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经济 > 国际贸易博士论文

国际贸易博士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国际贸易博士论文

  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跨国公司以及外资的引入对全球经济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二十一世纪各国加强经济合作,互相促进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国际贸易博士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国际贸易博士论文篇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浅议国际经济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WTO的推进,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互相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在国际经济贸易进程中抓住机遇,发展我国的经济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旋律,本文主要论述了国际经济贸易的新趋势,并提出了我国发展对外经济的战略。

  【关键词】经济;贸易;发展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趋势

  据WTO统计,目前世界上存在约160多个自由贸易区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内成员对区域外的需求大大降低,这客观上对发展外经贸的外部环境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但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经济贸易摩擦的增加,归根到底是由于世界经济整体复苏乏力、多哈回合谈判进程陷入僵局和发达国家单边主义所引起的。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的经济形势不乐观,使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为主要手段的经济贸易摩擦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必须直面的一个普遍现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经济蔓延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组织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影响,最终相互融合为统一整体,形成所谓的“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则在世界全球范围内建立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经济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化战略。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市场成为向全球经济开放的大市场,各种资源、技术和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贸易自由化加强

  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有内在地驱动贸易的自由化。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技的跃进式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贸易的全球化无论是在其参与的主体还是在其承载的客体方面,都比以往任何时代要广要大。从其参与的主体来看,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不管它是主动介入还是被动卷入,都把经济的触角伸向了世界各地。从其承载的客体来看,由于大经贸观念的形成,国际贸易的对象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货物贸易范围,发展到包括直接投资及金融、服务、技术等在内的要素方面的贸易。贸易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说明各国的经济已经和世界市场及国际交易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了。世界经济这种相互依存和互动的加强,内在地要求各国最大限度地拆除阻碍国际交易的篱墙,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全球福利。

  二、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作为正在崛起的贸易大国,我国正面临着国际经济贸易摩擦的高发期。以反倾销为例,自1996年至今的连续7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反倾销头号目标国,造成的损失累计约100亿美元。笔者认为,对待如此众多的经济贸易摩擦,我们需要在思想上正视,在战略上重视,在充分把握和理解WTO规则的基础上,以科学和符合国际规范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经贸权益,减少甚至消除国际经济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所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

  利用比较优势,实现进出口之间的衔接。我国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抓住跨国公司全球化的战略和技术、资本的溢出效应,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并在产业发展基础上,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供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同时,产业投资又对新的技术和关键设备产品产生需求,促进了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扩大。

  (2)扩展贸易空间,加强市场多元化战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开拓市场方面。一是落实和完善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各项政策措施。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稳定。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范围。创新贸易融资产品,推动开展保单融资、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和优买优贷业务,加大对中小企业进出口信贷的支持力度。二是继续改善海关、质检、外汇等方面的服务,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三是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南亚、中亚、中东、非洲、拉美、中东欧等新兴市场。四是坚持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不断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逐步改变低成本、低价格竞争模式,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综合竞争力。五是通过打造国内外会展平台、支持中小企业参展等方式,加大开拓市场的力度。

  (3)加强国际贸易法律的保护

  重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造成的损害和冲击,制定应对政策和措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与修改,维护我国正当的国际贸易权利,防止一些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和解释权实施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参与国际性与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的运行与管理,利用国际组织稳定与维持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磋商与合作关系,防止一些贸易伙伴国单方面采取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我国国际贸易造成的不确定性风险;通过某些削弱贸易伙伴国在国际贸易领域、某些意识形态领域的垄断解释权与使用权,防止这些国家利用民主、人权等意识形态工具实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企图和可能性,同时积极主动地改善我国在这些领域的不足。

  回顾经济贸易摩擦的基本历程,我们可以基本判断,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和深入,随着由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随着更多的中国制造打入国际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宏观、中观和微观领域不可避免地会与国外发生更激烈竞争,而中国产品在劳动力和原材料上拥有的比较优势,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这就决定了当地产业往往视中国产品为打击目标,经济贸易摩擦的增多也必然会成为一个客观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白同平.高校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陈新.略论高校寝室文化田.赣南师范学院学报[J],1999(5)

  国际贸易博士论文篇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浅析国际贸易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和对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国际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贸易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都是人类竞相追逐的共同目标,但是如何在环境制约贸易、贸易破坏环境的时代做好协调工作,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共同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国际贸易打破国与国之间、地区之间的地理壁垒,进而促进国家之间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大进步,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国际公约的签署以及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的设立。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已经签署了二百多项环境协定,国际组织主要有多边环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环境环境发展委员会等。贸易的自由化不仅带动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为环境保护提供经济上的支持,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国际贸易的增长使得人们之间的经济交流增多,文化融合、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也随之加快、加深,环保技术、环保理念随之扩散到需要解决特定生态问题的地区、国家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不可否认的是,国际贸易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因其影响之深远更加值得人们关注。对利益的追逐使得国际贸易活动逐渐靠向无节制的方向发展,对于环境资源的攫取亦毫无理性。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对外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我国环境影响更为深重的是,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还是居于不利位置的,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议定书造成国际贸易公司优先考虑自身利益、经济效益等因素,对环境的关注则是某种程度上对外在的反映。加之,我国对贸易公司或者其他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限制较少,他们无需付出环境成本,环境的退化也没有反映在产品交易中。因此,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厂开设在中国,或者直接将垃圾出口到我国。据统计,1991-2001年间,我国进口了大量污染废弃物,1991年为99万吨,占当年全国进口额的0.49%,而2001年我国的进口污染物为1,119万吨,达到了历史最高,占当年全年进口额的2.07%。

