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泉州闽南文化论文范文(2)

泉州闽南文化论文范文(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泉州闽南文化论文范文

  泉州文化论文篇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浅析泉州南音的文化内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要:泉州南音有着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是从中原传到福建闽南来的,这些中原音乐同闽南地方音乐互相渗透融合,孕育出泉州南音来。本文从泉州南音的历史和音乐特点出发,对南音的文化内涵进行了一些简要的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泉州南音;音乐特色;文化内涵

  泉州南音市怎样形成的?在福建民间流传不少故事和传说。比较典型的一种说法是康熙年间泉州安溪人李光第当宰相,他让五位南音妙手晋京为皇帝演奏典雅优美的南音,皇帝听后非常高兴,赐封他们为“御前清客,五少芳贤”,可这五位艺人志在高山流水,不愿留京做官,便返回故乡,寄情于丝竹之声。南音也随他们的足迹誉满四方。人们称这个故事为“御前清曲”。其实泉州南音真正起源于唐代,形成于宋代,主要流行于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等,被称为中国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泉州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泉州南音随着郑成功收复台湾,大批军民入台而传入台湾,为有别于“北管”而订名为“南管”;南音随着华侨的足迹带入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或称弦管,或称郎君乐不等;南音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厦门的开埠,随着泉州人的移居而传入厦门,被称为“南乐”。但不论是南音、南乐、南管,凡是同好者都称为“弦友”,都以泉州方言正音演唱,都供奉乐神孟昶郎君大仙。因此,南音千百年来,在五千万人口以上的闽南语区域,无形中形成一个南音文化圈。1977年,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社长丁马成先生,首倡发起“亚细亚南音大合唱”,接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台湾等地相继举行。泉州从1981年起到去年中秋,已先后举办了七届国际南音大会唱,厦门市也先后举办了两届。这样,在前后二十五年中,海内外共举办南音国际大会唱达十五次之多。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任何一种古老乐种,都没有这样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南音是历代名师智慧的结晶。虽然南音一般定性为民间音乐,因为它向来是在民间流传,但其主要的作品,则不可能来自民间,而是源自历代的宫廷与教坊。中国历代王朝几乎都设立分管音乐的机构和乐官,有的皇帝还亲自抓曲目创作。远的不说,隋设七部乐,唐则增至十部乐,分管不同民族的以及域外的音乐,发现西域有杰出的音乐人才,还召入京为乐官。唐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儿山,幻想往月宫去听美妙的音乐,遂产生灵感,回来便写下千古绝唱《霓裳羽衣曲》。他设立的“大乐署”“鼓吹署”“梨园”和“教坊’等机构,分属于太常寺和宫廷,专业从事音乐创作。因此才有盛唐雅乐、燕乐、大曲与法曲的高度繁荣。当时流行的一些重要曲目,有幸可以在南音中找到它们的痕迹。唐代燕乐中含有多段大型歌舞曲、只舞不歌、没有歌词的乐曲称为“大曲”,似乎可以在南音十三套大谱中找到它的遗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泉州南音有着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是从中原传到福建闽南来的,这些中原音乐同闽南地方音乐互相渗透融合,孕育出泉州南音来。泉州在宋代就是著名的东方第一大港,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客商和文人学士,经济相当发达,各种文化交流频繁,呈现出“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荣景象。南唐顾闳中的传世之作《韩熙载夜宴图》即可印证。泉州南音由谱、指、曲三大部分组成,谱是唐大曲的遗存,词的内容多与戏文相关,曲的结构形式与元曲有直接联系。

  此外,泉州南音还广泛的吸收了佛曲和道情的元素,吸收楚歌、吴歌、潮调及闽南地方的音乐,并吸收弋阳腔、青阳腔和昆腔。泉州南音演唱时的位置较为固定:演唱者执拍板居中;其左边,上方为洞箫,下方为二弦;右边,上方为琵琶,下方为三弦。演唱程序固定是“指头谱尾”,就是说开头一定要合奏一套或一折“指”,最后一定要奏谱“煞尾”;中间演唱也要按“支头”顺序来进行。要“起曲头”,就是每个支头要有带头唱的人,他唱的曲属于哪个支头,其他人就要跟着唱这个支头的曲。若转换支头,则须唱“过支曲”作为转折的过渡、连接。上一个唱完,下一个接过拍板接着唱,伴奏乐器基本没有间断。南音的乐器演奏也有着重要的规矩:琵琶是先声,起指挥乐队的作用;三弦和之,犹如“琴瑟和鸣”;而洞箫与二弦的关系,洞箫为主,二弦为辅,“箫咬弦,弦入箫”,即所谓“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泉州南音不管是表演形式还是音乐内容,始终都保持着古代中原的古风古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代表曲有:《八骏马》《梅花操》等。

