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会计审计论文 > 会计理论 > 会计诚信缺失论文

会计诚信缺失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会计诚信缺失论文

  诚信是日常生活工作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更是会计工作的灵魂,也是会计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会计诚信的内涵是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和优质的会计服务。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会计诚信缺失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会计诚信缺失论文篇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浅析会计行业诚信的意义

  摘 要:在我国诚实守信是一项传统的美德,讲诚信也是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人的立身之本,也是我们国家在世界之林的立国之本,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治国之道。同样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离不开诚信这个美德,那么在会计行业中就更要讲究诚信。

  关键词:会计;诚信;方法

  在我国的当今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正在抓紧进行推进,并且不断完善当中,人们的传统道德理念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等残酷的社会现实在不断的发生着相互之间的碰撞、以至于在我们社会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和声音,在各行业中都出现了不讲诚信的现象。人们相互之间也产生了不信任的情况。不同阶层的人们之间相互冷漠,人们之间变得茫然起来,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但是在社会中,人们还是相信讲诚信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在我们这个缺乏诚信的当今社会之中,讲诚信的人、做的有诚信的事情就显得更加的弥足珍贵了。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我们国家。会计从业人员是否有足够的诚信,关系到了企、事业单位能否健康持续的发展,更是关系到与企业相关的广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切身经济利益。

  1.诚信是会计行业的基本要求

  虽然,在我国的经济学界之内,对于会计这个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定论,但是,不管是在信息系统学科当中,还是在管理活动学科当中,普遍的都认为会计就是信息系统,它是用来向与之有利害相关方传递相关信息的一个系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企业中的会计工作提供了真实、完整、客观的企业经济运行的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才可能会给利害相关方提供有价值的真实信息。因此,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诚信这个最基本的要求。

  在我国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中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有着很明确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这就很明确的强调了会计人员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必须是真实可信的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要做到恪守诚信,不做假账。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要求,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能对会计从业人员施加压力,从而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做出有悖诚信原则的事情。根据对一些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走访调查分析中会发现这样的一些情况:真正有提供虚假企业经济信息的人,往往都是企业的负责人,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自己企业的利益,向会计从业人员施加压力,对外提供了一些虚假的会计相关信息。因此,在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诚信的同时,也要要求会计信息提供者自身的诚信。

  我国所制定的有关会计人员的相关法律法规都明确的说明了:国家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有着很高很明确的要求,诚信是会计人员在从业时,所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2.会计行业诚信是国家宏观决策的前提之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形势主要表现为:我们国家对当前经济的运行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国家经济的职能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不断的努力健全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调控性职能。在对国家经济的调控中,综合使用财政、货币和等经济手段,保障国家的经济总量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实现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的增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职能,首要条件就是国家必须能够十分准确的掌握到有关国家真实经济活动的信息,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就成为了保障国家经济职能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础。在这里,我们以国家宏观调控职能来进行相关的分析,国家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时候,往往方法和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一些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国民收入分配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等”。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是与我们老百姓利益联结最为紧密也最为密切的,是一个在网络上和现实生活当中都很敏感的一个话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以我们最为熟悉的GDP来说,按照我们国家通常的方法来说,往往对于GDP有两种核算方法,其中一种方法:就是用收入法间接计算地GDP等于“税前的工资总额、利息总额、地租总额及企业未分配利润等加总求和”。而这些有关工资总额、利息总额、地租总额、及企业地未分配利润等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的信息没有哪一个不是需要有相关的会计信息为这些数据的基础。以上我们所提到的企业的工资总额、企业未分配利润总额正是日常生活当中对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等有关信息所作出的相关的汇总。

  只有当这些来源于企业的信息是真实可信的,那么政府相关部门在这些数据基础之上所统计出来的数据才可能是真实的,是可以值得信赖的,如果这些来源于企业中的信息准确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那么在这个基础之上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就根本无法保证它的准确性,国家根据这些数据,所做出的一些相关的宏观决策就会产生相应的偏差。国家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增长,为了更加切实有效的实现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相关职能,为了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就必须要对国民总收入进行有效正确的分配和再分配。

