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经济环境,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使会计不断得到发展。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会计的发展,另一方面,会计对经济环境有一定的反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周围经济环境及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努力协调好会计与经济环境的关系,促进我国会计的进一步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供大家参考。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范文一:简析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关系
摘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强烈冲击着我国现行的会计体系。通过对我国会计发展史的简要回顾,以及会计制度改革历程的梳理,进一步明确了会计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而发展。因此,要使我国现行的会计体系顺应时代潮流,更好地为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分别从会计对象、会计目标、会计计量受到的冲击进行分析变得十分必要。结合世界经济变化的趋势及会计发展的特点,预测了未来经济环境变化下会计行业将会受到的影响,主要从会计目标和会计准则两方面加以探讨。在此基础上,思考实现我国会计与国际惯例更好融合的方法和途径,以更好的应对来自知识经济环境的冲击。
关键词:会计体系 会计目标 会计准则
引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其内容体系、报告方式、工作语言等各方面必然要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知识化”成为经济环境的基本特征,会计的计量手段、会计信息的传播方式等各方面必然向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会计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会计总是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而发展的。而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革,必然对会计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我国的经济环境必然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和完善,经济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
了解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具有深远的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变化史
我国的会计发展经历了原始记录计量、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三个主要的阶段。早在西周时代,我国就进入了单式簿记阶段,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会计工作组织系统和定期会计报表制度、专仓出纳制度、财物稽核制度等。东汉及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四柱清册”为核心的记账算账会计方法。进入12世纪后,南宋的“审计院”设置,以及明朝的“都察院制度”、财物出纳印信勘合制度、黄册制度等,都闪烁着中式会计的历史光辉。公元10世纪至15世纪中叶,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经济萌芽在沿海地区的出现,不仅以“四柱结算法”为核心的中式会计的方法体系建立完善,而且账房组织制度已经形成。明末清初还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法”和“天地合账法”等记账方法。从15世纪中叶起,中国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自此,中国的会计开始沦落。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会计在吸收西方会计精华的同时,不断改革创新,兼收并蓄,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1.1 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历程及其基本评论
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作为中国现阶段会计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环境的变化,经历了统一→细分→统一的过程,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
1.1.1 1949-1979年,曲折中向前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建国之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新中国经济体制的产生阶段,它要求会计改革为经济恢复服务。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会计成为该体制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按照其要求构建会计工作的基本模式。1950年7月1日起试行的《中央重工业部所属企业及经济结构统一会计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统一的会计制度。它的发布实施有效地规范了各类企业的会计行为,结束了会计核算方面混乱的局面。之后中央相关部门先后发布的《国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国营企业统一会计报表》和《国营企业决算报告编送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财务会计制度,初步形成了中国统一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雏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52年底,针对当时国民经济结构的新变化,中共中央适时地提出“一体两翼”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而占相当大数量的由私营企业改造为公私合营的企业,由于受到机器简陋、工序不全和产品经营范围狭窄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会计核算的基础一般都比较差,若是按照财政部已经发布的会计制度组织核算,在业务上就难以达到规范要求。于是,以不同生产规模为标志的不同行业的会计制度就开始出台。“一五”时期所颁发的一系列标准会计制度和部分简易会计制度,如《国营工业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私营企业会计制度》,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结构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58年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冒进”和“大跃进”思想占踞上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经济理念开始冲击经济管理领域,财政部提出了大权集中、小权分散、简化通俗会计制度的改革原则和三条基本方针,涌现出“无账会计”、“以单代账会计”等违背会计基本规律的现象,导致了企业会计职能部门形同虚设、会计反映和监督职能被大大地削弱、企业资金大量流失等严重后果。针对“大跃进”和“冒进”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效应,党中央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在“工业七十条”和 “商业四十条”等经济运行基本法规出台的基础上,财政部与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国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程(草案)》等四个核心会计制度,标志着受到冲击的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得到部分恢复和重新规范。随后,在“四清”“五反”运动荡涤之下,再次构建了分行业、分规模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框架。“”的“十年动乱”,给全国人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了深重灾难,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也几近瘫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拨乱反正,使国民经济逐步摆脱了瘫痪和半瘫痪状态而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也开始步入全面恢复的新时期。
1.1.2 1979-1992年,局部借鉴国际惯例