  南音之所以能世代相传,久唱不衰并新人新曲不断涌现,这与南音艺人对南音的执著追求与默默奉献是分不开的。历史上泉州这一南音的发祥地就拥有众多的技艺精深的艺人,他们不仅在泉州,而且在闽南各地区以及海外、港、澳、台起了主导作用。如今的南音正式被列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后,越来越多的音乐工作者会更加关注南音的发展,参与到南音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南音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重现当年的辉煌。

  泉州文化论文篇2

  试谈泉州市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摘要】泉州 历史 辉煌, 文化 旅游 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文章通过对泉州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 发展 现状的 分析 ,结合文化旅游的特点和泉州发展文化旅游的现实条件,提出了泉州文化旅游的开发对策。

  【关键词】文化旅游;旅游资源;泉州市;对策 研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泉州市位于东经117025'~119005'、北纬24030 '~25056 '的福建沿海,东临 台湾 海峡,西部为连绵山脉,靠沿海地区为丘陵地带,因城北泉山(又名清源山)而得名.由于处于闽浙丘陵地带,而且终年温暖湿润,故雅称“温陵”;因五代时环城遍植刺桐树,故又称刺桐城。

  “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强市”是泉州市“十一五”时期 经济 社会 发展的五大目标之一。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国内外游客近144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5.8亿元,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1.0%和20.8%。无论是游客人数还是总收入,均创出历史新高。从经济指标的 统计分析看,旅游业正成为泉州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由2005年的6.15%提升至2006年的7.79%,距离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10%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一、辉煌的昔日与腾飞的今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泉州素有“福建文化半壁江山”之称,这与其“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历史是分不开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南朝,泉州已有与外国海上往来的文字记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唐朝,泉州对外贸易和对外文化交往都有很大发展,外国商人、旅行家和宗教信徒荟集泉州。唐朝诗人曾用 “船到城添外国人”和“市井十洲人”的诗句描绘当时的盛况,伊斯兰教和摩尼教就是当时传入泉州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唐朝至五代,泉州的佛教发展很快,被称为 “泉南佛国”,中外佛教信徒通过海上丝路进行交往。泉州城的范围也扩大了七倍,环城栽种刺桐树,故泉州也称刺桐城。

  北宋,朝廷把福建市舶司设置于泉州,负责 管理来往于海外的船舶、通商贸易、征税和接待外国商人等事务。它标志着泉州港被朝廷确立为最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北宋至南宋,泉州港的地位有了三次飞跃,第一次是在北宋中期,它赶上并超过明州(今宁波),仅次于广州;第二次是在南宋初年,它赶上了广州,且与其并驾齐驱;第三次是在南宋末年,它超过了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港口。北宋诗人曾用“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来赞誉泉州港的繁荣。以南宋绍兴三十二年泉州市舶司年收入为例,这一年市舶司收入在80万缗以上,约占南宋朝廷年 财政收入的五十分之一,可见泉州港已成为举足轻重的东方大港。

  元代,泉州港进入鼎盛时期,既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总吞吐港和东西方海上 交通 枢纽,也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最大港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说:“刺桐港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其《游记》中也说:“刺桐港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元代朝廷曾以泉州作为我国海外交通 计算 航程的起点。国外一些宗教也在这个时期通过海上丝路传入泉州,如印度教教徒作为商旅来到泉州,并兴建了规模辉煌的印度教寺院——番佛寺;景教(即古基督教)则在元代初期就传入泉州。泉州先民在从事海外贸易和移居异国他乡的过程中,也把本土的儒教、道教、民间信仰(如妈祖信仰等)以及戏曲 音乐 等带到国外,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明清,由于统治者实行严厉的“禁海”、“迁界”政策,导致泉州港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被限定只与琉球交往,从而失去了昔日国际大港的地位。明成化八年,泉州市舶司被移置到了福州,从而标志着这个东方大港由辉煌走向衰落。朝廷的“禁海”、“迁界”禁锢政策使老百姓陷入极其恶劣的生存困境,泉州一带的沿海人民不避艰危,突破封锁,一批又一批的泉州人飘洋过海到东南亚等地谋生,泉州因而成为全国著名侨乡。

