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基础教育 >

谈对小学生的习作指导

时间: 周明辉1 分享
从事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感觉其中最难的是作文教学。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整天生活在大自然中,能深刻感受到四季的更替变化、泥土的芳香;但他们最怕的却是作文看得到却写不出,会说却不会写。著名作家刘绍棠先生为《小学作文报》题词,语重心长地指出:“文章乃经国大事,也要从娃娃抓起。”因此,作文实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任。
  学生怕做作文,原因有四:
  其一,生活与作文脱节。我们的孩子从出生到会说会写,一直生活在口语中,接触的是高淳的方言,与书面语相差甚大;直到孩子上幼儿园才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语,才学会用书面语向老师问好。在家里能说会道的孩子,到了学校却不会用书面语和老师说话,只能用“夹生”的普通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直到上一、二年级,孩子们的口语依然与书面语严重脱节。一个用方言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学生,一旦换成普通话来表达只会结结巴巴,往往词不达意,影响其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其二,要求过高,学生望而生畏。传统的作文教学不顾学生的客观实际人为地拔高要求,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要求小学生作文,不仅要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还要讲究表达的技巧、结构的安排、首尾的呼应等等,要求面面俱到。这样的作文要求使学生望而生畏。
  其三,积累不足,学生无米下锅。首先是语言词汇积累不足。由于课堂教学中的分析讲解太多,没有时间让学生大量地阅读和背诵,加上农村孩子课外阅读面不广,没有语言词汇的积累,学生怎么能够妙笔生花呢?其次是写作材料不足。由于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身边的事物,学生很少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就连每年由少先队组织的春游、秋游活动也因为安全问题取消了。学生不参加生产劳动、社区服务,因此作文时自然无内容可写。
  其四,应试教学,令学生毫无兴趣。为了考高分,作文教学注重模式的传授、范文的背诵。教师把作文指导课设计得头头是道,如:写什么内容、怎样开头、经过如何、结尾如何。于是,学生就按老师设计的模式动笔,一篇作文就完成了。其过程是按部就班、平平淡淡,毫无感情色彩,更谈不上有自己的见解。慢慢地,学生对习作失去了自主性,对作文也就失去了兴趣。
  因此,教师必须在引起学生作文兴趣和提高其书面表达能力上下功夫,要让学生认识到写好作文是一种基本功,是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从而爱上作文,愿意写作文,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一、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生活是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应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关注,要让他们留心观察、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养成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一天下来,当学生打开日记本时,白天的生活多多少少会在他们的脑海中浮现,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久而久之,生活就会成为创作的源泉,“巧妇”可做“有米之炊”了。但日记不能流于形式,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每周写两篇日记,其中有一篇可以是读书笔记。字数没有限制,内容没有限制,唯一的要求是真实、有自己的思想。我及时批改,对于写得好的当天表扬,且在每周二、四的晨会课上朗读。对于反映班级情况的日记,特别是同学相处的日记,我利用晨会课让它在班级发表,一举两得:既告诉学生可以写什么,又告诉学生不可以做什么。
  二、引导学生注意读写结合
  阅读和写作是理解和表达、学和用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实际上,学生的习作中总找不到阅读的影子。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注意引导,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本时,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来理解,尽可能寻找他们和文本的“共鸣”;其次,对于文本的表达方式要适当地加以点拨,让学生有模仿之处,并刻意进行一些必要的仿写练习;再次,加强课外阅读,提倡结合写日记写读书笔记,使学生有意无意地把读和写联系起来,使读写能力不断提高。
  三、引发学生的写作愿望
  要使学生乐意去写作,把写作过程当作一种情感的倾诉而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必须充分引发学生的写作愿望。习作前教师适当的表扬、欣赏、鼓励,能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教师的激趣话题能使学生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用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的信心和意志。所谓成功,即行为者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或获得了预期的结果。行为者一旦取得成功便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和好评。
  四、引领学生自主修改作文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我的做法是:首先告诉学生自己写作、列出要点,根据要点放手写,写完后再修改(大改),修改后誊抄,誊清的过程中可以修改,抄完后再改(小改)。然后告诉学生我又是如何修改他们的习作的:粗看一下,大致了解内容,顺便找有问题的地方,改出错别字;再根据作记的地方进行细致批改:用错的标点、词语、语意不明或表达不清的句段结构等等;最后再读一遍修改后的文章,适当加一些批注。我把修改的路子教给学生,在课堂上让他们试着互改,不会改或有疑问的可以讨论,可以请教,也可以试着写评语、批注。在高年级段,通常这样的训练坚持三次学生就可以互批习作了。这样,让学生经历自主修改作文的过程,从中明白修改作文的重要性,从而逐步养成习惯。
28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