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管理工作
时间:
黄俐1由 分享
论文关键词:服务读者 资源利用 人文环境
论文摘 要:高校图书馆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读者服务,使图书馆要成为教学的第二课堂。在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的指导思想下,充分了解读者对各类书籍的需求,实现图书馆“为读者、教学、科研服务”的工作目标。
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管理上以人为中心,其核心是人文关怀,实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并以此作为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思路。
1 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馆藏借阅服务是图书馆管理的主要职能。在图书馆诸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为读者、教学、科研服务放在第一位,并以此发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读者服务,使图书馆要成为教学的第二课堂,图书管理人员要成为不上讲台的教师。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为读者服务,不是一句抽象、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在实际行动中贯彻执行的,要求图书管理员要热心,耐心,细心为读者服务,时时、处处、事事为读者着想。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可为读者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如:一,有条件的图书馆,可开设一些文化场所,以方便读者开展文化沙龙活动;二,改变服务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如文献信息咨询、网上信息、课题跟踪服务等等;三,利用网络、宣传栏等形式介绍馆藏信息资源等,为读者推荐优秀图书,帮助读者确立阅读目标和范围;四,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与沟通。设置读者意见箱,召开读者座谈会,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立读者回音栏,倾听读者的心声,重视读者的个性差异,以便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要求;五,开通网上通道,实现如查阅、续借、预约、代查、代检、新书通告、催还、咨询、文献检索等网上服务,节约读者来馆时间;六,延长开馆时间,满足读者的借阅需要。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要做到双休日、节假日不闭馆,网上信息全天候开放。总之,图书馆要把丰富的馆藏资源,以最便捷的服务方式、最优良的服务质量、最充足的服务时间,为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真谛。
图书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坚持“以服务读者”为核心,服务于读者,将读者的需求放在日常工作的第一位。另一方面坚持科学管理,发挥图书资源的最大使用效率,最终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群体合力,实现管理目标。
2 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重心在“藏”上,都以“书”为中心展开,从采访到编目,从典藏到借阅。“藏”的原因往往导致图书馆藏书不符合读者需求,不少学校为了保证其图书数量仍然保留了那些时代久远,已不符合时代要求,图书馆的服务地位就会大大降低。在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的指导思想下,通过调查、走访、座谈、网站留言的形式,充分了解读者对各类书籍的需求,实现图书馆“为读者、教学、科研服务”的工作目标。读者成为图书馆的一员后,其积极性充分地被调动起来,就购买什么样的文献资料提出更好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使得文献资源建设更具有针对性,切实满足读者的需求,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也会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3 营造和谐的人文阅览环境
和谐的阅读环境是形成良好阅读氛围,吸引读者的重要条件。图书馆建筑设计要有浓厚的人文意蕴和时代精神。图书馆要时刻把读者的需要放在首位,体现人文理念。阅览桌椅的高低角度都要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前提,设施安排以方便读者为目的。读者步入图书馆后立即被浓厚的文化气息所感染,产生渴望知识的激情,心情舒畅地进行阅读。图书馆的建筑应独具自己的个性文化内涵与特点,其造型应与所处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统一、融洽,应符合美学原理,做到布局设计合理,色彩搭配匀称,布置典雅清新。在馆内空间环境方面,可在走廊和阅览内,适当装饰名人名言和书法绘画,过道上随季节变化放置花卉、盆景,内部环境设计要具有高雅、新颖、亲切的格调,使人感到赏心悦目,舒适宜人;窗户采光和灯光布置,四壁色彩,装饰物品摆放,让人在典雅的读书氛围中体味美的享受。方便读者的设施安排,便利读者的贴心服务,宾至如归的家庭感觉,恬淡温馨的读书环境,体现对到馆每一个人的尊重与爱护。
总之,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都是以满足读者需求,为读者服务为宗旨。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这种人性化的服务管理,是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进一步强化,才能充分发挥书籍的作用,成为读者成就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阵地之一,同时为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慧玲.论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1):130-132.
[2] 胡波.感悟“以人为本”:对高校图书馆办馆理念的思考[J].当代图书馆.2005(3):25-27.
