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会计审计论文 > 审计 >

审计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自1996年审计署向全国人大会做审计工作报告开始,审计公开透明的步伐就越走越快,审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审计毕业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审计毕业论文参考范文篇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谈经济责任审计应对的策略

  经济责任审计是党和国家为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廉政建设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自1999年以来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其他审计工作相比较,经济责任审计起步较晚、政策性强、要求高、难度大、审计环境复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有的职能作用难以有效发挥。采取深入研究经济责任的确定方式与方法、加快法律规范建设、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机制、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等对策,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存在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经济责任难以界定。界定、确认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但是准确界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有一定的难度。一是大多数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不仅包括微观经济责任,还包括宏观经济责任,而评价宏观经济责任缺少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各种宏观经济数据难以核实。二是要界定经济责任由谁来承担以及经济责任的边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经济责任属于集体行为,要将其具体分解到每个人头上,很难划分清楚。三是实际工作中,对前任责任与后任责任、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直接责任与主管责任、经济责任与非经济责任等方面的界限也很难明确区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相关法律不健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曾于1999年下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2008年4月16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了《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征求意见稿)》。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审计实践的深入,两个《暂行规定》早已无法适应新形势,而《经济责任审计条例》仍未正式颁布,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缺乏操作规范,给责任划分、审计评价造成诸多困难。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够独立。独立性是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其监督职能的重要保证。经济责任审计作为评价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审计形式,其独立性和作用的发挥受制于它的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设在政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仍是一种“体系内”的监督形式,即政府的自我监督,国家审计机关实质上是政府的内部审计部门,其独立性和权威性相对较弱。另外,审计机关在行政上要受同级行政政府部门的领导,在对同级政府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的审查、判断和评价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为的限制和干扰,限制了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发挥。

  审计结果时效性不强。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具有时效性,距离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委托部门需要审计结果的时点越远,其发挥的作用越小。按照两个《暂行规定》,领导干部在任期届满或任期内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应当及时安排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但是由于干部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在现实中先离任后审计的情况比较普遍。一些单位的领导已经调任,但经济责任审计还没开始实施,而且这种先离后审的方式使审计结果的时效性较差,不能及时了解被审计对象的情况,不能防患于未然,造成审计与问责、审计与干部任用相脱节,影响了审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

  审计结果运用不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对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服务具体反映在审计结果的利用上,反映在干部管理部门是否参照审计结果对干部进行任免,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是否根据审计结果对责任人进行问责等方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审计机关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结果报告报送给组织部门后,组织部门对审计结果的运用没有信息的反馈,至于组织部门有没有参照审计结果对领导干部进行任免,有没有对责任人进行问责,审计部门更是不得而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审计结果运用不公开、不透明、随意性大、缺乏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运用时大打折扣。

  完善之策

  深入研究经济责任的确定方式与方法,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经济责任的准确界定是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

  要深入探索、研究,寻找到确立各级领导者任期目标经济责任的方法与机制。任期目标经济责任的确定可以由上级管理部门在委任或聘任时提出,也可以由受任者本人提出,但最好通过合法有效的合约形式予以确定,作为离任审计和任中审计的重要依据。此外,在界定经济责任时,要注意分清五类责任,即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故意责任与过失责任。

  加快相关法律规范建设。加快法律规范建设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保证,国家应尽快出台《经济责任审计条例》,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形式、程序、评价和责任等内容。待《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出台后,各地可在《审计法》和《经济责任审计条例》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地方法规,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逐步规范化、法制化。

  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工作会议

  机制,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经济责任的审计对象是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需要更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因此要继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工作会议机制,真正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严肃性,要注重与组织、纪检部门的协调。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就是要求组织、纪检、审计部门在工作上配合联动,统一安排,集中发挥组织人事部门的“权”、纪检监察部门的“威”和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形成共同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合力,从组织上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威性,确保审计结果的独立、客观、公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积极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前移审计关口。为保证审计的时效性和质量,合理选择适合国情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极为关键。应认真贯彻“先审后离”制度,积极推行任中审计。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可以科学确定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改变先离后审的弊端,提高审计效率,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弥补先离后审事后监督时效性差的不足。同时任中审计结果可作为离任审计的依据,弥补了离任审计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限,保证审计质量,体现出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意义。

  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经济责任审计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审计结果的正确处理和运用。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对于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监护职能和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的威慑力具有重大作用。对此可以采取如下途径:第一,扩大审计结果的公开范围。

  坚定不移地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高审计公告的透明度,保证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

  第二,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处分的力度。在2008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表示,2008年全国审计机关共对2.4万多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其中64名领导干部被审计拉下马,同时还有226名其他问题人员被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受处分的比例并不高。“审计难,处理更难”、“法不责众”,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应加大处罚力度,将审计结果落到实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三,重视审计成果的转化。为使经济责任审计能取得预期效果,应把审计结果和推进党的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组织人事部门应将其作为领导干部考察任用、教育管理和年度考评的依据,同时将审计结果列入干部考核档案;纪检监察部门应将其作为对领导干部追究责任和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立案的依据,同时将审计结果列入干部廉政档案。

  审计毕业论文参考范文篇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试谈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

