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经济学论文>国际贸易>

浅析美国因素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渗透的新媒介-TPP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美国虽不是APEC的倡导者,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APEC就成为了美国合法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并掌握其主导权的重要工具。今天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浅析美国因素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渗透的相关新媒介-TPP。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摘要:美国于2008年高调推进TPP以来,这个原本由四个小型经济体发起的影响有限的亚太地区次区域合作组织已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对于中国国而言更重要的是分析TPP背后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意图,以及该战略对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中国参与东亚区域合作将带来何种影响,并据此及早研究对策。

  论文关键词:TPP,APEC,“10+3”,“10+6”
论文正文:

浅析美国因素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渗透的新媒介-TPP

  一、美国力推TPP的背景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新浪潮,美国也开始采取多边合作与地区合作并重的政策。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美国并不属于东亚地区,但被美国视为“根本利益之所在和财富之源”的“东亚”多被涵盖在“亚太”的概念之中,太平洋两岸业已形成的“经济结构依赖性”,使得东亚与亚太紧密相连,这也就成为了美国构建其亚太战略的逻辑起点(宋静,2011)。东亚经济一体化,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强化及最终的一体化,将不可避免的对现存单级结构和国际秩序造成冲击,美国是不愿乐见其成的。因此,在东亚地区,美国一方面是采用跨区域机制和双边协定“化掉”该地区的一体化趋势,二是借助于APEC这样的经济合作组织合法的名正言顺的参与东亚地区事务、并取得整合东亚经济的主导权。而TPP则被视为新时期美国倡导的APEC模式的“升级版”或“加强版”。

  1.为了寻求走出危机和重振美国经济的良方,美国奥巴马政府2009年3月提出了以“让贸易为美国家庭服务”为主题的《2010年贸易政策议程和2009年年度报告》, 其目的是以5年内两倍的出口增长造就近200万个就业岗位、大幅减少贸易赤字、助力美国由“消费驱动”到“出口驱动”的转变、实现经济的再平衡。扩大出口成为奥巴马政府应对危机的“救命稻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进入21世纪以来,东亚崛起的趋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地缘面貌。全球的经济与权力重心正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中国(包括香港与澳门)、台湾地区、日本、韩国及东盟十国(不包括缅甸)2011年名义GDP占全球名义GDP的24.5%。东亚地区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其新兴经济体内需活力渐趋形成,潜在需求巨大,对于实现美国新的“国际出口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2008年,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总出口额为10,095亿美元,占美国总出口的55%,但USTR办公室研究指出,尽管过去五年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出口总额增长了,但其出口所占份额却下降了。美国亟需有效的FTA机制来重塑其在亚太的地区的影响与地位。

  3.美国虽不是APEC的倡导者,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APEC就成为了美国合法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并掌握其主导权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美国在APEC框架下力推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让多数东亚国家无法一致认同,因为为这些要求无异于要求成员国打开国家经济安全大门。而对于东亚国家更为关注的经济技术合作,APEC却一直未取得实质进展。同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美国近乎“落井下石”的做法,以及APEC“泛政治化”的倾向,让东亚成员国对美国力推APEC合作模式产生戒备。2004年力图重新激活APEC自由贸易进程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虽得到布什政府的支持,但由于几经争论与搁置,最终无果。

  综上,为应对经济危机、重振美国经济,奥巴马政府推出的“出口促进战略“亟需美国重新在东亚地区强化其主导的地位与影响力。美国原来倚重的参与并主导该地区经济合作的APEC模式发展陷入困顿,逐渐被边缘化,因此不得不尝试超越APEC体制框架的做法,先达成TPP,以达成“一个在21世纪具有广泛代表性和高标准的贸易协定”,再促使更多APEC成员加入,推动范围更广的、机制化程度更高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最终借此掌握亚太地区的经济主导权实现其“太平洋共同体”的梦想。

  二、美国力图借助TPP实现其“重返亚洲”的战略意图

  学术界对于TPP能否最终成为美国进入东亚的有效手段,目前还存在诸多争议。但无可置疑的是,目前TPP以其综合性、高规格、开放性成为美国所热推的“重返亚洲”战略的重要媒介。