  20世纪50 年代至70年代,由于泉州面临金门、台湾,被视为随时可能燃起战火的“战场”,国家没有投资项目,也没有像样的工厂 企业 ,这里的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加上十年浩劫的破坏,极“左”路线的肆虐,只剩下“刺桐花谢刺桐城”、“浪打空城寂寞回”的景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把握机遇,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前,泉州经济总量居福建省倒数第二位,1978 年泉州的经济总产值仅为7.79 亿元,到 2006 年则实现全市生产总值1900.76亿元,经济总量持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跻身全国地级市前列。

  二、泉州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丰富而又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 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物瑰宝星罗棋布,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多达20处;泉州是“世界宗教博物馆”,至今仍保留着 20 多种中外宗教的遗迹;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国家级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就设立在泉州;国务院 2006 年5月20日以国发[2006]18 号文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泉州市入选的有泉州南音等 11 项;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把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

  (二)区域经济发达

  经济是旅游的物质基础。一方面,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们的收入水平,对人们的旅游行为有着决定性的 影响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又决定着旅游开发的能力,旅游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经济做后盾.世界旅游组织(WTO)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的态势;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度假旅游逐渐兴起.据市统计局统计,2006年,泉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900.76亿元,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人均GDP已达到24847元,按汇率折算为3116美元,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根据世界银行划分标准,就地区经济实力而言,泉州市已经跨过了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门槛。

  (三)日益富裕的市民生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经济收入是孵育旅游的首要因素。根据国际通用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来划分贫富状况,恩格尔系数30%~40%为富裕。近年泉州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泉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71.53元,比上一年增长12.4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0812.27元,比上一年增长8.10%;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192.52元,比2005年增长6.46%,恩格尔系数从2005年的39.37%下降到38.78%[9]。2007年上半年泉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万元,增长态势强劲。泉州的恩格尔系数已达到市民大量出游的经济条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港澳台侨优势突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720万人,旅居香港同胞70万人,旅居澳门同胞6万人,三者占全省60%以上。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人祖籍泉州,全市现有台属近16万人。这些港澳台侨胞经常回泉州探亲旅游、寻根谒祖,是泉州文化旅游的重要客源。

  三、泉州市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一)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建尤其是旧城改造与文物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有的地方政府片面强调 发展 经济 ,忽视保护文物;有的地方政府片面迎合开发商利益,忽视有关法规;有的地方政府片面强调开发文物,忽略保护周边 环境。泉州文庙,由于周围建起与其风格极不协调的高楼大厦,千年古迹为“ 现代 文明”所湮没。令人担忧的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章不循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以罚代法”的情况依然存在,列举几个例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化窑保护范围,被某陶瓷有限公司挖掘破坏,当事人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仅以处罚了事;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文物保护区里有的群众开山炸石,乱修坟墓。

  法制意识淡薄,正是文物破坏严重的深层次原因。要真正做好文物保护 工作,必须杜绝瞒报纵容破坏文物现象,加大文物保护的执法力度;同时,加大惩罚力度,该追究行政责任的应该追究行政责任,该追究刑事处罚的应该以刑法的高度,对相应的责任人做出相应处罚。有的地方政府领导缺乏长远眼光,对文物保护认识不到位,认为不能拆建,反而要投入维护经费,不划算,把保护 历史 文化名城视为包袱与束缚。长期以来,在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抉择 问题 上,始终存在一个不合理的现象——效益个人得,后果大家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企业 为了效益,对 自然 资源竭泽而渔,夜以继日偷排污水,减轻成本,为个人谋利益。而作为当地城市 管理者,他们看中的更多是实际政绩,企业多了、 税收多了、GDP上来了,环保问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提高业主的荣辱意识,转变传统的政绩观念。对此,政府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要对文物保护及开发商责任作明确约定,要加强监督,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或个人私利而纵容放任.其实建设与保护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一些地方两者还相得益彰,比如在西安,国家投巨资开发保护秦皇陵,这一历史古迹反过来为当地经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二)发挥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旅游 产业发展不仅依赖于市场机制,而且还有赖于政府的规划调节,从而避免市场机制所造成的旅游资源配置的扭曲。首先,政府要在各路专家学者的参与下完成 科学 可行的地方旅游业中长期规划,使得市场因子进入旅游业变得有章可循。泉州市政府对旅游市场的调控力度正在加强,如《福建省泉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提出泉州旅游业发展三步走战略思路,第一步:2005~2010年,使泉州成为福建省重点旅游城市;第二步:2011~2015年,使泉州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第三步:2016~2020年,使泉州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其次,政府应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外资和民间资金介入旅游开发,组建上档次、上规模的各种经营形式的旅游企业或集团,使之与福建三大中心城市的地位对接。 目前 泉州旅行社重视组团出游,较不重视接团本地游,这导致了外地游客来本地游的缺少。旅游企业行为对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政府应适当引导、扶持旅游企业,把重点从组团转移到接团方面。旅游企业在自我宣传时要更多注重旅游品牌的推介,而不应将重点放在自身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宣传,这样才能起到向外地游客推介泉州旅游品牌,扩大泉州旅游业的知名度。再次,在政府的指导下,建立旅游产业的协调机制,如成立旅游产业公会,加强诚信建设, 组织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提供产业信息,规避投资风险。