  (二)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环境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最初是通过资源来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格局,但是随着国际贸易发展的深入,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后,在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开始颁布环境法律法规,对进出口产品实行征税,以此来影响产品的竞争力。一方面,各国有关环境保护的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促进高新产品的研发,力争将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既能保障贸易的增长,又不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另一方面,国际社会通过颁布环境法规限制甚至禁止对环境危害大的产品进出口。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此法效果不佳,发达国家能够利用本国经济、技术上的优势,违背自由贸易的宗旨,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保护本国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一直是以经济贸易的增长为目标,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造成如今“亡羊补牢”的局面。现存主要的问题有:

  (一)环境保护法规的滞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首先是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与其他法律部门的不协调。在立法上对环境进行保护、对经济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方面进行规制,环境政策就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经济发展政策发生冲突,造成实际司法工作的混乱,影响到环境保护的成效。其次,在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中,监督处罚机制尚未完善。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高的限制,仅仅只靠环保部门一家出力是不够的,而且该部门的独立性本身就不高(受到同级政府中经济主管部门的制约),监督效率随之下降。

  (二)国际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相对不足

  总体来说,政府是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从“七五”期间的476亿元到“十五”期间的七千多亿,投资的上升趋势十分明显。但是从比例上来看,环境保护投入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但是专家解释说环保投入需要投入1%-1.5%才能初见成效,达到3%才能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外贸产业结构的不科学

  我国出口的产品一般都是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就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进口产品多是化工原料、羊毛、合成纤维等原料,工业制成品在进口商品中的比例稍有扩张,其中主要是成套设备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通过进出口产品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外贸结构存在比例失衡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受技术水平的局限。我国劳动力价格比那些发展中国家要低很多,因此他们以技术带动生产为由,将化工、印染等污染企业开设到中国境内,进行环境成本转移。

  三、促进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国际间贸易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事有轻重缓急。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后,现状要求我们必须要以保护环境为首要了。因此,我国可以多加入一些绿色环保国际组织,充分利用国际上保护发展中国家政策,免受发达国家的歧视和限制,积极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谈判,在国际交往与合作中实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积极履行自身义务的同时,要求发展中国家发挥更多的作用与履行更多的义务。在要求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开发我国的环保产品。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则更多地依赖合作,同为取得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条款而努力。

  (二)调整国际投资结构和方式

  国际投资偏重于污染环境的产业,这是由发达国家的利益驱使所致,但是我国毅然可以制定投资政策,引导国际投资的主流方向。一方面,我国对其他国家如亚非拉等经济不发达国家的投资偏向于带动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实现我国产业梯度的战略转移。另一方面,改变外商的投资渠道。我们不可能因为跨国公司等外资企业对我国环境产生了影响就一味排斥外资,但也不能向以往那样听之任之,而是需要积极引导外资的流向,利用引进外资来继续带动我国产生的发展,同时又要改变原有的投资格局,将外资引向无污染或者低污染、高技术的产业中。例如,在投资之前给予投资清洁产业的公司一定的优惠政策,与之签订长期的清洁协议,保证环境污染产生之时的责任主体与后果;对于那些未能达标仍然一意孤行的组织一定要给予一定的惩罚性措施,甚至取消其经营资格。

  (三)积极促进环境成本内部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国必须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坚决执行环境成本内部化,这是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因为,贸易自由化的继续发展将导致环境更加恶化,而这一后果却必须由交易中更为弱势的一方承担,这是违反公平责任原则的。具体说来,我国可以加强税收政策,对环境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更为严苛的税收政策,以及规定相应的财产权等,通过此种途径定能有效地对资源利用进行优化配置、控制污染废弃物的排放。尽管环境成本的内化必将导致生产消费模式的转变的,从而使市场价格改变,对市场造成冲击,但是这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不得已做法。

  (四)改革外贸管理体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首先,要调整外贸发展的战略思想。国际贸易结构的失衡才导致我国在环境保护中一直居于不利地位,我国要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就必须转变这种弱势地位,转被动为主动。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必须加紧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向技术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用至实际中,依赖科技进步将生态环境纳入质量评价体系中。其次,在进行战略重组时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注重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社会效益三者的有机结合,特别是生态环境效益一定要取得长足进步,努力寻找新型发展路子。最后,可深化国际贸易体制改革。众所周知,我国企业发展形式单一,但是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一旦完善国际贸易经营体制后,其国际竞争力也能实现质的飞跃。调动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缓解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增长。

猜你喜欢:

3129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