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篇文章看成功励志人物任正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从三篇文章看成功励志人物任正非
1988年,深圳。同样是从国营单位离职的王石,已经靠倒卖玉米,科教仪器发了大财。1988年,王石把自己的“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更名为“万科”,正式洗白。同年12月,万科发行中国大陆第一份《招股通函》,发行股票2800万股,集资2800万元,正式涉足房地产行业。此时的王石不会想到在深圳湾畔一个杂草丛生的地方,另一位中年创业者才刚刚搭起两间简易房舍。
历史有着惊人的戏剧性,与万科第一批上市不同,后面这家公司后来也成长为千亿规模,但至今未上市。而另一个截然不同是,跟万科吃定国内市场不同,这家企业是典型的“出口转内销”。他们从开始就没享受到什么特别的“政策红利”。这名后起创业者叫做任正非,而这个公司叫做华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88年,王石37岁,已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而只十几公里之外的简易房里,刚筹集了两万一千元的任正非正准备创业,这一年他已经44岁了。
英雄莫问出处。话虽这样说,但迟暮真是英雄的天敌。44岁,任正非不但老了,而且被开除,被离婚,从部队转业干部到国企高管,最后到一撸到底,几乎成了孤家寡人。历史总是要通过这样决绝的悲情成就一段佳话,后来无数的传记这样记载那段故事,“1987年,任正非因为工作失误离开南油公司,被逼着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1987年,也是一个草莽英雄起家的年代。1987年,宗庆后靠借来的14万元承包连年亏损的杭州上海校办企业经销部,并开始蹬三轮卖冰棍。1945年出生的宗庆后,这一年刚好42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87年,两个日后引领中国经济转折点的人一个刚从清华毕业,赶赴MIT攻读硕士学位。一个即将从杭州师范毕业。他们恰好都出生在1964年,这一年,他们都恰好是23岁。
去MIT的张朝阳遇见了尼葛洛庞帝,他们是最早投资中国互联网的人。杭州师范毕业的马云创办了海博翻译社,开始了曲折的试错过程。
1987年,44岁的任正非被迫辞职,离开了转业后分配到的南油公司。是下面这段文字激发我研究1987年的深圳,1988年的中国和这两年的任正非。“一个44岁老男人,经营中被骗了200万,被国企南油集团除名。曾求留任遭拒绝,还背负还清200万债。妻子又离婚,他一个人带着老爹老娘弟弟妹妹在深圳住棚屋,借钱创立了华为公司。已过了冲锋势头,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看谁都比他强的一个人,逆袭成功。用27年把华为带到通讯行业世界第一位置。如果是你也有类似,今天你在哪里呢。”
翻阅目前市面上的任正非传,基本上这段话的前半部分是有根据的。但后半部分有刻意曲解的成分。任正非当时是有一点点资本的,跟几个朋友一起创业也并非孤家寡人,他从南油退出时已经官至副总经理。而且他处在管制最为宽松的深圳,当时他跟王石一样,靠倒卖产品差价获得第一桶金。而且他们都赶上深圳最适合创业的年代,1988年,那不过是中国的“五月花号”把全中国最不安分的人都带到了这个国境线最南端的小渔港的时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为了说明一个人的传奇其实并不必附会他的苦难过去,并非苦难越多越能衬托一个人的成功意义。44岁的任正非,并不比70多的褚时健缺乏励志性,那些触底反弹的故事只要让人们明白触底不一定会跟着反弹就够了,而不用一直强调底有多深多长。
任何人,如果灾难足够长,困难足够多,命运足够惨一定是可以被打倒的,所谓活下来的人,三分之一靠努力,三分之一靠人品,三分之一靠运气,概莫能外,缺一不可。后代人写历史,不应老盯着人的意志和主观能动性,这会教坏年轻人,因为大部分走投无路的成功说到底不过是靠了运气之手在背后推了一把而已。
一个和谐的社会,要靠制造历史并活跃在当下的上一代来鼓励,比如林肯最好的鼓舞对象是1800年代的年轻人,而任正非,王石,宗庆后,马云,鼓舞的是这一代的年轻人。他们的故事曲折离奇且经过了足够的时间考验,远比你看到现在任何互联网+的一夜暴富的传奇有参考价值的多。
若成功太容易,它的深刻性和参考性就可能不足。同样是成功者,陈天桥和史玉柱可能恰好只是在对的时间抓住了对的行业。“恰好”是统计学里的概率问题,不可能人人学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倒是任正非这种不屈服和不放弃能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动力。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每一个有追求但身陷囹圄的年轻人,在最无助的时候想想任正非,你应该还没有他那么惨吧,至少你还有青春,还有宽松的社会环境,还有再来一次的可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相信历史总不缺乏再一次的巧合,只是到那个时候,能不能问自己一句,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份,当时的你在哪里?跟谁风云际会?