十二大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经济建设上应当全面贯彻落实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立即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随着对外开放大门的打开,中外合资企业大量涌现。然而,我国企业当时实行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按所有制、分行业的会计制度, 特别是三段平衡式的资金平衡表,使得中外合资企业外方人员在会计核算和利用会计信息方面往往面临较大的困难,过于详细的成本报表也使得保守商业秘密成为困难,以致外方人员沿用本国会计惯例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财政部在恢复和重建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
首先,是拓展会计制度体系的内容。国务院为了促使企业加强和改善成本管理、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于1984年3月颁发了《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以此为基础,财政部于1986年 12月颁发了《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以规范企业成本核算;此外,为了规范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行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革,国务院还于1985年4月颁发了《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上述会计制度的发布与实施,使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开创了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其次,是加快涉外会计制度建设工作。外资企业的出现是对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突破,由于它的经营模式与国营企业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其会计核算要求也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会计核算要求不同。为此,必须根据其特殊的经营方法和方式,结合其经营特点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早在1979年底,财政部就已经着手制定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的准备工作;1979年11月,草拟了《关于中外合营工业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若干规定》;1983年3月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试行草案)》;1985年3月,正式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应该承认,《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财务会计规范的全面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也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开端。
最后,是制定适应不同经营方式的企业会计制度。1988年10月,财政部相继颁发了《国营城市综合开发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对外承包企业会计制度》、《城镇商业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等,1992年5月,财政部和体改委还联合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由此逐步形成了与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状况基本适应的具有多元化特征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新格局。
1.1.3 1992-本世纪初,会计制度的中国特色与国际化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谈话以后,我国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自1997年起,我国先后进行了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与此相配套,企业会计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第一,配合新税制改革,制定实施新税制会计处理办法。为了配合我国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规范企业税制改革的会计核算,根据有关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财政部先后制定发布了新税制的会计核算办法,具体包括《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关于消费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关于营业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以及《关于资源税会计处理的规定》等新税制会计核算办法。
第二,配合外汇体制改革,改进外币业务核算办法。为了促进我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为适应外汇体制改革需要,规范企业外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财政部于1994年2月制定发布了《关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并于同年7月发布了《关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有关会计处理的补充规定》,就企业外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三,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需要,先后制定发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企业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
第四,配合新修订《会计法》的实施,统一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核算行为。新修订的《会计法》突出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以及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督和完善会计核算规则。随后,国务院又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对使用财务会计报告的部门和机构的行为也作了规定;对重大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关联交易、企业合并和分立、重大的投资融资活动等事项披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落实《条例》的要求,财政部于2000年12月制定发布《企业会计制度》,暂在股份有限公司的范围内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在总结即存的会计制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规定了统一的确认和计量标准,基本上实现了我国会计核算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等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
1.1.4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开创新纪元
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其中基本会计准则根据1992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进行的修 改,16项具体会计准则是在2005年前已经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22项具体会计准则为全新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充分借鉴了国际 会计惯例,符合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贯彻和实施,对于进一步规范我国的资本市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 质量,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内容,新会计准则体系由1个基本准则、38个具体准则和2个应有指南三个层次构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基本准则。基本会计准则的作用是“准则的准则”,对38个具体准则起着统驭和指导作用,具体会计准则应在基本会计准则规定的框架内,按照会计业务或事项的类别进行制定与执行。
2、具体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应根据基本会计准则的精神制定,用来指导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38项具体准则又具体规范三类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处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是根据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制定的,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的细则。主要解决在运用会计准则处理经济业务时所涉及的会计科目、账务处理、会计报表及其格式及其编制说明,类似于以前的会计制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新会计准则体系有三个主要特点:
