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艺术类论文 > 音乐 >

浅析视唱的技术处理

时间: 李蓉1 分享

摘 要:本文从视唱的技术处理方面分析了如何取得较好的视唱教学效果,使学生在音准、节奏和音乐表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视唱 音准 节奏 音乐 教学效果

视唱的教学内容包括调性训练、节拍节奏训练、变化音及转调训练、多声部视唱训练、看谱唱词训练等等。为了视唱的音准、节奏和音乐表现等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在唱视唱时,要“眼看”、“口唱”、“耳听”、“手划拍”等动作的相互协调。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视唱的有关技术处理是相当重要的。
一、音准
音准是由某一个固定音高的要求来确定的,它可由某一乐器或音笛、音叉来认定,也可能由视唱者的内心感觉,而有时这种内在感觉和乐器的固定音高有一定的误差。音准问题有两种基本类型:(1)当演唱时,可能与原确定的音高逐渐降低或逐渐升高。(2)整个曲子基本维持在确定的音高上,但某一个音、某一个音程、某一个乐句不准确或不稳定。音准问题与不同的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1、音质是决定条件
漏气的、暗淡的声音常会导致音准的下降。依靠音质可以保证正确的音准,如果是在轻柔流畅的声音时就容易达到好的音准。因为在唱这种声音时,视唱者更加准确地听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就能维持应有的音高。
2、呼吸是重要条件
致力于呼吸支持,可减少声音的偏低。要维持一个好的音准,随时以平稳的呼吸来送到声带上是非常重要的。
3、姿势是辅助条件
正确地坐姿及呼吸是必须加强的,倘若视唱时交叉了双足,或者一种垂头弯腰的坐形,就不可能产生好的、自由的横隔膜的活动。
4、音域是决定因素
女高音在较高的音上容易偏高,特别在强音上。频率越快,越使歌者难于控制音准。而对低声区的音适用了过多的压力,形成一个不平衡而沉重的低声区的音,就容易偏低。
现在结合常用的大小调式,看看音高在调式各级音的高低倾向。
大调式中的第一级音(如C大调中c),从它本身来看,是大调中的基柱,是稳定的。因此唱的时候总是平稳而无倾向。
大调式中的第二级音(如C大调中的d),它与第一级音的关系是大二度,是上行的,因此,第二级音在上行的大调式中,是倾向高的。
大调式中的第三级音(如C大调中的e),是显示大调式的特性音。第三级音在旋律中不允许任何细微的含糊,不然会有损大调式的特性。大调式中的第三级音必须经常以倾向高的要求来演唱。
大调式中的第四级音(如C大调中f),有着倾向第三级音的要求,因此演唱它时必须带有倾向低的趋势。
大调式的第五级音(如C大调中的g),时大调中基柱音之一,是稳定的。同时,它又是大调音阶后半段的始音,因此大调是中的第五级音必须唱得平稳。
大调式中得第六级音(如C大调中的a),无论对第一级主音活第五级属音来说,它是大音程,因此上行时带有倾向高的趋势。
大调式中的第七级音(如C大调中的b),有上行倾向主音的趋势。因此它带有倾向高的要求。
大调式各音上下行差别最大的是第二与第六级,它们在上行时倾向高,在下行时倾向低。而第三级和第七级在上下行都是倾向高的。第五级在上下行时有着不同的倾向,但它因为是支柱音,尤其由它任基音时总是平稳向前。而第六级音下行时倾向低是因为第七级下行达到它而产生的。一般情况达到第六级音(下行)往往是由别的音开始,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它仍有趋高的倾向。

