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记者的素养
网络新闻记者的素养
网络时代的人们每天需要接受不计其数的信息,而这就向传统的新闻提出了挑战,向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新闻记者的素养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网络新闻记者的素养:打破截稿时间的心理障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首先,忘了出版周期这回事吧,也别给自己设什么截稿时间了。
传统印刷媒体的行业历史是如此悠长,为报纸杂志供稿的记者们,脑中的出版周期和截稿时间的概念之强,是如同生理闹钟条件反射一样,以至于当越来越多的报纸记者,被要求向网站和其他新媒体产品平台供稿时,这成为了首先要逾越的障碍。
然而,打破这个心理障碍的难度,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很多为网站供稿的记者都下意识的抱怨,这是因为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出版周期的消失,比照截稿时间交稿的“计划感”被打破了。但实际上,就算在互联网兴起前,也不是所有的传统媒体都有截稿时间。通讯社的记者很早以前就开始依靠全球电报通讯系统实时发稿,各国主要的电视广播新闻台记者至少在20多年前就告别了所谓的截稿时间,依靠全球卫星通讯系统进行实时现场播报。
当然,从通讯社和电视台的历史来看,确实存在这样的经验:每一次通讯技术的突破都会带来新闻行业作业模式的剧烈改变。报纸杂志存在出版周期,并非因为我们的读者以这样的周期接收信息是天然的、科学的、情愿的,有道理的。否则,你无法解释日本的主要报纸都出版早晚两个版本,出版周期是大部分其他国家日报的一半。还有一个现象是报纸在重大突发新闻时出版的“号外”。
我们需要尴尬承认的是,我们这个行业对技术的应用度是如此的保守和低效,我们让读者按我们的时间表来接收信息的主要原因,仅仅是因为印刷术和实物运输需要固定的时间。这并非毫无益处,比如充裕的时间可以保证新闻报道更加充分、深入和可靠。但实际上,今天我们很多的报纸,并没有在牺牲时间成本的基础上,提供给读者足以满足他们预期的高质量新闻作为回报。这是大部分报纸的竞争力在移动互联网兴起后溃不成军的实质性原因。——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值得思考。
对比我们的同行之后,打破截稿时间的心理障碍应该就容易多了。实际上,大部分有志于从事新闻事业的人,都有一种“尽快让更多人知道我所掌握的事实”的职业原始冲动。基于此,互联网带来的打破时空隔阂的便利,不应该成为新闻人抱怨的对象。
网络新闻记者的素养:互联网时代的新闻调调
那做什么样的选题,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才是互联网读者喜欢的?
这个问题背后有一个隐藏的潜台词,或者说疑惑:用互联网读新闻的那帮家伙(也就是很多人说的“网民”)跟报纸的读者是一伙人吗?还是“网民”们有独特的阅读口味?