1、科学性。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在两个 方面:在会计理念上,新会计准则体系比以往更加关注企业资产的质量、更加强调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财务状况进行真实公允地反映,更加强调企业的盈利模式和资 产的营运效率而不仅仅是营运效果,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在 结构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现由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体例合理,定义科学,表述清楚。整个准则体系,既体现了与国际会计 准则趋同,又考虑了中国的国情。
2、全面性。新会计准则体系从纵向看,是由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从横向看,38个具体会计准则和两个应用 指南基本上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既有各类企业一般的、共同的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又有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有了这套新会计准则系 统,即使现在没有,将来可能出现的新会计业务,也可以根据基本会计准则进行判断和处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可操作性。从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起至2005年底,我国先后颁布了16个具体会计准则,期间有的具体会计准 则还进行了修订,如债务重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现金流量表等;企业会计制度也经历了从13个行业会计制度、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统 一为三个企业会计制度,即《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还发布了《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一些补充规定,使得实际工作中的 会计人员刚刚熟悉旧规定的一些内容,又变动,无所适从的局面。对会计教学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都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会计政策变更要调账、调表问题,增加了会计人员实务操作的难度,使得处理出来的会计信息由于经常调整,其严肃性也大 打折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新会计准则对这一现象作了彻底的改观。不仅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了一般原则指导,而且对如何运用会计准则提供了操作指南。由于 此次新会计准则体系出台,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思考和完善,其科学性有助于该准则的运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性。
第三、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分析,新会计准则体系充分考虑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与趋同,绝大部分会计政策和方法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是一致的,总体上保持了两者之间较高程度的协调和趋同。但由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不同的会计环境决定了各国的会计准则不可能与国际会计准则完全相同。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一些先进、合理、科学、对各类信息使用者有用精华的基础上,适当考虑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保留了一些与国际准则之间的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1、公允价值的采纳;2、在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面。3、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4、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1.2 我国会计行业逐步实现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我国的国际经济交往越来越多。而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必然要求我国会计行业与国际惯例接轨。否则,对外经济交往就会受到严重阻碍。
1.2.1 时代矛盾凸现,变革亟待深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非国有经济的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格局。特别加入WTO后,上市公司、跨国集团、外资企业和出口导向型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在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继续沿用分行业、分所有制的会计制度,将难以满足政府以外的其他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对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变革,而企业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和利益分配的多元化,对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和会计管理体制均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企业会计制度上体现出三个方面突出问题:第一,是所实行的分行业、分所有制和分部门的企业会计制度,造成不同部门和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会计方法、会计政策和会计报告体系上的不统一和不可比;第二,是由于当时纷纷出现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联营企业、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等多种经营形式,使只能适应单一所有制和单一经营形式的企业会计制度无法对新的经济形式和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有效的会计核算;第三,是所实行的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同国际通行惯例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不仅影响了会计工作的对外交流,而且影响吸收外资和国际贷款。在这样的情况下,尽快地将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与国际通行的会计业务处理惯例相协调,逐渐成为会计理论学术界与会计管理实务界的共识。经过近五年的酝酿、讨论和专门研究,确定了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基本任务,即按照市场经济对会计核算的要求,制定既符合国情、又同国际会计通行惯例相接轨的会计准则,以此作为制定会计核算制度和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按照统一、规范、必须和精简的原则来改革会计报表体系,在改革行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之上,拟定格式统一、指标科学、口径一致、内容稳定的行业会计报表体系,以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微观经营管理的需要。从此,拉开了对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第三次全面改革的大幕。
参考文献
[1] 刘常青.中国会计思想发展史[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05-01.
[2] 孙铮,贺建刚.中国会计研究发展: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视角[J].《会计研究》,2008,07:8-10.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杨天来.新中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及动因浅析[J].2007-06-10.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杨时展.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69.
[5] 胡寄窗.《新中国经济思想史纲要》[C].见:谈敏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6] 薛云奎.会计大趋势—种系统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99.
[7] 陈毓圭.中国会计发展展望[J].会计研究,1999,(10).
[8] 王瑞华.国际会计准则的新趋势—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目前研究的项目及启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J].财务与会计,2004,(1).
