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企业成本会计的影响
时间:
张云书1由 分享
[摘 要] 在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情况,管理理论与方法推陈出新,本文主要从适时制、全面质量管理、战略管理、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限制理论以及目标管理的角度简单介绍和比较分析,最后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层出不穷,对成本会计系统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适时制(JIT)
适时制就是零部件在生产需要时才购进或产品有顾客需求时才生产,从而使存货保持在最低水平。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可能采用倒推成本法.所谓倒推成本法,简言之,就是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头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的方法。这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正好相反,传统的生产成本的记录、归集和分配,是随着材料与产品实体的转移而转移,即生产成本会计记录和生产成本发生的实物流是同步的。但在采用J IT 的企业,从收到原材料到产品制成所耗用的时间大幅缩短,而且期末存货量也变得很小,使得传统的分批或分步成本法详细记录各类存货(如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 的必要性受到怀疑。由成本-效益原则,对少量的存货做详尽精确追溯,无疑得不偿失。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倒推成本法便应运而生。
二、全面质量管理(TQM)
TQM 是六十年代从传统质量管理发展起来的,而且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 TQM 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竞争的战略武器,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的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TQM 的目标就是公司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追求产品“零缺陷”,并由顾客最终界定质量。J IT 与TQM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TQM 对计量和报告员工业绩的会计来讲,就是产生了质量会计这一新学科。但由于提高质量所产生的收益难以计量,质量会计发展的重点就放在质量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上。一般认为质量成本由五大类构成: (1) 预防成本;(2) 检验成本;(3) 内部失败成本;(4) 外部失败成本;(5)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另外,在TQM情况下,会计人员绩效衡量标准包括了产品的可靠度、服务的及时性等促进管理人员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非货币性指标。而传统的货币性绩效衡量标准往往挫伤了管理人员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积极性。
三、战略管理
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无一例外,对战略管理问题津津乐道。所谓战略管理,就是着眼于对企业发展有长期性、根本性影响的问题进行决策和制定政策,以便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确保有效完成公司目标。像“以人为本”的人事政策;是以“差异化”还是“成本领先”的市场定位策略;以及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产品质量策略等等。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指企业在生产与竞争者同质产品时,成本要低于竞争对手,使顾客能以较低的代价,取得同样功能的产品(或享受到同等品质的服务) .战略成本管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1)价值链分析;(2)市场定位;(3)成本动因分析。每一方面都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
四、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
管理方法的新趋势就是基准与持续改进的结合。所谓基准就是以公司外部或内部最优的业绩标准来衡量自身的生产活动;持续改进意味着管理人员不是一次性地确定基准,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日本丰田公司是贯彻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典型。基准和持续改进被称为“永无终点”的比赛;管理人员和员工不会满足于某一特定工作水平,而是谋求不断的提高。采用该方法的企业发现以前似乎高不可攀的目标现在竟然达到了。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和会计师们认识到降低成本要向本行业最好的公司学习,以同质产品的最低成本作为基准,降低成本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公司总是可以找出办法使本年度成本和费用低于去年。
五、限制理论
根据限制理论,每个公司至少有一个瓶颈制约着它的发展,否则无论公司定下什么目标都会实现(如,利润最大化) .限制理论把企业看成一系列链状相连的过程,如果薄弱的联结处得到了加强,那么整个链也就得到了加强,但是如果加强了其它的联结处,整个链就不会得到加强。
六、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法,在美、日、西欧等国广泛应用,于本世纪八十年代初传入我国。按目标进行管理,要求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当确定总的奋斗目标,如利润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并据以指导、组织、动员员工为完成企业总目标而努力。围绕这个总目标,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乃至每个人都应当制订自己的奋斗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盲目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目标管理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就是目标成本的制定、分解、控制和分析。对于目标成本,我国邯钢集团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验中所指的成本就是目标成本。从目标成本的制定到目标成本的管理,我国已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以上六种管理理论与方法我国都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象上海宝钢集团、上海大众公司、深圳华为公司、西安杨森公司等大中型企业,都已广泛应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并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企业管理还是比较落后,企业缺乏活力,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且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落实到成本会计系统上,除目标成本、质量成本还差强人意外,像倒推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等几乎无人问津。成本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根深才能叶茂,只有管理搞好了,成本会计才能得以革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l]于玉林:新世界会计发展趋势审计观察2005.4
[2]欧阳清: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财会通讯2005.6
[3]陈英蓉:关于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思考决策与信息2005.8