[3] 余惊涛.提高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发挥馆藏资料的作用[J].图书馆.2006(2):110-111.
论文摘 要:高校图书馆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读者服务,使图书馆要成为教学的第二课堂。在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的指导思想下,充分了解读者对各类书籍的需求,实现图书馆“为读者、教学、科研服务”的工作目标。
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管理上以人为中心,其核心是人文关怀,实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并以此作为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思路。
1 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馆藏借阅服务是图书馆管理的主要职能。在图书馆诸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为读者、教学、科研服务放在第一位,并以此发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读者服务,使图书馆要成为教学的第二课堂,图书管理人员要成为不上讲台的教师。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为读者服务,不是一句抽象、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在实际行动中贯彻执行的,要求图书管理员要热心,耐心,细心为读者服务,时时、处处、事事为读者着想。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可为读者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如:一,有条件的图书馆,可开设一些文化场所,以方便读者开展文化沙龙活动;二,改变服务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如文献信息咨询、网上信息、课题跟踪服务等等;三,利用网络、宣传栏等形式介绍馆藏信息资源等,为读者推荐优秀图书,帮助读者确立阅读目标和范围;四,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与沟通。设置读者意见箱,召开读者座谈会,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立读者回音栏,倾听读者的心声,重视读者的个性差异,以便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要求;五,开通网上通道,实现如查阅、续借、预约、代查、代检、新书通告、催还、咨询、文献检索等网上服务,节约读者来馆时间;六,延长开馆时间,满足读者的借阅需要。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要做到双休日、节假日不闭馆,网上信息全天候开放。总之,图书馆要把丰富的馆藏资源,以最便捷的服务方式、最优良的服务质量、最充足的服务时间,为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真谛。
图书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坚持“以服务读者”为核心,服务于读者,将读者的需求放在日常工作的第一位。另一方面坚持科学管理,发挥图书资源的最大使用效率,最终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群体合力,实现管理目标。
2 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重心在“藏”上,都以“书”为中心展开,从采访到编目,从典藏到借阅。“藏”的原因往往导致图书馆藏书不符合读者需求,不少学校为了保证其图书数量仍然保留了那些时代久远,已不符合时代要求,图书馆的服务地位就会大大降低。在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的指导思想下,通过调查、走访、座谈、网站留言的形式,充分了解读者对各类书籍的需求,实现图书馆“为读者、教学、科研服务”的工作目标。读者成为图书馆的一员后,其积极性充分地被调动起来,就购买什么样的文献资料提出更好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使得文献资源建设更具有针对性,切实满足读者的需求,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也会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3 营造和谐的人文阅览环境
和谐的阅读环境是形成良好阅读氛围,吸引读者的重要条件。图书馆建筑设计要有浓厚的人文意蕴和时代精神。图书馆要时刻把读者的需要放在首位,体现人文理念。阅览桌椅的高低角度都要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前提,设施安排以方便读者为目的。读者步入图书馆后立即被浓厚的文化气息所感染,产生渴望知识的激情,心情舒畅地进行阅读。图书馆的建筑应独具自己的个性文化内涵与特点,其造型应与所处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统一、融洽,应符合美学原理,做到布局设计合理,色彩搭配匀称,布置典雅清新。在馆内空间环境方面,可在走廊和阅览内,适当装饰名人名言和书法绘画,过道上随季节变化放置花卉、盆景,内部环境设计要具有高雅、新颖、亲切的格调,使人感到赏心悦目,舒适宜人;窗户采光和灯光布置,四壁色彩,装饰物品摆放,让人在典雅的读书氛围中体味美的享受。方便读者的设施安排,便利读者的贴心服务,宾至如归的家庭感觉,恬淡温馨的读书环境,体现对到馆每一个人的尊重与爱护。
总之,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都是以满足读者需求,为读者服务为宗旨。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这种人性化的服务管理,是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进一步强化,才能充分发挥书籍的作用,成为读者成就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阵地之一,同时为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慧玲.论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1):130-132.
[2] 胡波.感悟“以人为本”:对高校图书馆办馆理念的思考[J].当代图书馆.2005(3):25-27.
[3] 余惊涛.提高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发挥馆藏资料的作用[J].图书馆.2006(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