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研究论文的范文集锦
关于企业研究论文的范文集锦
下面是关于企业研究的一些论文范文,不知道怎么下手的朋友们可以看看哦。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喜欢。
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及对策
作为中国经济的主力军,目前中小企业的经济产量支撑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下,我国一大批中小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中小企业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中小企业生存现状分析
第一,企业缺乏高层次人才。中小企业人才方面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人力资源总量偏低,人才储备明显不足;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偏多,经济管理类人才较少,企业难以做到规范化管理;人才综合素质低,影响企业外在形象和长期发展;计算机网络人才缺乏,在信息化管理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工作效率低;人才流失严重,造成小企业的发展不稳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二,企业缺少核心技术。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以制造业为例:其中绝大部分仍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利用别人现有的技术,复制市场上已有的产品,根本不愿意在技术上投入资金,其产品性能、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无法超越市场上现有的水平,无法取得竞争优势。
第三,企业管理不善。我国中小企业在管理呈现出两种管理方式:一是不注重管理,甚至没有管理理念,成天都是忙于事务,就事论事;做管理,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发生什么事情,就处理什么事情,没有预测,没有系统的管理方法,更没有时间去研究管理,去寻求系统的管理方法。二是有规章,有制度,但是一纸空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专责”岗位责任制并坐到的企业比例仅占27.02%,基本做到的占59.11%,部分做到的占11.08%,还有27.9%的企业没有指定岗位责任制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危机分析
第一,银根紧缩,融资难。为了防止出现通货膨胀,国家采取了紧缩型的货币政策,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2月24日起,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这是2011年以来第二次统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2010年以来第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次调整之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9.5%,中小型金融机构准备率则升至16%,达到历史高位。这些宏观调控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让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觉得日子难过了,有的无所适从,有的锐气尽失,甚至停滞不前,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二,通货膨胀,成本高。我国近几年物价指数呈大幅上涨趋势,尤其是能源资源价格普遍上扬,近期国际油价再次走高。国内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加强环保,也将推动能源资源价格上涨,使得通货膨胀已是不可避免。以油价为例,仅2010年一年时间,国内成品油价格4次上涨。油价的上涨虽然只是中国近年来物价上涨的冰山一角,但是造成影响是全方位的。运营成本的增加,原材料成本的增加,生产成本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第三,企业内外体制不畅。目前,发改委下属中小企业司,难以完成对全国中小企业行政管理、制定政策、协调各部门及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各项工作,造成现阶段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行政职,被分割在国务院、发改委、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在多个部门,存在着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龙治水”、干预过多、服务不够、自相矛盾的问题,有限的行政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从企业外部体制来看,也存在着诸多弊病。近年出台的政策多是按照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设计操作的,对大企业优待多,中小企业考虑少;对公有制企业优待多,对非公有制企业考虑少。在税收政策上,国有企业可先缴后退,非国有企业无此待遇;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个私企业往往是小额纳税人,增值税发票难以抵扣,实际税负增加。在行业准入上,中小企业尤其是个私企业还受到诸多限制。此外,市场交易规则缺乏,市场秩序混乱,致使我国中小企业正常经营困难重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中小企业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改变中小企业业务内容的“杂”、“乱”、“散”,整合业务和组织化构架
1、对外“抱团抵御”。通过企业间的“合力”突破实现产业链整合,增强企业乃至行业抗风险能力。
2、对内“协同效应”,实现1+1>2。中小企业强烈的“功利”目的使得各个区域的经营业务惊人地雷同。
3、对资本运作的驾驭和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要合理预期扬长避短,重拾“新型老业务”不失为明智之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挖掘企业发展的内部空间
1、中小企业的管理多是“家族式的传统经营,决策和执行的集中难免增加企业风险,河南省已经有民企出让控股权以引进先进管理经营团队来做大企业市值的先例。
2、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的中小企业将转型的视野明确指向中国市场,而非局限于在国内“等待”机会和空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企业的发展模式创新和突破也是关系企业战略制胜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业务+独特的市场需求产品和服务=“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中小企业为主体公司配套,可以由主体公司担保得到银行信贷。而如何与全球性的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各类资本结合,以及了解企业生态,关注政策,去打造一些缺位企业,补充完善中小企业现有生态又显得至关重要。
