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公共管理>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系论文例文(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图书馆系论文例文篇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浅谈网络环境下传统图书馆的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传统图书馆不会消失。但是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忽视这个影响。本文从几个方面研究了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发展策略

  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延续。知识经济一刻也离不开信息的支撑。图书馆是图书文献的收藏库,现在更突出了信息集散的功能,正演变成现代信息中心。数字型文献的出现,显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不需印刷,出版费用低,周期短,编辑方便,可实现资源共享和进行远程服务,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对以收藏纸质资料为主的传统图书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图书馆消亡论不绝于耳。1978年美国著名的兰卡斯特图书馆(lancaster)宣称:“到2000年,人们将生活在一个无纸化的社会中,人们将没有必要来图书馆,现在的图书馆可以消失”,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数字型文献迅速增长的同时,纸质文献的出版发行数量并没有减少反而在平稳增长,原来预测的“无纸社会”并未到来,纸质文献依然是人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信息来源。如同广播、电影、电视早已出现多时,而人们并没有全然放弃读书看报一样,多数人特别是老人仍愿意查找印刷型书刊资料。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计算机非常普及的国家里,大多数学者仍习惯于使用印刷型刊物,即使通过电子形式获得的资料,多数也是要看用激光打印出来的纸质稿。既然纸质文献将长期存在,以收藏纸质资料为主的传统图书馆也将长期存在,当然,传统图书馆之所以能继续生存,还有其他很多原因。

  1 传统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尽管网络的普及让传统的阅读方式受到了冲击,尽管网络和多媒体时代给人带来了多元化的阅读方式,但现阶段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网络阅读替代不了传统阅读。与网络相比,传统阅读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比较网络的阅读思维,传统阅读更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抽象思维、理性思维,更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化尊严和文化自觉。纸质的媒体仍然是简便易带、老少皆宜的一种载体,是最能够表现传达细致入微的情感和深刻思想的一种工具,代表着一种阅读的传统和理念。书籍有两个特点:一是传统,二是要思考。只有站在传统里面去思考,也只有阅读才能让人真正有文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 传统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母体和基础,是传统图书馆长期存在的基础

  数字图书馆的诞生、信息技术的日益渗透使传统图书馆的收集、处理、组织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技术改变的仅仅是图书馆工作方式,却不能改变图书馆提供知识与信息的使命。并且,传统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母体和基础,因而数字图书馆的诞生离不开传统图书馆。这些年来,图书馆的馆藏量并没有因为纸的涨价而缩小,相反各馆都在加大图书的采购量。读者对图书需求和使用率在继续攀升。尽管现在书价昂贵,但新华书店每天都是人满为患,节假日更是如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知识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尚未能接触电脑,要使他们的阅读方式从纸质书刊移向电脑屏幕,尚有待时日。

  1.2 传统图书馆具有传承先进文化和发挥教育的职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图书馆既是传统文化的集结地,又是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的窗口,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通过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流通和传播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服务机构,它既收藏着丰富的原始文献,又蕴藏着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这是数字图书馆和网络媒体不能替代的职能。

  1.3 传统图书馆的资源和专业化的信息组织,具有数字图书馆不能媲美的优势

  图书馆具有对客观知识进行选择、过滤并加以整序的能力,即图书馆的知识组织能力,这是图书馆的一大优势能力表现。图书馆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积累了诸如分类法、主题法、索引法、文摘法等一系列知识组织方法。图书馆的这种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组织方法,是数字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4 传统图书馆完善的服务能力和动态适应性具有竞争优势

  图书馆是向社会公众提供知识服务的服务性机构,但与其他服务行业质的区别在于图书馆有独特的服务理念;服务原则与服务方法。“以读者为中心”“书是为了用的”“人有其书”“书有其人”“节省读者的时间”等服务理念;开放原则、方便原则、平等原则、创新原则、满意原则等服务原则;借阅方法、导读方法、参考咨询方法等服务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内涵,由此形成了图书馆独有的服务文化或服务能力。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图书馆依靠其强大的网络保障服务速度和质量,整合服务内容,采取主动推送和个性化服务来实现信息增值。

  2 网络环境对传统图书馆的影响

  虽然传统图书馆将长期存在,但我们必须看到数字型文献和网络时代对传统图书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Google为代表的各类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有力的信息搜索工具,传统图书馆遭遇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它的服务模式和自身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2.1 图书馆的人流量呈下降趋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06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北大图书馆最近一年的人流量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减少了11.3%。这反映了人们在获得信息方面,对图书馆的依赖性大幅下降。据一个调查报告显示,被随机调查的某地主要道路上的271位行人中,不知道有图书馆或不知道图书馆在哪里的人数远远超过知道图书馆的人数。