  国民收入在进行初次分配的时候,往往我们社会当中,不同所有制经济形式就会按照不同的方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初次分配,比如说我们国家的支柱国有企业,就会以企业税金的形式或企业收益分红的方式向国家进行上缴,我国其他所有制经济相对比较多的是采用企业税金的形式向国家进行上缴,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无论是采取企业红利分红的形式还是上缴企业税金的形式,前提条件是都必须健全、准确地反应企业会计信息内容为基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我们国家,现阶段进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以下的几个内容:一是保持商品物价的稳定,二是保持国家经济稳定增长,三是让百姓得到充分的就业、四是保持我国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做到国际收支平衡。国家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这些所制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国家必须就必须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情况,推出与之相对应的经济政策,从而达到相应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有效实现都与企业真实、有效、客观的会计信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会计诚信缺失论文篇2

  浅析会计诚信缺失成因

  摘要:基于社会从众效应、需求层次理论、有限理性理论,以及契约理论,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作多角度的剖析,深入阐述契约理论下报酬契约的隐性激励、法律契约的不完善、政治契约的矛盾及企业内部治理契约作用丧失等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影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会计诚信;会计失信;社会效应

  会计诚信问题影响着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是整个会计行业乃至全社会所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近年来会计诚信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笔者将立足于社会从众效应、需求层次理论、有限理性理论及契约理论对会计诚信缺失进行深入的剖析。

  一、基于社会从众效应的解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会计失信离不开社会的影响,社会从众效应将会计失信大部分原因归结为社会因素作用下的产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在感知、鉴别、行动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团体的压力,从内心深处趋同于集体的抉择,即从众效应。从众心理是导致会计失信的麻醉剂,从众行为的出现也有很多诱因,其中“偏离恐惧”是引发从众行为的重要因素,这种心理会引导个体逐步趋向于群体。而任何一种群体对于与其保持一致的个体采取的都是接纳、喜欢和吸收的态度,而对于与之相反的偏离者则会采取排斥、厌恶甚至制裁的做法。从相关研究可以看出,我国的从众效应更为严重,偏离恐惧也更为普遍。

  当今社会不乏一些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身影,使社会这个大环境出现了各种不正之风,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财务丑闻的频发、医疗教育卫生界的漏洞、学术上的造假等等触目惊心的大背景下,要求个人恪守原则,顶住偏离恐惧心理也将变得十分艰难。所以,近年来频频出现的会计诚信问题也只是整个社会诚信问题的凤毛麟角,会计人员的从众心理导致了其为追求自身基本需求而采取与社会上不良风气趋同的做法,这种从众效应也引发了在诚信缺失这种社会大背景下的会计失信现象。

  二、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解释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大类。会计人员在做假账时追求的就是除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外的其他需求,这是一种利益选择,造假成本的大小决定了会计人员的不同策略。如果企业的管理层介入,授意会计人员作假,这时无论造假成本如何,会计人员将面临着两种策略。即坚持原则和接受领导的授意。坚持原则就是违抗企业管理层的命令,将有可能面临失业或者遭受排挤,一旦失业,则会威胁到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些基本需求;接受领导的授意,一方面取得了领导的信任,完成了领导的任务;另一方面却违背了职业道德,产生了会计失信,但是此时会计人员的基本需求是不受到威胁的,甚至会收获更多的利益。在对这两种行为的选择中,很多时候会计人员会很难坚守住职业道德。所以,会计活动中人们追求高层次需求的心理,将会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出现会计诚信或失信现象。

  三、基于有限理性理论的解释

  著名管理学家西蒙教授在研究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后,提出有关决策问题的独到理论,他《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人的行为总是介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即“有限理性”。同时西蒙在松动完全理性的假设下,指出人在任何状况中都不存在完全的理性行为,公众所普遍探讨的是有限的理性,包括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法准确预知一项活动的结果,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对预期目标的认识,所以几乎不可能按照结果理性来完成活动,只能尽量依靠某一个程序的理性来使得整个活动朝着目标方向靠拢,以此降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有限理性”在现实中应用时,应当重视过程的理性,不应过分追求结果理性,只有严格控制活动中每一个步骤的要求和规范,尽可能地使程序合理合规,那么最终产生的结果也将具备合理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会计活动中,会计的职能要求企业向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由于企业业绩的评价者要求企业注重财务状况等期间结果指标,而这些会计信息都反应的是一种结果,所以企业往往会本末倒置,过分重视结果理性,忽视会计信息的程序是否规范,操作是否合法。在结果理性和程序理性重视程度出现偏差的情况中,企业管理部门会逐渐产生对结果理性的偏好。此时,就会出现会计活动中过分追求结果理性而不诚信的现象,企业会违背真实经营状况和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出现虚假的“结果理性”状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基于契约理论的解释