  (三)继续加大投资,加快旅游项目建设

  2006年泉州市旅游业而之所以能如此“大跨步”地发展,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的功劳不小: 中国 闽台缘博物馆的成功开馆,在海峡两岸产生了极大反响,从而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南安石井对台旅游码头的建成,打破对台双向旅游“零”的记录,6月份我市组团参加泉金航线首航,成功搭建起泉台旅游互动的新平台;福建省旅游海峡商品城的动工兴建,将打造出两岸首个旅游商品集散基地,并成为台胞来泉观光一个重要的旅游商品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提高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停车难、公交线路不发达、酒店设施无法满足旅客需求、景区公路标志牌缺少或不明显等,泉州文化旅游的发展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密切相关的。泉州应继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建成方便、规范的旅游基础设施,为团体、散客和自驾车等各类游客提供服务,方便他们进行旅游。比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与公交公司合作,开行旅游专线车,把市区及近郊众多文化旅游景点(及其他类型的旅游景点) 联系起来;规范各种旅游标志的设置,为自驾车游提供导游、通讯、泊车、加油等完善的服务。当前旅游业的发展已从观光、团体游向休闲、自助游发展,因此酒店不应单纯追求星级豪华标准,“让游客住得起,留得住,经济酒店的经营是很好的选择”。散客旅游的兴起,迫切需要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如构建泉州旅游 交通 WebGIS,为用户提供一个以地图为交互界面,地理空间信息与各类多媒体信息有机结合的网上旅游、交通信息浏览与查询环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 影响

  泉州市在进行文化旅游宣传促销要做到 (下转第48页)(上接第45页)大手笔和有针对性。首先,要大手笔,高水准地进行文化旅游宣传促销。要在收视率高的全国性电视台上做广告,如2006年5月5日,央视直播泉州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要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 艺术 家到泉州的文化旅游景点进行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通过他们的 文学、摄影、 美术、影视作品来扩大泉州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最好是有一两篇能入选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使全国的儿童从小就知道泉州,中小学课本里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及“济南的冬天”就使多少人从小就对这两个地方非常神往。

  其次,要深入 研究 旅游客源市场与旅游产品的对应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根据泉州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及妈祖文化等在东南亚、日本及阿拉伯地区的影响和关系,把东南亚地区作为国外最主要的客源市场,把阿拉伯地区、日本作为国外辅助客源市场,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如2002年,泉州市以“海上丝路遗产在泉州”为题参加了国家旅游局组织赴日本的旅游促销活动。

  根据宁波、扬州和广州等地既是海上丝路的著名港口,又保留着珍贵的海丝历史文化遗产,泉州可以与这些城市联手,共同设计推出以我国古代海上丝路著名港口游为题的项目,做大做活海上丝路游这篇文章。把相邻的浙江、江苏和广东等省作为海丝专项旅游国内的重要客源市场之一。根据伊斯兰教文物古迹在泉州的地位和影响尤其突出,而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等多个少数民族的绝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约有2000万穆斯林,所以,也应重视对国内少数民族穆斯林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工作。


猜你喜欢:

1.泉州历史文化论文

2.泉州文化随笔

3.泉州闽南文化论文

295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