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试论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
一、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审美情操
体验是学习的第一道关卡,我们的体验正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为学生创设各种体验传统文化知识的间接平台与语言情境,还要通过富有成效、循循善诱的教学引导,开启学生文化学习的思维之门,指导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提高他们自主学习与实践探究的能力,让他们从内心贴近传统文化,从方法上学习传统文化,从情感上接受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底蕴,以此充实我们的语文课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启发学生在理解、品味语篇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而要让学生理解司马迁这种精神的难能可贵,就必须让学生理解《史记》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史记》着手,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史记》作了详细介绍,使学生对它有进一步了解,对它的史学价值与文学意义产生敬畏感,从而激发他们了解其作者的兴趣。同时,通过《史记》背景知识的介绍,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2)他是如何“发愤”写作的?(3)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愤”的?结果如何?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史记》这部优秀传统史书与文学著作的创作历程,提高了对传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践行传统文化,提升创造能力
学以致用,这四个字道出了语言学习的关键。小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红领巾”,他们天真可爱、想象充沛、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渗透学习与实践探究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早读、午读及课后时间,为学生创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语文实践活动。要用丰富的活动形式与评价方式,提高活动的参与度与开放性,使学生的语文创造能力得到提高,语文思维得到发展,使语文教学充满张力与活力。在教学完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江南春》和《春日偶得》这两首古诗后,笔者考虑到,“春”是我国古代诗人经常描绘的意境之一,学生学过的有关“春日”景象的诗句更是不在少数,一定对这个意境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因此,在教学拓展环节,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学习任务———绘制手抄报。在这个探究任务中,笔者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份主题为“诗歌里的春天”的手抄报。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必须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与“春”有关的古诗词,并设计手抄报版面,要将手抄报做出春天的味道和古诗的感觉。笔者还鼓励学生尝试在手抄报中加入创新元素,如利用泡沫胶将手抄报做出立体感,利用碎花布艺装饰手抄报,利用拉花等装饰品修饰手抄报等。经过笔者的点拨,学生的创造潜能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很多小组的手抄报都做得别出心裁,很有古诗的味道。
总之,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诉求,也是时代的呼唤。尤其是在以汉语言文字及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语文课程中,我们更要不失时机地渗透传统文化,以深厚而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汉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操。同时,我们还要创造性地把传统文化知识转变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活水,用以激发学生的语言创造潜能,彰显他们的语言个性,让语文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让学生在浩瀚的传统文化中体验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渗透传统文化的丰富课堂中体验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