[9] 初一.新会计准则凸现八大变革[N].上海证券报.2006-02(3).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范文二:会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强烈冲击着我国现行的会计体系。通过简要回顾我国的会计发展史以及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再次明确会计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而发展,科学合理的会计体系可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影响全面深入的当前形势下,准确分析指出当前经济发展对我国会计体系的冲击,对建设科学的会计体系,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就显得极其必要。结合世界经济变化的趋势及会计发展的特点,预测了未来经济环境变化下会计行业将会受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更好方法与路径,引导建立发展网络会计、环境会计体系,以更好的应对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以及绿色经济的冲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会计体系 经济环境 会计准则 环境会计 发展
引言
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越来越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而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其准则标准、内容体系、报告方式、工作语言等方面必然要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知识化”成为当前经济环境的基本特征,会计的计量手段、会计信息的传播方式等方面则必然向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会计与经济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济离不开会计,会计离不开经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发展。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会计的发展;另一方面,会计对经济环境有一定的反作用。而会计的发展史同样告诉我们,会计总是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而发展的,而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革,必然对会计产生剧烈的冲击和挑战。本世纪初,我国正式加入WTO,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我国的经济环境也发生着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其中主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为标志,这种变化必然要求我国会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
了解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把握当前国际环境会计发展的潮流趋势,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具有深远的意义。
1.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变化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国的会计发展经历了原始记录计量、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三个主要的阶段。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始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而早在西周时代,我国就进入了单式簿记阶段,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会计工作组织系统和定期会计报表制度、专仓出纳制度、财物稽核制度等。那时,中国就有了“会计”的称谓,会计在当时的涵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核算,通过日积月累的岁会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东汉及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四柱清册”为核心的记账算账会计方法。进入12世纪后,南宋的“审计院”设置,以及明朝的“都察院制度”、财物出纳印信勘合制度、黄册制度等,都闪烁着中式会计的历史光辉。公元10世纪至15世纪中叶,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经济萌芽在沿海地区的出现,不仅以“四柱结算法”为核心的中式会计的方法体系建立完善,而且账房组织制度已经形成。明末清初还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法”和“天地合账法”等记账方法。从15世纪中叶起,中国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自此,中国的会计开始沦落。20世纪初,西方现代复式簿记传入我国,主要在海关、邮政、银行、铁路及大的工商业中使用。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会计在吸收西方会计精华的同时,不断改革创新,兼收并蓄,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 新中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历程及其基本评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会计制度建设经历了建国初期学习苏联会计模式,“”时候会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制度基本被毁,改革开放后会计制度的重新建立以及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的历程,而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作为中国现阶段会计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环境的变化,经历了统一→细分→统一的过程,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
1.1.1 1949-1979年,曲折中向前发展
建国之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新中国经济体制的产生阶段,它要求会计改革为经济恢复服务。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会计成为该体制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按照其要求构建会计工作的基本模式。1950年7月1日起试行的《中央重工业部所属企业及经济结构统一会计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统一的会计制度。它的发布实施有效地规范了各类企业的会计行为,结束了会计核算方面混乱的局面。之后中央相关部门先后发布的《国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国营企业统一会计报表》和《国营企业决算报告编送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财务会计制度,初步形成了中国统一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雏型。
1958年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冒进”和“大跃进”思想占踞上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经济理念开始冲击经济管理领域,财政部提出了大权集中、小权分散、简化通俗会计制度的改革原则和三条基本方针,涌现出“无账会计”、“以单代账会计”等违背会计基本规律的现象,导致了企业会计职能部门形同虚设、会计反映经济和经济监督职能被大大地削弱、企业资金大量流失等严重后果。针对“大跃进”和“冒进”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效应,党中央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财政部与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国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程(草案)》等四个核心会计制度,标志着受到冲击的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得到部分恢复和重新规范。“”的“十年动乱”,给全国人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了深重灾难,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也几近瘫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拨乱反正,使国民经济逐步摆脱了瘫痪和半瘫痪状态而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也开始步入全面恢复的新时期。
受意识形态的局限性和当时特殊政治氛围的影响,学术界对于会计的认识,普遍是把它当成一种国家用来管理国民经济的核算工具,即“工具论”、“方法论”的观点。