  1、目前TPP文本包括:货物贸易市场准入及相应条款(如原产地规则、检验检疫措施、贸易技术壁垒和贸易救济、海关手续等);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竞争政策;争端解决机制等。还参照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章程,规定了劳工、环境合作的补充协定。投资协议也纳入了谈判议程。这些超WTO (WTO plus)条款开创了跨区域合作“综合性”之先河。而这一综合性为无疑有助于拓宽美国介入亚太经济合作领域的广度。

  2、更为重要的是,TPP在实现贸易自由化方面规定严格。首先成员百分之百实现贸易自由化,没有例外。其二、贸易自由化的时间也比APEC框架下的茂物宣言的目标年度(2020)提前了。新加坡在协定生效的2006年已实现百分百的贸易自由化,新西兰、文莱、智利也与当年的贸易自由化率分别达到96.5%、92%和89.53%,而其最终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时间分别是2015、2015和2017年。三在原产的规则方面,TPP实行45%附加值标准,即享受零关税优惠的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必须超过其总价额的45%,比东亚各国采用的40%附加值标注更为严格。因而TPP堪称是高水平的FTA,被誉为FTA中的“优等生。而这种高规格将有利于强化美国与其他亚太经济体联系的深度与紧密度。

  3、TPP一开始就是APEC成员在APEC框架下缔结的跨区域合作组织,其坚持开放性,避免排他性。继美国之后,澳大利亚、秘鲁、越南等国也相继加入,同时东盟国家的印尼、菲律宾、泰国、北美自由区的加拿大、墨西哥也都对TPP表示了兴趣。这使得TPP有可能成为超越APEC覆盖亚太地区规格最高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而其中,大部分成员是小型经济体,这使得在美国加入后,组织的主导权发生了变化,美国取代了原有的四个发起国。

  三、美国推动下的TPP可能产生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在短期内TPP文本不少条款的象征意义将大于实际意义,而TPP后续谈判对美国带来的经济收益较小,对美国内诸如乳制品、畜牧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冲击较大,从而致使美国国内加入TPP的动力不足。同时,日本、东盟、印度等亚洲实力较强经济体出于自身经济利益与经济合作主导权的考虑,对TPP的态度抑或冷淡、抑或谨慎甚至排斥。因而短期内美国力图通过TPP实现其战略的目标难以实现。但就中国而言,无论TPP是否短期内奏效,仍应高度重视TPP----美国因素介入东亚经济合作的新媒介,分析它将对对东亚的一体化进程及对中国参与东亚的一体化进程产生何种影响,并据此及早研究对策。

  东亚模式从一开始就不同于欧盟模式,它是以经济为中心,平等参与以及一致同意为原则,基于共同利益而非设定的目标,以功能性建设为特征的东亚合作组织。其在建设中呈现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即为,在推进该地区内部一体化时,鼓励单个成员国或次区域集团发展与外部国家的双边和次区域合作关系。同时发展初期,主要是以“大量国际投资、区域间贸易以及跨国企业组织“为特征的诱致性变迁模式”,到随后该地区出现了“政府层次建立经济合作机制以推进一体化进程”的强制性变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两种模式相互交织加速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但在东亚从次区域的合作最终整合为东亚经济的一体化的过程中还存在多条路径的竞争。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东盟合作为平台的“10+1”、“10+3”、“10+6”。除了“10+”为主的合作安排,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也将对东亚经济一体化产生决定性影响。作为在东亚有着重大现实利益的美国,绝不会无视“没有美国的东亚经济一体化”顺利形成。所以直到2004年,美国对于当时拟议的东亚共同体,其态度都是“美国不认为有此必要”。而在行动上,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主导APEC以来,力图将APEC与东亚峰会结合,使得美国以合法的身份介入与掌控东亚一体化进程。同时对于“10+3”与“10+6”路径之争,美国也明显倾向支持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美盟国纳入到东亚合作的框架之内的“10+6”,这样一来可以降低中国主导东亚合作的进程从而边缘化美国利益的可能性,二来为东亚经济合作转向亚太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而在APEC式微后方兴未艾的TPP正是美国力图重新合法主导东亚经济的契机。因此从整个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面而言,TPP的发展,或者说其背后美国“重返亚洲的亚太机制”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东亚一体化进程的方向以及东亚地区能否在21世纪自主决定命运。

浅析美国因素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渗透的新媒介-TPP

美国虽不是APEC的倡导者,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APEC就成为了美国合法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并掌握其主导权的重要工具。今天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浅析美国因素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渗透的相关新媒介-TPP。具体内容如下,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319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