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各国的奇怪餐桌礼仪
在国外旅游时,必不可少的肯定是“吃”。这时候好玩的事情就来了,每个国家的餐桌礼仪都有一些“奇怪”的规定,说奇怪仅仅是针对我们中国的礼仪来讲,可不要大惊小怪哦!
埃及 进门之前应该先脱鞋
如果受邀到埃及人家中进餐的话,进门之前应该先脱鞋,而且最好恭维一下主人的房子。只能用右手吃饭,而且一定要吃第二回菜。往菜里加盐是很不礼貌的,另外,如果吃饱了的话,盘子里最好剩一些饭菜,否则主人会不停地给你夹菜。
泰国餐桌礼仪
泰国人常常是坐在地上吃饭的,但是注意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脚底冲着他人。在菩萨和国王像前要低头。如果你带礼物去泰国人家的话,应该把礼物包装一下,并使人能看到价签。因为主人可能会回赠你礼物,如果回赠品的价值比你的礼物低的话,主人会很尴尬。
韩国餐桌礼仪 先给家里的年长者盛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果受邀到韩国人家里吃饭,千万不要赶时间。因为即使迟到半小时都不算失礼。进门之前要脱鞋。在饭桌上,都是先给家里的年长者盛饭,这也表示可以开饭了。吃米饭、炖菜和汤时,要用勺子,其它饭菜用筷子。记住不要用筷子指人,也不要用它戳食物。碗里不剩饭菜才是礼貌的。
日本餐桌礼仪 吃汤面发出响亮的吸溜声
在外国人看来,日本的餐桌礼仪是十分讲究的,但吃面条的时候似乎是个例外。日本人吃汤面时毫不掩饰声响,而且一定会发出响亮的吸溜声。游客最好也入乡随俗,以表示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另外在吃米饭或喝汤时,一定要把碗端起来,让碗口冲着自己。
法国餐桌文化 饭菜还没尝就加调味品是不礼貌的
在法国,如果饭菜还没尝就加调味品的话,厨师是会很不高兴的。而且,客人在吃饭前一定要关闭手机,以免就餐被打断。这里很少用点心盘来盛面包,所以直接把面包放在桌布上就可以。只有在你希望添酒时,再把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否则最好剩一些。
加拿大因纽特人餐桌文化 饭后打个饱嗝会让主人很开心
如果你有机会和加拿大因纽特人坐在一起吃饭的话,饭后打个饱嗝会让主人很开心,因为这会被视为另一种形式的感谢。有些因纽特家庭还在同一锅里“下筷子”,一般都是男人先吃,然后是女人和孩子。有时候因纽特人不用勺子而是直接用手抓起锅里的肉吃,作为客人,你也只好入乡随俗。
俄罗斯餐桌文化 不能拒绝的伏特加酒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俄罗斯人热情好客,当主人递给你一杯伏特加酒时,出于礼貌是一定不能拒绝的,男士要一饮而尽,女士则不用。而且在敬酒时眼睛应该直视对方。饭菜中的酱汁或肉汁应该用面包蘸着吃干净。如果面包剩下的话,会被看作一件晦气和浪费的事。
埃塞俄比亚 有相互喂饭的习惯
埃塞俄比亚人有相互喂饭的习惯,这似乎是一件很不卫生的事,特别是你不得不用手抓带肉汁的饭菜,把它喂给你的邻座,然后再喂桌上的其他人。这也意味着,你吃进嘴里的饭菜也是经过了全桌人的手的……
菲律宾 学会等待和言听计从
在菲律宾,要想成为一位合格宾客的话,你必须学会等待和言听计从。主人请你入座时再入座,告诉你坐哪儿你再坐,请你什么时候开始吃饭你再吃,主人不给你添菜不能主动夹,只有照这样做才被视为礼貌。
黎巴嫩 热情好客的主人往往会给客人上两三回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为显示自己的热情好客,黎巴嫩人往往会给客人上两三回菜。因此上第一拨菜时,最好少吃一点,这样你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打持久战。饭局时间越长,越能显示主人的热情,也表示客人很享受主人家的饭菜。如果是传统的中东饭菜,你最好用面包卷着吃。
阿富汗 客人是吃第一口饭菜
在阿富汗人的餐桌上,客人是吃第一口饭菜,吃得最多,座位离门最远的人。注意不要把食物掉在地上,如果不小心掉了一块面包的话,应该捡起来,亲它一下,并把它举到前额,然后再放下来。这一系列动作都是为了表示对食物的尊重。
赞比亚 干老鼠在这里竟是一道开胃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果你碰巧到赞比亚乡间旅行的话,你会发现干老鼠在这里竟是一道开胃菜。胆大之人会从老鼠头吃起,然后吃身上,但是记住不要吃尾巴(它常常是用来当做牙签的)。
说了这么多别的国家的餐桌礼仪,还没说到最重点的,我们中国的餐桌礼仪又有哪些“不可思议”的讲究呢?
中国的餐桌礼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在餐桌上保持良好的坐姿。告诉你的孩子:“你坐在餐桌上的时候,身体保持挺直,两脚齐放在地板上,仪态看起来很不错。”当然,这并不是要求他在餐桌上必须像军校的学生一般,坐得像枪杆一样笔直,不过也不可能像布娃娃一样,弯腰驼背地瘫在座位上。
2、暂停用餐时,双手如何摆放可以有多种选择。你可能喜欢把双手放在桌面上,以手腕底部抵住桌子边缘;或者你可能喜欢把手放在桌面下的膝盖上。双手保持静止不动,在同桌的人看来,可能比用手去拨弄盘中的食物,或玩弄头发要好得多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吃东西时手肘不要压在桌面。在上菜空档,把一只手或两只手的手肘撑在桌面上,并无伤大雅,因为这是正在热烈与人交谈的人自然而然会摆出来的姿势。不过,吃东西时,手肘最好还是要离开桌面。
到哪一个国家就遵循哪个国家的餐桌礼仪,入乡随俗,尊重他人的传统文化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