1.1.2 1979-1992年,局部借鉴国际惯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一时期,学术界开始质疑“会计工具论”的观点,围绕“会计究竟是什么”的概念范畴展开了争辩,对会计定义、会计本质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并由此形成了“管理活动论”和“会计信息系统论”两种代表性观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十二大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经济建设上应当全面贯彻落实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立即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随着对外开放大门的打开,中外合资企业大量涌现。然而,我国企业当时实行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按所有制、分行业的会计制度, 特别是三段平衡式的资金平衡表,使得中外合资企业外方人员在会计核算和利用会计信息方面往往面临较大的困难,过于详细的成本报表也使得保守商业秘密成为困难,以致外方人员沿用本国会计惯例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应对经济环境变化,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财政部在恢复和重建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首先是建立了涉外会计制度,外资企业的出现是对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突破,由于它的经营模式与国营企业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其会计核算要求也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会计核算要求不同。为此,必须根据其特殊的经营方法和方式,结合其经营特点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1985年3月,正式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借鉴国际会计管理制定的全新会计制度,也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开端。
其次是制定适应不同经营方式的企业会计制度。1988年10月,财政部相继颁发了《国营城市综合开发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对外承包企业会计制度》、《城镇商业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等,1992年5月,财政部和体改委还联合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由此逐步形成了与中国经济建设多元化发展状况基本适应的具有多元化特征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新格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3 1992-本世纪初,会计制度的中国特色与国际化
这一阶段,学术界不再围绕会计基本问题展开争辩,会计理论探索开始从规范研究转向大范围的实证研究,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1992年,财政部进行“两则两制”改革(两则是指《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两制是指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财务制度),这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在会计方面实行的重大举措,在我国会计改革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相关规范,结合中国国情,对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财务报告等会计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规范。“两则两制”的发布和实施,实现了我国会计核算模式的转换,即由适应于计划经济的会计核算模式,转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核算模式,规范了6大会计要素,统一采用了借贷记账法,资产平衡表改为资产负债表等。这些改革使得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式开始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1.1.4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开创新纪元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会计研究领域扩大化,研究起点多维化,理论研究有创新。学术界对现行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及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重新思考,在诸如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无形资产会计等理论研究前沿领域进行了富有创新精神的探索。另一方面,理论研究开始更多的基于国情,关注如何解决中国转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会计问题,如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舞弊行为及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和资本流动全球化趋势加快,各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成为必然选择。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过渡期即将结束,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迫切要求建立新的准则体系。为了适应经济形势新变化的需要,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大中型企业则于2010年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其中16项具体会计准则是在2005年前已经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22项具体会计准则为全新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计量基础、存货成本计算方法、债务重组方法上都做了较大的变革,在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一些先进、合理、科学、对各类信息使用者有用精华的基础上,适当考虑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保留了一些与国际准则之间的一些差异,符合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贯彻和实施,对于进一步规范我国的资本市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2社会经济发生环境变化对我国会计行业的影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影响会计的社会经济环境各种各样,而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政治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科技环境因素和管理环境因素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1政治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国的政治环境包括政治体制、政治路线、政治思想和政治领导。它们对会计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是间接的,随着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加快,群众监督的不断加强,人们对于会计信息的公开程度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如今社会各界不断要求公开政府预算即为一例。
1.2.2法律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不同的政治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法律模式。世界上基本可以分为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两大法律体系。不同的法系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发展背景,并以不同方式作用于会计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立法的不断加快,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对会计信息公开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3经济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则是最为直接的,不同的经济环境也就意味着不同的经济体制,市场监管体制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对外贸易型经济的不断发展,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的会计体系也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再到统一的历程,并逐步加深了我国会计体系的国际化协调程度,一方面适应了经济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更有效的反映了经济现实情况,促进了经济发展。特别是日益发达的证券市场,更加要求会计信息披露充分、及时,而且决定了会计服务对象主要为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而不再是发展初期的主要面向政府及监管机构。
2.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认识及建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加入WTO,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上市公司、跨国集团、外资企业和出口导向型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在此经济环境下必然要求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趋于国际化;同时我国又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存,工业经济与逐渐兴起的知识经济相互交融,这种特有的经济环境也就决定了我国会计应具有自己的特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1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及必然性