  现代契约理论根据契约的完备性将其分为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国家权力机关拥有通用会计契约的规定权,表现为颁布各种制度、政策、准则。由于它们是一种公共契约,对企业的特殊情况没有针对性,这就为企业管理层制造了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空间,所以会计契约是一种不完全契约,这种先天的不完全性,构成了会计失信的制度逻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契约根据表现形式分为隐性契约和显性契约。显性契约是一种公共知识,是自动签订的,可强制执行,而隐性契约则只能靠自身素养来履行。契约方在自我选择时很可能受到利益诱使而违背隐性契约,出现会计失信,反映为会计显性契约的违背。在我国,造成会计失信的契约原因有很多。

  (一)报酬契约的隐性激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国企业特有的报酬契约形式使得管理层的收益中现金比例小,控制权收益、社会地位等比例却偏大。现金收入不高的情况下,管理层为了提高自身报酬,会采取会计失信行为直接占有企业资金,或通过信息造假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而变相增加控制权。同时,当契约表现为一种短期合同时,易导致管理层作为理性经济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短期行为。当管理层在合约期限内发现企业某年利润下降,而又想继续获得契约报酬时,便会授意会计人员对信息造假;反之,管理层会考虑到为企业做出超额贡献后自身报酬并不会增加,由于心理上的不平衡将选择虚减利润,而将超额的利润作为递延盈利,为以后可能出现的亏损做后备力量,提高自身报酬。所以报酬契约这种缺憾为履行诚信带来了障碍,形成“道德风险”。

  (二)法律契约的不完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履行契约的方式分为:自动履行、相互履行、强制履行。自动履行是自愿的,取决于履行后获得的收益和履行必要的支出之间的关系,收益大于支出,则履行。相互履行是契约双方相互间受到对方谈判实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履约方式。强制履行是在企业不自动履行或相互履行失败后由他方干预而得以履约的行为方式,一般由政府机关来实施。法律契约属于显性契约的范畴,是凭借相应的规章制度及各种法律条文作为坚实后盾而保证其顺利完成的。而法律作为一种不完全契约,使得很多不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制裁,同时惩处力度不足以威胁到会计失信获得的收益时,也为会计诚信带来了消极影响。这种现象就是法律契约不完善对会计诚信人员带来的“逆向激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政治契约的矛盾。

  制度其本质是一种政治契约。近年来,在会计领域,我国一直致力于各种会计政策、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修订和完善,这些政治契约都具有政府参与和单方向制定的特点。政治契约的矛盾表现为政府在不断完善契约的同时,为管理层提供了天然的政策漏洞,便于其利用制度的不完备或更新前后的差异进行会计失信行为。同时,级别不同、地区不同的政府往往存在着很多利益冲突,政府业绩的好坏也经常取决于管辖范围内经济状况的优劣,这也关系到个人的职位升迁问题,这将导致某些政府部门利用职务之便卷入企业会计舞弊中去,或对企业的会计失信行为只做象征性处罚,或视而不见,更或直接参与,企业通常会利用这种矛盾性进行会计失信行为。

  (四)企业内部治理契约作用丧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企业内部治理契约将企业的债、权、利作为安排对象,进行内、外部治理。我国企业内部治理契约明确了企业在内部设立时应按股东会、管理层、董事会这三大主体来安排,意在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局面。但是现实中,很多上市公司都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大股东一般是接受政府的委托而形成的,而股东大会往往由大股东掌控,并且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成员经常是由股东提名任选的,这就造成了大股东和政府之间的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董事会、管理层和大股东之间的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这两层关系实际上使得这种企业并没有真正的委托人,丧失了委托代理契约,破坏了制约作用,造成企业内部治理契约作用的丧失。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于欢.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会计诚信问题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

  [2]刘建秋,刘东荣.会计诚信解读:基于契约理论的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5.2.

猜你喜欢:

314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