只能忽略这些。事实上,孩子们需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可以打断别人,什么时候不可以打断别人,并且应该学会如何礼貌地说“打断一下”,而不是一直接连不停地打断说“妈妈,妈妈,妈妈”。

  7、静坐

  看电影时一直说话很不礼貌。孩子们需要学会如何在自感无趣的情况下尽量少扭动,更不要笑出声来。耐心绝对是一种美德。

  8、安静的用餐

  尽管如此,我的孩子依然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餐具,吃东西的时候不讲话。当我们不在家的时候,餐桌礼仪也是必须的——即便是我5岁的女儿也是如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不要取笑别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学步的小孩和幼儿会因在公共场合指点他人巨大的痣或肥胖的人而不讨人喜欢。但是父母们一定要教育孩子,这种情感上的侮辱实在没有必要。指出别人的缺点或者取笑别人很不好。

  10、帮助他人并富有同情心

  当看到别人双手拿着东西能够主动帮他人开门。询问他们的老师或父母是否有杂务需要帮助。了解如何让自己变得有助于他人并对他人抱有同情心是孩子们能在幼二时期就学会的礼仪,这一天礼仪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并深受他人喜爱。

  跟长辈见面的礼仪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在路上遇到长辈,我们要主动过去打招呼,这是见面的礼仪。你不能大老远看到爷爷了,还悠悠哉哉地走,那不恭敬。我们跟长辈打招呼了,长辈假如没有什么事,等他离去,我们就可以走了,这是“长无言,退恭立”。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很少有机会回家,一个学期回去没几次。当我一进门,看到爸爸妈妈,这叫“遇长”,我就赶紧过去叫“爸爸,妈妈”。打完招呼后,把行李放下,赶快过来,因为父母有一段时间没有跟你谈话,对你的情况不十分了解,一定会有许多的担心。这时你坐下来,陪伴他们看书也好,喝杯茶也好,这个时间绝对不能省。很多人说“我妈妈都没什么话跟我说”,因为你只打一下招呼就走了,她那个话刚到口边要讲出来时,你已经走了。其实如果你很有心,静静地陪伴父母坐上一会儿,他们自然有很多话跟你沟通。所以,与长者交谈也要有耐性,陪他们坐一下,父母确实没有话说,我们再“退恭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一次,我从海口回来,下午先去看望爷爷,晚上才回到家。我有四个多月没跟父母一起交谈,晚上回到家,我把什么都放下,先跟爸爸妈妈谈话,一谈就谈了两三个小时。我把自己生活、工作情况仔仔细细跟父母报告,让父母放心我所做的事。我父亲在听我讲话的过程中,有三次流下眼泪。我回海口继续工作,当我给家里打电话时,我父亲就跟我说:“你在那里好好做,不要担心家里的事,爸爸会处理得很好。”父亲还安慰我的心,希望我不要牵挂。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这是叙述古人坐在马上或乘坐在马车上时见到长辈的礼仪。如果在车上打招呼就很不恭敬,必须赶快下车行礼问好。推而广之,假如你正好在忙,长辈来了,应该放下工作,先向长辈问好,处处不要忘了这个恭敬之心。但如果车子正在高速行驶,能不能把车窗摇下来大声叫“叔叔”,这就有安全的顾虑,所以学礼要学灵活。

  古人很重情义,由于有这分情义,才写得出非常感人的诗词。李白写了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尽”,他送朋友是等到朋友已经完全看不到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对朋友那分情义、相惜之心就在送别当中流露出来。现在的孩子能不能写出这样的诗?很难!因为现在孩子没有恭敬之心,比较焦躁、烦躁。所以,我们要在这些礼仪当中,长养孩子对人的恭敬。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当长辈站着时,我们做晚辈的就不能坐,等长辈叫我们坐,我们再坐,这是进退之礼。有一个小女孩两三岁,有一天跟她父母还有外婆到公园里玩,她父亲坐在那里看报纸,小女孩坐在一个板凳上。当她外婆走过来时,小女孩突然从板凳上跳下来,结果没有站稳,摔倒了。她的外婆跟父亲都觉得很奇怪,赶快把她扶起来问:“你为什么要下来?”小女孩说:“长者立,幼勿坐。”因为外婆走过来了,所以她要赶快站起来。她父亲听了很汗颜,外婆走过来,他无动于衷在看报纸,他三岁的女儿已经站起来了。真的是后生可畏,面对这些学圣贤书的孩子,我们也要跟他们一起好好落实《弟子规》。

  学礼仪也要学得灵活,不可以学呆了。我们说看到人要行礼、鞠躬,但刚好你在电梯里面,人很挤,突然看到叔叔来了,要不要给他鞠躬?你一鞠躬可能旁边的人都被你挤到了。我们有位老师学了“长者坐,命乃坐”之后,他到一个单位去联系事情,跟他谈话的负责人是一个女性。这个老师是晚辈,长者没有说要他坐,他就一直站着。他长得很高,这位长辈必须把头一直仰着跟他说话。突然这位长辈觉得头很酸,她说:“你坐下来吧!我的头快受不了啦!”所以当我们看到长辈已经仰头而望时,就不要等他叫你坐了,你要很自然地坐下来。

  怎样跟长辈讲话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这是讲话的礼貌,在尊长面前讲话时声音要放低,不然会影响到长辈谈话。现在的孩子对于什么时候应该讲话,什么时候不应该讲话,这个分寸的掌握比较缺乏。往往一群孩子玩在一起就控制不住,大吼大叫都快闹翻天了。这时我们要适时去制止,不然等他们都已经习惯,就很难导正。当你发现孩子讲话很大声,影响到长辈谈话,要赶快说:“你们要小声一点。”孩子就小声了,但能保持多久?三分钟后又控制不住了。有些长辈说:“算了,算了,不要管他们了!”这样对不对?不对!教育要有耐性才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很强调中庸之道,其实中庸之道就表现在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穿衣服要不要中庸之道?穿太多了很热,穿太少了会着凉。吃饭吃太多了会得胃病,吃太少了会挨饿。讲话也要强调中庸之道,“尊长前,声要低”,这是对长辈的尊敬;“低不闻,却非宜”,讲话使长辈听不清楚也很失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跟长辈讲话,要让长辈听清楚我们在说什么,而且眼睛要看着长者。我们跟现在的小孩交谈,他的目光可以专注看着你多久?能十秒钟就不错了。孩子对人讲话眼睛不专注,代表他的心没有恭敬、很浮躁。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太缺乏礼节的教育,久而久之我行我素。因此,这些小细节都需要为人长者耐心教导,慢慢让孩子能循规蹈矩。

  “近必趋,退必迟”。遇到长辈要快步上前,不要让长辈等太久;跟长辈谈完话离开时要慢慢退几步,然后再走出去。长辈跟你讲完话,你不要立刻就说“好,再见”,马上离开,这样好像是告诉长辈,恨不得立刻就走,不想再多留一秒。处处注意到别人的感受,所以要“退必迟”。


猜你感兴趣:

1.晚辈与长辈的相处礼仪

2.子女与父母相处礼仪

热门文章

129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