我不这么看,很多人以为写点文字就叫文化,做个产品不叫文化,我看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写点字,是传播文化,做产品更是传播文化,而这个产品做起来的过程,是一种文化凝结的厚重的过程,它的传播也更厚重、持久,并且是在不经意之中传播。任正非,不但是一个企业家,他也一个思想家,一个文化传播者,而他身上凝结的文化更厚重,传播的也会更加深远。那么在任正非身上凝结了哪些文化呢?
理想主义的文化:一个把企业带向高度的企业家,一定是一个心怀理想的人,尽管任正非从来不喊口号,但是他的心中带着远大的理想,不仅要把华为建设成一个中国优秀的企业,也要把华为做成世界优秀企业,在全球通信业,不但要做一个跟随者,也还要做领路人。这种气魄和胸襟阔大。更重要的任正非不是靠喊口号实现,而是带领几十万华为人用自己的努力实现。心中有一个梦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脚踏实地的实干文化:华为的一切都是干出来,一个民营企业,起步几万元资金,十几人的队伍。差不多是一无所有,有的是一个梦,一双手。今天华为已经是世界最知名的通信企业,十余万员工,数千亿的收入,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国外。这个企业里不仅聚集中国最优秀的通信人才,也聚集了全世界的最优势的通信人才。华为从来都是把研发,把技术,把服务看得比天还大,是用产品赢得了市场和口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个人奋斗的文化:任正非出生于普通人家,父亲不过是普通的学校教师,母亲也是普通人。从小吃不上饭,挨过斗,家庭不身不好。和同时代任何一个人一样,他并无任何背景和突出之处。他也是上学、当兵,转业后在电子公司被人骗。但是,他一直实践着积极的人生,不得已创办了华为,绝不是停留下倒交换机的层次上,有所积累开始自己研发,从来不是停留在原地。即使今天华为已经中国最强大的企业之一,他已届70岁,还奔波在世界各地为企业发展辛劳。
任正非就是那一代人个人奋斗的成功典范,也是后代个人奋斗的典范。
坚韧不拨的文化:华为要在中国做好何其难,二十年前谁能相信华为能发展起来?十年前谁能相信华为能走向海外?技术积累、人才积累、客户积累、品牌积累,是一个漫长的痛苦过程。(名人名言 www.lz13.cn)这个过程,华为面对过很多问题,吃过很多亏,受过很多打击。困难和苦非一般人所有了解。任正非从来不退缩,从来不气馁,从来不恢心,从来不绝望。永远带领着华为,坚定的向前走。如果没有这样坚韧的领导人,不会有华为的今天。更不会有华为的未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不事权贵不作秀的文化:一个企业做到华为这样的规模,可能公关部门到处做的工作,就是花钱评各种奖,买各种荣誉,华为公关部门到处做的工作是,别评华为的奖,更别指望华为出钱买奖励了。任正非从来不去担任一个什么政协委员,担当一个闲职,给自己带上经济人物、影响力人物,不接受采访,不说自己历史。所以常人的虚荣和浮华在他面前都若过眼烟云。这件事,中国没有几个企业家能做到,更别说靠吸引眼球过日子文化人了,他是真正超脱了人间的虚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饱含爱心的文化:看过《我的父亲母亲》的人,都能从任正非先生的文字中,看出他对父母真诚的爱,看出他拳拳之心。华为是一个民营企业,任正非是它的创始人,甚至业内都认为没有任正非就没有华为,但是任正非并不有把华为股份集中在自己的手里,而是和创业者,以及二十年来华为发展中做出贡献的员工共同分享了劳动成果。全员持股,这是何等胸襟,也深深体现了任正非对华为员工的爱。做到这一步,是牺牲了巨大的个人利益实现的。
开放进取的文化:很多人都认为华为是很封闭的,那不过是媒体站在自己角度的理解。因为没有接受采访,不太答理媒体。其实华为从来都是一个开放进取的企业,在华为还不是一个很强大的企业时,华为就选择了接受先进管理思想的培养和咨询,制订了《华为基本法》,华为也吸收了IBM的管理模式,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管理流程。华为在合作上,收购上,技术研发上,从来不是固步自封,都是开放的心态,吸取世界上最先进的经验和思想。从来也不是只固守了中国一块市场,而是放眼全球,今天在华为公司工作外国籍的员工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华为从来都是融汇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也在营造新的文化。
勇于牺牲的文化:在《我的父亲母亲》中有这样一段话:“华为有了规模发展后,管理转换的压力十分巨大,我不仅照顾不了父母,而且连自己也照顾不了,我的身体也是那一段时间累垮的。我父母这时才转去昆明我妹妹处定居。我也因此理解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华为的成功,使我失去了孝敬父母的机会与责任,也消蚀了自己的健康。”奋斗就是有牺牲,做大事更需要牺牲,我们知道华为的成功是数十万员工付出与努力的结果,但是,也是任正非个人的牺牲,才有可能把华为带向一个高度。