2.1.1会计国际化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的需要。
企业实施跨国经营,首先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有关政策,特别是会计政策;其次母公司为便于对各子公司的管理,也需要了解子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债务状况,这些都需要我国的会计国际化。
2.1.2 会计国际化是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实施会计国际化,可以向贸易国提供可比性的信息,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1.3 会计国际化是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 随着跨国上市和发现债券以募集资金活动日益增多,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而与各国会计准则与报告制度的差异,必然加大了我国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困难,提高了上市成本。为了加快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也应实施会计国际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2 关于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几点认识
我国已故会计学家杨纪琬指出:“国际协调实质上就是找最小公倍数。”冯淑萍教授则认为会计的国际协调实质上是各国利益的协调过程。会计国际化是一动态过程而非以静态结果。一国的会计国际化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沟通阶段,即通过交流各国会计惯例,比较异同,促进对国际会计惯例的沟通与理解;二是协调阶段,即寻求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异同之处,消除不必要的分歧,尽量减少与国际会计处理方面的差异;三是规范和统一阶段,即实行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同的标准化会计,使本国会计融入国际行列。
2.2.1我们要积极的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
“会计国际协调的实质是各国逐步趋同的过程,也是各国利益之争的结果。”(冯淑萍,2003)为了维护我国的利益,扩大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我们必须积极努力地争取会计国际协调游戏规则中的“话语权”,使其在制订规则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及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协调的发展和动向,借鉴吸收有益的技术和经验,又要坚持中国特色,不照搬照抄;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国际协调过程,施加我们的影响,使国际会计准则也能解决我们国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2.2.2会计国际化同时也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
会计的国际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会计标准外,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各个方面加以配合和促进。这就要求我们从社会经济环境、法律法规、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做好会计国际化的配套工作。主要包括健全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和整顿;加强外部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对会计从业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
2.2.3会计国际化还需要强化会计标准的执行机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强调积极主动地参与会计国际协调固然很重要,但即使制定出再好的会计标准,若得不到有效的执行,那也只能是一纸空文,会计国际协调就更是形同虚设了。因而,我们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以推进会计标准的有力执行。包括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标准执行机制,对于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的企业和责任人应当严厉处罚,以真正起到惩戒作用;还要采取“强制性”与“引导性”结合运用的措施。对于企业除采取强制措施外,还应当采取一些引导性措施,使其充分认识到遵循会计标准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加上近几年会计准则变化较快,会计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和掌握这些新知识,致使会计准则在执行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而,在会计标准的执行方面,我们应当采取“强制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措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经济环境和会计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纵观中国50多年的会计工作,我们不难发现,它是在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中前进,并在努力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中求得自身得改革和发展。当时广大会计工作者,为了探索中国的会计工作的道路,先后进行了三次较大的改革,对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50年代后期,中国借鉴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但实践中暴露了在经济上的许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工作进行了以"放权、简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由于经济工作上的"左"的错误和"大跃进"的影响,放权等逐渐演变成放任,废除,直至一些单位搞"无帐会计"的做法。从而使刚刚建立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秩序被严重破坏。1961年中央提出了"八字"方针,我们社会主义重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得到了良好的转变。会计又一次在我国完善。这时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又一次放到了会计制度改革上。在1965年,财政部先后提出了〈会计工作改革纲要〉、〈预算会计改革要点〉等。使许多单位的财务工作在民主理财等方面得到恢复和发展。但不久就被"“”"淹没了。好在70 年代后期,经济建设成为了各项工作的重点,尤其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从城市到农村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再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这种形势下,80年代,财政部召开了会计工作会议,提出会计体系改革。经济体制被逐渐打破,会计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在88年就提出了〈会计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对会计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1992年邓小平南巡和十四大,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对我国的会
计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按照市场歼击机规则,建立新的会计体系。在这过程中,我国的会计理论、方法、〈会计准则〉,等逐步建立并与国际会计衔接。同时,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事业也迅速发展,并逐步走向规范化。从这三次改革,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会计的发展应当根据客观的经济环境。重视会计工作,按照经济规律和社会经济环境的要求,指导、推动会计工作的发展。否则,将不利于会计的健康发展。
另外,当前我国的具体经济环境,特别是职业道德问题,对我国会计发展有明显影响。具体而言,我国经济正处于上升时期,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加上现在社会体制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使会计工作人员弄虚作假。这导致了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要治理这个问题,同样需要完善经济环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对未来会计发展趋势探索
21世纪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一方面是经济的突飞猛进,另一方面是社会体制的日趋完善。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局势不断变动,知识经济逐渐崛起,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等一系列新的发展局面,在此情境下思考会计发展的几个新兴趋势,
