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2)
时间:
王凌云1由 分享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的举措
(一)构建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发挥电子阅览室的核心职能。随着人们信息意识的日益增强,信息需求呈现出个性化、专业化的态势,一个图书馆可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许多图书馆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实现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做到了资源共享。我院图书馆于2010年12月2日加入了“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这意味着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的纸质文献由原来的200多万册跃升至460万余册;电子图书从260多万册跃升至900万余册;数据库资源从32种跃升至64种,这有力地提升了工学院的实力,必将促进教学、科研的大发展。
电子阅览室被认为是数字图书馆的雏形,是图书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电子阅览室应建立免费电子阅览区,为读者提供方便的电子期刊资源查询平台,供读者检索、查阅馆藏资源。应明确制定电子阅览室服务职责,定期开展数据库使用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强调信息查询是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主业,并使用技术手段控制读者上网行为。
(二)图书馆员和读者之间建立互动关系。针对能充分、熟练使用各类期刊数据库的读者并不多的现象,期刊阅览室馆员应加大对期刊信息资源的宣传、开发、咨询工作。通过馆藏纸质、电子期刊资源讲座,向师生读者进行信息素养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和帮助读者使用CNKI、维普等大型全文数据库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印发宣传册来介绍馆藏信息资源,特别是馆藏中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并讲解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解答他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外,还可以利于图书馆网络优势,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发送电子邮件来解答读者的问题,以提高读者对馆藏数据库的了解和利用率。
在阅览室内设立参考咨询台。要想实现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和读者的知识创新,就要求在图书馆员和读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双向开放的、循环流动的系统。当读者不能满足“自我服务”信息需求时,为读者提供一般性和专业性的咨询。只有读者和图书馆员之间进行相互的信息交流,才能使每一个阅览室、每一个馆员都体现完整的、不被割裂的信息性,才能满足读者“一站式”的信息需求,对读者的需求做出快速反馈。
(三)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人是知识管理中最活跃和最主动的因素,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图书馆是知识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其工作本身就是在创造新知识、探索新规律、发现新技术。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图书馆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我们只有加重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才能适应这一变革。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完善和发展人。这是图书馆管理中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是充分调动馆员的主观能动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1、人员的聘用制度。在人员聘用方面,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业务岗位双向选择。打破年龄、资历、学历、职称等限制,充分调动馆内员工的积极性,实行定岗、定员、定额,推行岗位责任制。我院图书馆从2002年起实行竞争上岗,全体员工根据馆里公布的岗位职数、岗位级别,结合自己的特长和条件选择自己喜爱的部门及岗位,在编人员每5年签聘用合同,租赁人员每1年签聘用合同。
2、人员的培训与再教育。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当代最杰出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是员工不断成长的动力与源泉。他还对年轻人提出警告说:“一个人学习过的知识,如果每年不能更新70%的话,那么这个人便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因此,图书馆必须重视馆员的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不断提高馆员的知识水平以及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并在充分尊重个人价值的基础上,激励馆员将其知识和智慧应用于业务和服务之中,实现图书馆集体价值目标。
为此,我院图书馆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对口交流学习活动,带领员工参观学习兄弟院校图书馆的工作情况;二是聘请知名企业家来馆进行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专题讲座,定期举办学术沙龙,活跃馆内学术气氛,激发创新思维;三是拨出专用培训经费,用于员工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四是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继续教育课程的学习,促使员工在职业研究方面有所发展,实现个人知识更新。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高校图书馆肩负的使命越来越多。未来图书馆的竞争将是服务的竞争,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知识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强为读者服务的意识,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铁梅.高校图书馆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以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0.4.
[2]廖迎红.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的新思路[J].农业图书馆情报学刊,2010.9.
[3]朱伟珠.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践探索[D].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7.
[4]柯平.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5]牛文娟,童云娟,缪小燕.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J].农业图书馆情报学刊,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