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出口增长关系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建立外资企业,在促进本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获得了显著成就,2005年外资企业数目达2.6万户,注册资本8120亿美元,同时随着外资企业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外资企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主体,从1997年开始,外资进出口额均高于内资企业,2005外资企业净出口超过内资企业达到567亿美元,占到当年净出口总额的58%。外资企业投资规模与进出口规模迅速发展,会对内资企业产生两个直接效应:对投资规模的挤入挤出效应;对内资企业进出口增长的正负面影响。虽然FDI对东道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已经进行了大量理论实证研究,但从内外资企业的角度,分析外资企业是否会对内资企业进出口产生挤入挤出效应和竞争力提升作用的理论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出口增长作用机制分析
按照传统贸易理论,FDI对东道国进出口贸易存在的替代性或是互补性的作用,二者主要区别在于:FDI是为了避开贸易障碍流入进口生产部门从而在东道国进行生产和销售,还是为了利用东道国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流入出口部门进行生产再出口到其他国家。就中国情况而言,理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情况来讲FDI对中国贸易规模扩大和竞争力提高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就不同地区或是不同行业,影响程度又有所不同。江小涓(2002)分析结果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对扩大中国出口规模和提升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杨丹辉(2004),认为外商投资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外资进入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国出口规模扩张、出口结构优化以及出口竞争优势的增强,但在部分行业,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增加内资企业的出口竞争力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王少平、封福育(2006)研究结果显示FDI对中国贸易影响的区域性差异较大,对东部地区而言,FDI对出口有显著的创造效应,表现为对进出口的替代效应,而对中西部地区这两种效应都不明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FDI对东道国本土企业进出口贸易影响,可以分解成以下方面:积极的挤入效应和消极的挤出效应。一方面,出口部门外资企业的发展与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会通过对东道国相关联产业的带动作用、技术外溢效应、加强国内外相互企业分工合作关系,从而加强内资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和出口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出口规模和竞争力提高,也会通过与内资企业出口的竞争效应和替代效应,从而对内资企业出口产生挤出效应,同时建立在垂直化分工下的内外资贸易模式,容易造成内资企业产生路径依赖,导致专业化生产和出口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不利于内资企业产业升级和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我们利用计量分析方法,从检验内外资进出口是否存在长期线性关系角度入手,考察中国外资企业是否会对内资的进出口产生挤入基础效应。研究表明,外资企业进口对内资企业进口的影响,主要体现相互替代关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出口增长影响的区域特征
分析历年内外资企业出口规模,不难发现:内外资企业进出口均存在线性长期均衡关系,且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外资企业出口增长对内资企业出口增长作用更强,结合中国实际发展情况,我们认为中国在制定对外经贸政策时,更应注意以下几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一,改善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和自主创新环境,是解决中国东、中西部进出口贸易非均衡发展的有效方法。从模型和相关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外资企业出口对内资企业出口增长提升水平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流入FDI相对规模又远远小于东部地区,所以充分利用FDI对中西部地区贸易挤入效应,通过政策倾斜政府支持的办法,鼓励中西部地区大力吸引外资,加强内外资经贸、技术创新合作与交流,通过大力提高本地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扩大中西部地区内资企业的出口贸易规模和竞争力,从而有效地解决中国东西部地区FDI流入和出口贸易规模长期非均衡发展问题。
第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地区、产业发展政策。中国内资产品出口结构上,主要是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与附加值含量低、竞争力弱,而外资企业生产与出口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品,因此随着中国产业不断升级和出口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今后内外资出口竞争效应会增强,尤其是东部地区和高新产业的竞争,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出口的正面效应可能会弱化甚至是消失,因此虽然从整体角度考虑不存在挤出效应,并不代表在某些地区或是某些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业上不存在挤出效应。所以未雨绸缪,鼓励中西部地区扩大引进外资规模,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出口贸易增长积极作用;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应科学地、有选择地引进外资,尤其是那些在出口部门外资相对规模较高的地区和行业,重点应该放在引入FDI质量上,把是否有利于内资企业技术进步和出口竞争力增长作为衡量外资的标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三,加强内资企业部门出口竞争力的培育。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外贸增长对外资企业依赖性过强,2010年全国共有天津、江苏、广东、上海、福建、辽宁、山东共7个省市外资企业出口超过了该地区总出口的50%,全国净出口2009年的58%、2010年的51%均来自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贸易出口对外资企业同样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中国外贸增长的大部分利润被外资企业独得,这种出口部门外资企业一家独大的发展趋势,显然不利于内资企业通过国际贸易自身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所以在以后的政策制定中,更应向发展中国相关行业和地区内资企业的出口规模和竞争力,向促进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的方向倾斜,通过税收、政府R&D投资和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内资企业尤其是出口部门的内资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保持民族企业在经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三资企业、私有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和谐发展。
企业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2.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