4.1网络会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会计环境在网络下也发生了变化。首先,电子商务成为网络时代的商业方式和企业生存形式;其次,企业经营和管理信息都以电子方式运行,实现数字化管理;第三,网上企业、网际企业、虚拟企业等新的企业系统开始出现,新的经济形态如直接经济、网络经济等逐步形成。网络时代的来临必将使会计由传统的形式演变为网络会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1.1 网络会计所带来的影响与冲击
在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经济发展反光镜的会计将发生重大变化,如会计假设、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财务报告、会计职能、会计模式、会计核算手段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主要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传统会计理论的四大假设,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都将面临挑战。首先,会计主体假设是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工作的范围。传统会计主体是明确而稳定的,而网络会计的主体——网络公司是一个虚拟的公司,因此需要我们转换概念,用相对会计主体,也就是网上存在的这个临时组织来代替传统会计主体假设。其次,持续经营假设是在传统会计中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考虑财产估计和费用分配等问题而设立的,但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会计主体——网络公司是一个临时性组织,进行的多是一次性交易,完成后即解散,使得持续经营假设自然受到冲击。再次,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是将信息加工时间划分为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期间,实现报表的连续性和规律性。而网络公司的交易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并立即解散,所以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再划分时间段已无意义,需要把会计期间与交易期间统一来可解决该问题。
(2)对会计职能的影响。网络会计要求会计职能由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原来的核算和监督职能己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要创新会计方法,学会对各项会计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为会计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3)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传统会计由于采用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等基本假设,使企业收入和费用的发生与收到或支付往往不在一个时期,所以采用了权责发生制。但在网络会计中,会计期间等同于交易期间,所以不存在跨期分摊收入和费用的问题,权责发生制也就失去了基础,所以现金流量制更受推崇。
4.1.2 发展网络会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由于网络上任意一台计算机可获得其他计算机的信息资源,所以企业在网上进行贸易时,也易处于风险之中。因此安全问题是网络会计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会计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同时计算机硬件、相关软件的安全及性能必须得到有力的保障,以防止硬件、软件故障和网上黑客的恶意攻击。计算机病毒也是网络安全的一大劲敌,要采取适当的防病毒措施。
(2)加强对数据输入的管理、控制。网络环境下,大量不相同的会计业务交叉在一起,再加上多用户共享数据库,如果内控制度不严密,一旦有缺乏严格检验的凭证录入到整个网络系统中,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因此把好数据录入关,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十分重要。
4.2环境会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与自然资源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和浪费,以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不仅动摇了有关国家发展经济的自然物质基础,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使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出现了紧张局面,可持续发展观念应运而生,环境会计也是其体现之一。在我国,环境会计的建立与发展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也要求环境会计的尽快建立。
4.2.1环境会计在我国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环境会计制度基本空白,缺乏可操作的环境会计准则。到目前为止,我国都没有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缺乏法律法规对企业运用环境会计进行约束,而即使有些企业认识到环境会计的重要性,想要披露环境信息,也因没有可操作的会计准则,无法满足实务会计的需要。
(2)企业环境意识淡薄。当今企业并没有真正形成环境责任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没有得到真正贯彻。实施环境会计会增加成本,企业自然不感兴趣。
(3)理论研究不足,缺乏实践经验。我国对于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缺乏系统性。同时由于环境会计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各地鲜有主动实施者,缺乏实际经验。
结论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全球经济一体化为特征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使会计赖以存在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必然会对会计行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冲击。本文纵观我国会计发展史,以及不同时期我国会计制度的重大改革,并根据当时的国情做出了简要的评论,从而强化了会计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而发展这一观点。然后,重点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会计体系上如何与时俱,如何进行制度完善,体制创新,如何积极与国际会计体系接轨等几个侧面予以详解。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进一步预测了未来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发展的影响,从而得出国际化,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是会计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尽快实现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更好地融入国际惯例,将成为我们今后要致力解决的问题。此外还对会计行业的新兴趋势做了前瞻性的研究,特别指出环境会计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全球空前关注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情境下,环境会计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是注重环境保护等观念迈出实质性步伐的必然之举。
参考文献
[1] 刘常青.中国会计思想发展史[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05-0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孙铮,贺建刚.中国会计研究发展: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视角[J].《会计研究》,2008,07:8-10.
[3] 杨天来.新中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及动因浅析[J]. 2007-06-10.
[4] 杨时展.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69.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 胡寄窗.《新中国经济思想史纲要》[C]. 谈敏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 薛云奎.会计大趋势—种系统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99.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 陈毓圭.中国会计发展展望[J].会计研究,1999,(10).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 初一.新会计准则凸现八大变革[N].上海证券报.2006-02 (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 冯淑萍.《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2003-0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 陈毓圭.《中国会计准则建设与国际协调》.《新会计》.2009(1)
[11] 鞠秋云《我国推行环境会计的机遇、挑战和对策》.《辽宁经济》.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