在小调中除了主音由倾向高的要求外,第二及第五级也有倾向高的要求。小调中的第二级音是关系大调中的第七级音,小调中的第五级音是关系大调的第三级音。而小调中第三级音是小音阶的特性音,必须有倾向低的趋势,倾向主音,这样才能显示小调中小三度的特性。
小调中各音的紧张度是非常微妙而复杂的,这种情况是由于小调主三和弦不稳定性和它与大调关系无形的联系所造成。
另外,调外变化音的音准同样存在倾向性。
第一小节为助音性变音,带升号的c要紧贴d唱;第二小节为经过性上行,带升号的c倾向后面的d,即有趋向高的倾向;第三小节为经过性下行,带降号的d倾向后面的c,即有偏低的倾向;第四小节为换音性变音,带升号的c倾向后面的d,即有趋向高的倾向;第五小节为跳入级出变音,带升号的d倾向后面的e;第六小节为级入跳出变音,带升号的d紧贴前面的e;第七小节为跳入跳出变音,因为和前后都没有太近,所以按正常音高唱。
二、强弱
1、强弱是表达乐感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普通分为:pp p mp mf f ff,但实际在表达音乐作品时,每一级音量的大小是根据作品表现时的要求及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情绪和感受来决定的,同是一个等级的音量,在不同的作品活不同的演唱者手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别。当然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强与弱是相对的,是由相互比较而取得的。同样的力度在同一作品中不同的位置,也会因前后的安排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如两个乐句的力度:(1)从pp逐渐上升到ff,(2)从pp逐渐上升到f,再回到p又突然上升到ff,虽然两者都达到 ff,显然,第二句的ff在感受上比第一句的ff要强。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作品中所采用的力度及作品高潮时所用的力度,尽管标记着同样的力度记号,但实际上却因安排的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别。
音的强弱或句子的力度表现,通常伴随着音的高低轨迹,即渐强时一般音往上走,减弱时音往下行。渐强,大都伴随着加速或紧张的情绪;渐弱,大都伴随着减速和松弛的情绪。例如法国《视唱教程》1B第93条片段。此曲主要体现在每一个乐句随着音的降低而渐弱,而乐句与乐句之间又是渐强的。第一二小节平稳进行,略带渐弱,第三四小节总体上也是渐弱,音往下走,但三四小节比一二小节在句子的强度上要大;第五小节和第六小节在音的走向上都是往下,即渐弱,但第六小节比第五小节在句子的强度上又要大,特别是第一个音;五六七三个小节的第一个音呈上升趋势,所以三个句子是渐强趋势,第七小节第一个音为最高音,也是爆发点,但三个乐句本身的趋势是随着音的降低而渐弱下来。后面小节的处理和前面的一样。此曲的重点就是做好音与音的强弱和句子与句子的强弱对比。
2、强弱还体现在对某一个音的强调。我们知道,一个音符单独是不存在什么音乐思想的,只有几个音符互相组成了一个乐句,这时才产生音乐作品中最基本的音乐思想。在乐句中,它必须有一定的起伏,那么起伏的最高点称之为“逻辑重音”。怎样找到逻辑重音,一是根据节拍的强弱来决定,即节奏;二是旋律进行的方向,即上行时增强,下行时渐弱。正确选择逻辑重音的位置,才能准确表达曲目的思想。比如上面这条曲目,每一个乐句的重音几乎都在第一个音。
3、恰当地理解和表达力度的增强和渐弱,是塑造正确音乐形象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渐强必须由弱开始,而渐弱必须由强或较强开始。同时,渐强时必须预见顶点的所在,渐弱时必须预见终点的所在。
三、句法
视唱的句法犹如语言的标点符号,起到抑扬顿挫的作用。良好地准确地划分乐句,是对视唱作品的框架结构的正确体现。分句依赖连线、呼吸、甚至节奏的不同运用。如法国《视唱教程》1B第110条片断:
此曲的分句因前后音的连接而改变节奏型的实际效果。第一小节休止符后面半拍的音连接后面二八节奏型前半拍的音;最重要的是从第五小节开始,由于前后音的连接,连续几个八十六的节奏型由于句法的表现而变成了十六八的效果,重音也跟着发生变化。由于连线与连线之间需要断开,节奏感显得非常突出。
本文针对视唱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从几个方面进行粗略说明。文章涉及的点并不多,主要引导学习者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良好的视唱习惯。视唱的教学以获得良好的“音乐表现力”为最终目的。高水平的视唱应以高水平的音乐听觉为先导,通过对视唱作品的音乐形式、音乐体裁、音乐风格和正确的理解和表达,促进“音乐鉴赏力”的形成与发展。

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