我一直说华为是一个让中国赢得尊敬的企业,任正非也是为中国赢得了尊敬的人,说价值观、文化,我想任正非的价值观和文化是真正散发出人文精神,是带领中国走向富强的文化和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和文化是值得中国青年学习、理解,遵从与传承的。任正非的文化不是靠说出来的,是靠做出来的。我希望年轻人,放下人云亦云的浮躁与作秀,用点实在精神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谁才是这个世界脊梁。
百年以来,我们中国人说得多,做得少;批评得多,建设的少;指责别人的多,自己力行的少。希望有些年轻人能看懂这样的文字,悟通这样的感觉,沉下心来,做点实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他执意要挑战跨国巨头时,对手说他自不量力;当他提出要做世界顶级公司时,别人说他异想天开;当他喊出要发展一批“野狼”时,同行无不以异样的眼光看他;然而他却正在改写中国企业的生存法则;他领导的华为开始成为跨国巨头最危险的竞争对手—他就是从军营走出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任正非。
任正非1982年从部队转业,1988年借来两万元人民币在深圳创立华为技术公司。他选择走技术自立、发展高新技术的实业之路,与业界巨头一争高下,20年时间把华为打造成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和服务商,并跻身世界500强,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标杆,华为所走过的路正在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学习的经典教材。
在任正非的带领下,22年来,华为一路高歌猛进,创造着各种各样令人瞠目结舌的神话。然而任正非却始终保持着“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色彩,他是当今中国最低调的企业家。但是,尽管任正非似乎刻意地保持着自己的低调行为,他不事张扬、谨言慎行的个性,仍随着华为在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扩张中,不断地为人所认识和了解,有人说任正非的低调行为造就了华为的传奇,而他还被人们冠上了“土狼”、“硬汉”、“华为教父”等各种各样的头衔。
2005年,任正非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他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家。《福布斯》杂志这样评价:“任正非是一个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人物,却是国际上最受人尊敬的中国企业家。”
2008年,任正非荣膺《中国企业家》杂志评选的“200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终身成就奖”,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这样评价他:“任正非几乎是中国最有静气和最有定力的一位企业家。”
2011年3月,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公布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名单,任正非排名榜首。柳传志、张瑞敏分列二、三位。华为在人们印象当中非常强大而神秘,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到底有多强。近几年来,许多记者曾努力试图接触华为,但华为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采访对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而任正非从1988年创办华为至今,从没接受过任何媒体的正面采访,从不参加什么评选、颁奖活动和企业家峰会,甚至连有利于华为品牌形象宣传的活动也一律拒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由于任正非处世低调,其个人公开的资料甚少,有关他的故事多是来源于华为公司唯一对外的窗口—《华为人报》。但人们所看到的只是这个在全球电信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华为,而种.种关于任正非和华为的评说大多只是人们分析和猜测的结果。对于外界的评论无论是对是错,华为极少回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任正非虽然不接受媒体采访,却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门人物。2010年,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中文版首次推出有12人入选的“最受国际尊敬的中国企业家”年度人物榜,任正非高居榜首。