在互联网普及度超过一定阶段后,“网民”其实是一个没多少实际意义的虚伪概念。各种市场调查机构、数据公司和学术研究机构可能有一大堆关于“互联网新闻接收者与传统报纸读者人群区别的分析”之类的数据报告。这些报告显然有助于我们了解今天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多元化有多“严重”,从而让我们产生读者流失的恐惧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但我想说的是,互联网读者不是从外星移民来的新人类,他们也生来就活在已经有报纸有杂志的世界里,只是有了更新的通讯手段和硬件之后,他们更敏锐地选择了更有利于自我的一种方式而已。这是经济学里消费者趋利避害的“理性人”原理:如果报纸和网络提供一样质量的产品,而网络在时间、价格和便利性上占优势,他们自然会选择网络。但是如果报纸和网络可以提供不一样的产品,而且各自物有所值,他们中有些人说不定两者都不会嫌弃。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也适用于“我们如何办一份互联网兴盛时代的畅销报纸”这个问题。
但是,“网友们”绝对有独特于传统报纸之外的的阅读口味,哪怕他们同时也是报纸的读者。这跟人群区分没有关系,而是跟人们的阅读模式和与之相关联产生的阅读预期有关系。简而言之,同一个人,他在使用不同的信息接收渠道时,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在操作不一样的硬件终端时,在不同的使用情景(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和行程安排)下,都会产生不一样的“阅读口味”——实际就是不同的预期。如何满足这样变化的读者预期,需要新闻报道的撰写者和编辑充分了解不同产品、平台的用户属性定位。
这是玄之又玄的不可知论的调调么?我更喜欢把这叫做“读者心理学”,或者说,从生意的角度来讲,我们作为新闻产品的“贩卖者”(不要觉得这是贬义),市场竞争如今如此激烈,包销不剩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新闻的消费者也不再是没见过世面的“忠实读者”了,我们该花点时间来研究研究复杂多变的消费者心理了。不要认为这是社长和总编辑们才应该做的事,新闻生产不是流水线作业,大部分时候都依赖记者和编辑的个性作业,所以记者们才是这场“心理战”的主角。
一旦我们决定这么干了,你会发现实际的情况并没有那么复杂。因为我们每个记者编辑摆脱职业身份后,也是普通受众的一员。好吧,我承认就算作为读者我们比其他人更偏执,不过尝试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来看这件事,如果你是时政记者,那么你读体育新闻时就更接近于普通读者,以此类推。当我们用手机接收信息时,想想我们通常都在干什么?等车、等人、塞车、过马路(仅仅是客观描述存在这类现象,绝对不推荐这样做)、坐在出租车后座、“马拉松”式的会议中领导滔滔不绝而你感觉无聊时、会议的间隙、早起睁开眼睛到身体离开床的这段时间、马桶上、餐馆点餐后等待上菜、在咖啡馆相亲时碰巧对方是个“恐龙”,等等。
这些碎片时间和类似场景构成了我们使用手机的主力,我想大部分人没办法集中精力来咀嚼一些长篇报道和令人费解的长句子。相对而言,坐在个人电脑前时,我们可能是在家里的书房、阳台飘窗、办公室这样的地方,对于更长而且更复杂的内容的接受度显然更高——但是对比拿一份报纸喝咖啡喝茶的人来说,还是差一些。而同样都是移动设备,当我们使用平板电脑时,我们可能更多的是蜷在沙发上,半躺或者趴在床上,或者办公桌前翘起二郎腿把iPad放在腿上,也可能是在旅行途中的咖啡馆里。从常识而言,使用平板电脑的时间更充裕,我们也更放松,对于内容的接受度包容性相对手机而言会更高。
以上只是从硬件的角度举了个生硬的例子。这是想说明:如果我们愿意花点时间去揣摩读者的预期,我们就会更能贴近他们的需求去为互联网供稿。比如,考虑到今天有接近或超过半数的微博用户是通过手机客户端在刷微博,那么记者撰写一个突发新闻报道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到,快速而多篇的发稿显然更适合微博读者的预期。而后方的编辑则可以将前期的短篇报道滚动发布在web站点上,其后再将多篇报道重新改写成一片中等长度的稿件发布在web站点上,并保持不断地增加最新内容。而这篇中等长度的报道也适合同步发送到ipad客户端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于稿件长度和发稿频次,这仅仅是最初级的一步。更复杂的问题是,选题方面是否也存在差异?答案是肯定的。传统报纸的选题包罗万象,实际上今天很多报纸已经逐步减少了消息类稿件的印刷,而这类突发新闻稿件恰恰是即时传播的热门题材。灾难、事故、政治层面的重大变故、重大的司法案件、重要的政策和法案、金融市场和产业领域的重要数据和重大变化、政经文化领域的重要人物、重大的科技创新与科学发现等,都是互联网传播的热点,记者们有必要在第一时间将求证过的可靠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读者。对这些突发信息的深入报道和解读,是未来报纸刊载的更具吸引力的内容。