  2.2 对图书馆的依赖性已经大大减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图书馆曾经作为人们吸收新鲜知识,提高自我素质的一个重要地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图书馆的依赖性大大减弱,曾经的图书馆人满为患的情况基本看不到了,很多图书馆的持卡人一年难得到图书馆一次。当然这也与很多图书馆的图书过旧、储量过小、查阅不方便等多重原因有关,这也反映出了人们对图书馆的依赖性大大的减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3 网络阅读如今逐渐成为现代人的新宠

  当丰富的信息迎面而来时,阅读却与我们渐行渐远,静静地读书似乎变得越来越难,或者说是越来越奢侈。“没时间”“不习惯”是许多人认为自己不再读书的主要原因。笔者从一调查报告中发现网络阅读如今逐渐成为现代人的新宠,传统的书本阅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据最近的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国民纸质文献阅读率近几年来持续走低,现在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读纸质书,其中还有四分之一的人读纸质书时间在减少,我国识字的人每年每人阅读图书只有4.5本。与传统阅读跌入历史“冰点”状况相反,网络阅读却如火如荼。据了解,网络阅读率近7年来增长了7.5倍,已达到

  30%,有近30%的被调查人群有网上阅读的习惯。而且这一数据每年还在不断地激增,人们抚卷读书的场景已经逐渐被鼠标点击的方式所取代。

  2.4 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受到冲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受到严峻的冲击,促使传统的机制、运作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型服务模式的雏形已出现。图书馆服务工作从满足书刊代阅的文献需求为主,转移到以满足知识信息需求、知识开发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模式,并实现了全社会的资源共享。

  3 网络环境下的传统图书馆发展策略

  3.1 加大图书馆的基础性投入,提高传统图书馆对社会各界的吸引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图书馆人流量的下降固然有网络给使人们查询、获得信息更加的便利的原因,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图书馆的各项设施投入减少,图书馆馆藏对读者的吸引力下降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需要财政加大对图书馆的各项设施投资,发挥图书馆的公益性的社会作用,使人们能够在图书馆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同时,改变传统图书馆的单一的筹建模式,鼓励和允许社会各界共同办图书馆,使图书馆的筹建和运营主体多元化,提高图书馆的市场适应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2 提高读者的借阅和查询的便利性,留住读者

  传统的借阅方式往往都是读者到图书馆查阅新书通讯、藏书目录或者利用检索刊物收集相关信息,将所需文献资料的信息记录下来后再去图书馆办理借阅事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广大读者再也不愿按照传统的借阅方式去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料的借阅,读者希望能在自己的办公室甚至是在家里,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检索自己所需的图书资料,在网上完成预约图书,然后再去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这种图书的新型借阅方式,使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要么继续保持原有的服务模式,读者群越来越少,面临着生存危机;要么改变服务模式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图书馆藏书多、涉及面广、知识层次多元化等诸多有利因素,留住读者群。还可以通过网上咨询(读者意见回复、E-mail等)服务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就能获得图书馆的贴心服务,为读者和图书馆建立起交流的平台,使图书馆更为准确地掌握读者的心理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人性化服务。使新模式下的图书馆更加生机勃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3 加大图书馆的网络化和技术的投入,提高传统图书馆的适应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图书馆需要在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服务,除了改革服务模式外,还需要传统图书馆加大网络化的技术投资和研究的力度,提高现代图书馆的技术适应力和环境适应力,Web2.0是当前最热门和最有潜力的信息技术,倡导以用户为中心的观念,鼓励用户参与、个性化定制和主动推送服务。这样才能未雨绸缪,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需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4 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深化图书馆服务内容

  现代图书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实现了虚实结合,存取一体化,传统服务与网络服务一条龙,实现了从载体借阅向知识信息提供,从文献管理向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改变。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形成了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图书馆不仅要扩宽服务的领域,丰富服务内容,而且还要加强服务的深度,为读者提供精确可靠的信息。这就需要图书馆必须做到对大量信息进行去粗取精:一是对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达到去粗取精的目的,并将精品推荐给读者;二是由图书馆自己对信息进行整理并加工,积极推广索引、文摘、专题报告等,为读者创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方式,以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从中赢得更多的读者,产生最佳的效益,让图书馆的服务形象从热情周到的“服务员”转变为迅速快捷的“信息导航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5 建立复合型图书馆,解决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不足

  数字图书馆虽然解决了传统图书馆工作效率低、不能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如电源、网络、设备、技术水平等技术问题以及经费、版权、安全性、效益、用户习惯等非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图书馆界提出了“复合图书馆”的方案。1996年英国图书馆学家萨顿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最早提出了复合图书馆一词,而后又有多位图书馆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复合图书馆的含义进行了论述。鲁斯布里奇认为:复合图书馆就是要在一个现实的图书馆中,集合一系列不同的技术,并探索在电子与印刷资源并存的双重环境下系统与服务的整合。复合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优势互补。

猜你喜欢:

329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