  一、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企业的风险主要是指未来的相关不确定因素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现代企业风险因素包括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是指外部环境对企业目标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内部风险主要是指内部环境对企业目标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目前,我国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缺乏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在内的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降低了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缺乏正确的业务流程,影响了管理层识别和评估风险;缺乏风险意识,没有积极、主动、系统地进行风险管理,也无法进行风险预警,在企业迅速扩张的过程中管理失控;缺乏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的目标发生偏移;缺乏岗位责任考核制度,工作效率低下;缺乏业务操作规程,存在事故隐患;缺乏对企业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内部控制失效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内部审计是在企业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层次不断增加、管理空间不断拓展的情况下,为加强组织内部的管理控制而产生的监督活动。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等环节;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控制和减少损失,提高有关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果;其核心是将没有预计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其制定并修改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及《职责说明》中对内部审计界定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显然,这一定义将内部审计的范围延伸到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认为内部审计是针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所必需的;风险管理已发展成为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可见,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而风险管理则是内部审计的一项新的内容、一个新的领域。从发展趋势来看,内部审计不仅越来越关注风险,同时,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更强调确认经营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由对交易事项和政策的遵循的评价,转变为对目标、战略和风险管理程序的关注;内部审计更加强调风险的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并进而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来提高组织整体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总之,内部审计是一项以独立、客观为保证的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实现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运作;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以及治理经营过程的效果,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它不仅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建立企业法人制度、产权制度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保证,而且也是企业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需要。以现代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以及公司治理、组织运营的关系,就能够揭示企业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三、内部审计参与企业经营风险防范的方式选择

  (一)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内容

  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是在一般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再监督,其风险管理工作包括三个方面:1.评估风险识别的充分性,即评价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否均已被识别出来,并找出未被识别的主要风险;2.评价风险衡量的恰当性,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要对已有风险的衡量结果进行再检验,以确定其是否恰当,对不恰当的估计予以更正;3.评估风险防范措施的充分性,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对有关部门针对风险所采取的防范措施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充分、得当。对于风险缺乏充分的控制措施的情况,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应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损失。

  (二)内部审计参与企业经营风险防范的方式

  1.回避风险,即采取措施回避可能发生的风险。在工程承包合同签订前,审计人员进行程序评审和合同文本评审,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对合同条款评审,尤其是合同价款、工程材料、工程期限、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保证、工程款拨付、质保金等敏感条款,要经过仔细商榷,杜绝合同管理失误的经济责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降低风险,即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在签订对外担保合同时,审计人员根据《担保法》有关规定,检查企业是否对被担保人经过详细的资信调查,对被担保的项目是否经过仔细的研究,是否经过民主决策,有无因程序不当造成的连带责任。

  3.转移风险,即通过转嫁或与他人共担将风险转移。对工程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落实招投标,在签订分包和采购合同时在条款中写明,业主付款后,再按业主付款的比例支付分包工程款和材料款,合理转移风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接受风险,即风险已经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不必采取任何措施。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时期,大额进出口贸易会导致较大的汇率风险,企业一般会采用外汇期货来保证将汇率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企业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向银行贷款等。

  四、对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要对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主要是考虑风险的可回避性、可降低性、可转移性和可接受性,检查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充分、得当。例如,审计人员通过询问控制计算机资料室的人员,确定是否有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系统文件;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要在会计资料文件中表现出来,审计人员抽取一定样本数量的原始凭证、账簿、报表等书面文档,检查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向客户询证应收账款余额、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审查银行存款对账单以核实银行存款期末余额等,对账户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以检查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等。对于存在的风险缺乏充分的控制措施的情况,内部审计人员应提出改进的建议,协助企业完善风险预警方案,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由于企业的经营风险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有可能增大或减小。因此,内部审计要时刻监控风险的发展变化,并确定随着某些因素的消失或出现而带来新的风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要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内部审计将风险管理评价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从两个方面评估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是评价风险管理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表现在评价公司以及同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确定是否可能存在影响企业发展的风险;检查公司的经营战略,了解公司能够接受的风险水平;与相关管理层讨论部门的目标、存在的风险,以及管理层采取的降低风险和加强控制活动,并评价其有效性;评价风险监控报告制度是否恰当;评价风险管理结果报告的充分性和及时性;评价管理层对风险的分析是否有效;对管理层的自我评估进行实地观察、直接测试,检查自我评估所依据的信息是否准确,以及其他审计技术;评估与风险管理有关的管理薄弱环节,并与管理层、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讨论。如果他们接受的风险水平与公司风险管理战略不一致,应进行报告。另一方面是评价管理层选择的风险管理方式的适当性。由于各个公司的文化氛围、管理理念和工作目标不同,风险管理的实施也有很大差别。每个公司应根据自身活动来设计风险管理过程。一般说来,规模大的、在营销论文" target="_blank">市场筹资的公司必须用正式的定量风险管理方法;规模小、业务不太复杂的,则可以设置非正式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开展评价活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要树立全新的审计监督理念

  树立全新的审计监督理念,就是要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要实现合规性审计监督向风险性审计监督的转变,要实现事后监督向事中、事前监督的转变。目前内部审计更多地停留在对已经发生和完成事项的事后监督、检查,侧重于对已经形成的漏洞和突出的问题进行审查,并提出处理意见。这种监督方式明显滞后、被动,不符合风险控制与管理的要求。因此,内部审计应积极探索,变被动为主动,进行事中和事前的监督,防患于未然,提高监督效能。同时,积极引进管理审计理念,理顺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大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

猜你喜欢:

1.有关于审计毕业论文范文

2.审计专业毕业论文

3.有关审计毕业论文范文

4.审计学毕业论文精选

320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