《福布斯》中文版表示,任正非虽然不喜欢在公众面前露面,但他在全球大型跨国公司领袖中受到尊敬的程度,在中国国内无人能出其右,华为至今仍然几乎是唯一在高科技领域内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内地跨国公司。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此前,财经作家程东升用一年多的时间写出了轰动一时的《华为真相》一书。程东升在《华为真相》中总结道:“实事求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成功者总是少数。华为的经历揭示了一条真理:真正的实事求是是震撼人心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在他写的《“冬天”的震撼—华为给中国企业界的启示》一文中说:“华为也许是中国企业界最令人捉摸不透的公司。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任何传媒能够采访它的最高领导人,也很难对它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报道。”
一直以来,任正非不仅自己保持着低调的姿态,不响应外界对他及华为的批评,也不主张华为员工出去和别人辩论。在任正非看来,华为不是上市公司,因此没有必要向公众披露自己不愿说的事情。
在社会上盛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在华为公司总部,两个女职员在电梯里抱怨着公司财务制度上的一点小问题。她们注意到电梯里还有一个面貌敦厚的长者,但她们当时并没有当回事,因为这个人太普通了。(创业 www.lz13.cn)这两个女职员第二天被告知,她们所抱怨的那个问题已经解决。她们惊问为什么,对方告诉她们,任总亲自打来电话,云云。此时,她们惊呆了。
还有一次,任正非去参加一个大型的国际通信设备展览会,香港一家电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走到任正非的面前交换名片,任正非谦和而有礼貌地作出回应,当这位首席执行官回到宾馆的客房整理手中那一叠厚厚的名片时,竟惊奇地发现一张华为总裁任正非的名片,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跟任总交换过名片?原来他把那位穿着朴素、和蔼可亲的老人当成了一位普通的参展客户,这让他错过了与任正非总裁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令他十分后悔。
华为的一位普通员工向我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05年冬天,他出差回深圳,在机场遇到任正非,当时只想着当做没看见。没想到任总却主动走过来和他打招呼,问寒问暖,还开车把他先送回家后自己才回去,这一举动让员工很感动。
有很多媒体记者抱怨说任正非总是不接受采访,有点不近人情。而任正非解释说:“我为什么不见媒体,因为我有自知之明。见媒体说什么?说好恐怕言过其实;说不好别人又不相信,甚至还认为虚伪,只好不见为好。因此,我才耐得住寂寞,甘于平淡。我知道自己的缺点并不比优点少,并不是所谓的刻意低调。”他还说:“媒体记者总喜欢将成绩扣到企业老总一个人头上,不然不生动,以虚拟的方法塑造一个虚化的人。我不认为自己像外界传说的那样有影响力,但是很敬业、无私、能团结人。这些年华为有一点成绩,是在全体员工的团结努力,以及在核心管理团队的集体领导下取得的。只是整个管理团队也很谦虚,于是就把一些荣誉虚拟地加到了我的头上,其实难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很多外界人士在评价任正非时总是用“冷酷”一词来形容。任正非脾气暴躁、性格坚韧、刚毅而偏执,说话直来直去,不留情面。从华为国际化道路的历程中不难看出,华为就如任正非本人的性格一样,富有冒险精神、进攻性十足。在华为员工的眼中,公司的运作规范、严谨,对纪律的强调尤甚,服从第一。但是任正非的内心却有着细腻的柔情,他坚强刚毅的背后却是柔情似水,甚至充满浪漫主义的情怀。我们可以从他写的《我的父亲母亲》、《悼念杨琳》、《北国之春》等文章中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有时候,任正非看到员工们的文艺表演和深圳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回望华为20多年的心路历程时,会禁不住泪流满面,脑海中总会出现参军和创业时的艰苦岁月。
20多年,任正非就这样一路走来,他的低调造就了华为的传奇。也造就了他自己的传奇。尽管华为已经成为中国在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一张名片,以低调、冷静著称的华为和任正非的身上仍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但任正非的确是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