那么八卦新闻和更多私人领域的报道呢?这些可是网民们更热衷的话题。比如明星的花边故事、公众人物的私生活(最好是丑闻)、民众生活里的奇闻轶事,等等。事实如此。但我的建议是,这无关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选题差异,这是一个古老的课题:新闻品相与媒体格调,是否要迎合某些读者的独特趣味,这个命题今天仍然存在,且没有标准答案。这取决于总编辑的选择。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突发新闻并非新媒体唯一可承载的内容,仅仅在现阶段,大部分记者的主要精力仍然在为印刷版供稿时,选择突发新闻作为突破点是最合理选择。当一个报社内部的管理运作流程突进到某个阶段时,更深度的报道和解释性报道也会自然抛弃截稿时间的概念。毋庸多言,一些花费时间长达数周到数月乃至数年的调查性报道的新闻爆炸性毫不逊色于突发新闻,且在今天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具有罕见的“独家性”,其网络传播的效果同样精彩——是否要提前于印刷版将这个报道发送到网络上,也取决于总编们的判断。
网络新闻记者的素养:网络新闻文本写作
如果你觉得上述都是些废话,那么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下用怎么的语言技巧来写一个吸引网络读者的故事。不过让人失望的是,我的建议仅仅是回到写作的本源,找一本真正说人话的而不是充满教条理论的新闻写作教科书。关于如何吸引网络读者的写作问题,根本上依然是如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的问题。
如何写一个有趣的故事?有很多这方面的前人杰作,比如《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无需赘述。我唯一想说的是,我们的大学新闻教育里充满了古板无用的新闻伦理教育,而可怜巴巴的实际操作教育层面,又充斥着散发腐臭的老旧气息的教条和框架。而当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们进入到各家报纸开始撰写最基本的消息类稿件时,供他们模仿的“标准教材”都是一些充满了陈词滥调,诸如“记者今天从某某政府机关了解到”之类的开头语和“据了解”“据悉”“据透露”之类的废话,以及从政府机构与公司公关部门的新闻通告里复制过来的套话空话。大部分的编辑会认为这是消息稿的稳妥写法,出于规避某类来历不明莫名其妙的所谓风险,甚至就是出于惯性的懒惰,也不会对这种陈腐的突发新闻和消息稿件进行修改。当这样的文本出现在互联网上,对比个人博客等妙趣横生无拘无束的写作风格,网络读者自然会心生厌恶。而我们很多记者对此却毫无自知——讽刺的是,很多记者本身也是活跃的网络博客作者,其个人写作的语言很有吸引力,可惜一旦进入职务写作行为时就会旧疾重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新闻文本写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写一个有趣的新闻报道“故事”也绝非一日之功,否则新闻界的前辈们也不会长篇累牍,研究著作也多不胜数。
而网络新闻文本写作,尤其是突发新闻写作本身又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仅仅是我们告别“消息稿件无文本意识”的潜意识。如果我们真的想讲一个有吸引力的故事,我们在突发消息各种爆发的时代,在新闻同质化严重的时代,就需要花点时间来打磨文字的技巧:文本的竞争已经不在是所谓奇技淫巧的层面了,而涉及到是否能做到有效传播的问题——哪个读者愿意转发分享给朋友一篇文字迂腐的文章呢?
友情提醒下,这种文字的技巧,不仅仅是在文本中加入“亲”“给力”“小伙伴们”这样的流行网络用语这么肤浅和简单。当然今天网络读者的阅读趣味和对文字的要求是与具体的产品,比如论坛、微博等,紧密关联的。加入流行词汇可以起到调剂和亲近的作用,但从根本上,依然需要我们摒弃套话、空话和陈腐的通稿语言,回到经典教科书,扎扎实实的用引人入胜的叙事逻辑,为读者呈现有价值的信息,也就是“挤掉水分”拿出“干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