[4]刘艳平:谈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优势作用河北财会2005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层出不穷,对成本会计系统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适时制(JIT)
适时制就是零部件在生产需要时才购进或产品有顾客需求时才生产,从而使存货保持在最低水平。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可能采用倒推成本法.所谓倒推成本法,简言之,就是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头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的方法。这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正好相反,传统的生产成本的记录、归集和分配,是随着材料与产品实体的转移而转移,即生产成本会计记录和生产成本发生的实物流是同步的。但在采用J IT 的企业,从收到原材料到产品制成所耗用的时间大幅缩短,而且期末存货量也变得很小,使得传统的分批或分步成本法详细记录各类存货(如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 的必要性受到怀疑。由成本-效益原则,对少量的存货做详尽精确追溯,无疑得不偿失。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倒推成本法便应运而生。
二、全面质量管理(TQM)
TQM 是六十年代从传统质量管理发展起来的,而且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 TQM 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竞争的战略武器,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的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TQM 的目标就是公司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追求产品“零缺陷”,并由顾客最终界定质量。J IT 与TQM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TQM 对计量和报告员工业绩的会计来讲,就是产生了质量会计这一新学科。但由于提高质量所产生的收益难以计量,质量会计发展的重点就放在质量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上。一般认为质量成本由五大类构成: (1) 预防成本;(2) 检验成本;(3) 内部失败成本;(4) 外部失败成本;(5)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另外,在TQM情况下,会计人员绩效衡量标准包括了产品的可靠度、服务的及时性等促进管理人员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非货币性指标。而传统的货币性绩效衡量标准往往挫伤了管理人员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积极性。
三、战略管理
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无一例外,对战略管理问题津津乐道。所谓战略管理,就是着眼于对企业发展有长期性、根本性影响的问题进行决策和制定政策,以便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确保有效完成公司目标。像“以人为本”的人事政策;是以“差异化”还是“成本领先”的市场定位策略;以及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产品质量策略等等。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指企业在生产与竞争者同质产品时,成本要低于竞争对手,使顾客能以较低的代价,取得同样功能的产品(或享受到同等品质的服务) .战略成本管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1)价值链分析;(2)市场定位;(3)成本动因分析。每一方面都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
四、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
管理方法的新趋势就是基准与持续改进的结合。所谓基准就是以公司外部或内部最优的业绩标准来衡量自身的生产活动;持续改进意味着管理人员不是一次性地确定基准,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日本丰田公司是贯彻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典型。基准和持续改进被称为“永无终点”的比赛;管理人员和员工不会满足于某一特定工作水平,而是谋求不断的提高。采用该方法的企业发现以前似乎高不可攀的目标现在竟然达到了。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和会计师们认识到降低成本要向本行业最好的公司学习,以同质产品的最低成本作为基准,降低成本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公司总是可以找出办法使本年度成本和费用低于去年。
五、限制理论
根据限制理论,每个公司至少有一个瓶颈制约着它的发展,否则无论公司定下什么目标都会实现(如,利润最大化) .限制理论把企业看成一系列链状相连的过程,如果薄弱的联结处得到了加强,那么整个链也就得到了加强,但是如果加强了其它的联结处,整个链就不会得到加强。
六、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法,在美、日、西欧等国广泛应用,于本世纪八十年代初传入我国。按目标进行管理,要求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当确定总的奋斗目标,如利润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并据以指导、组织、动员员工为完成企业总目标而努力。围绕这个总目标,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乃至每个人都应当制订自己的奋斗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盲目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目标管理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就是目标成本的制定、分解、控制和分析。对于目标成本,我国邯钢集团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验中所指的成本就是目标成本。从目标成本的制定到目标成本的管理,我国已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以上六种管理理论与方法我国都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象上海宝钢集团、上海大众公司、深圳华为公司、西安杨森公司等大中型企业,都已广泛应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并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企业管理还是比较落后,企业缺乏活力,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且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落实到成本会计系统上,除目标成本、质量成本还差强人意外,像倒推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等几乎无人问津。成本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根深才能叶茂,只有管理搞好了,成本会计才能得以革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l]于玉林:新世界会计发展趋势审计观察2005.4
[2]欧阳清: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财会通讯2005.6
[3]陈英蓉:关于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思考决策与信息2005.8
[4]刘艳平:谈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优势作用河北财会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