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基础教育 >

心理视角下的学前教育小学化(2)

时间: 张静丽1 分享

三、原因
既然学前教育小学化有那么多的危害,那么为什么该趋势不退反涨呢?究其根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复杂的。长久下去,必定会影响幼儿教育。下面,将从家长、老师、幼儿园和社会四方面的心理倾向与态度分别作为切入点,来探寻“小学化”原因。
期望过度和攀比心理导致家长们支持“学前教育小学化”。
家长们往往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于是,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多一项技能多一条路,便把他们送到了各式各样的学习班、特长班,以期待孩子们早日“成才”。
现在,很多家长衡量一个幼儿园的好坏,只看孩子在幼儿园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这让很多幼儿园很难坚持基本的办学原理[2]。因为家长们的信任是幼儿园的生存之本,于是,为了迎合家长们,各种识字、算术、英语课程应运而生。
同时,孩子常常是家长们交流的主题。这,直接导致了家长们的攀比之风。为了证明自家的孩子更聪明,更优秀,便逼着孩子们进行超负荷的学习。
2.教师
一些教师心理学知识基础欠缺,也是“小学化”的根源。
教师业务素质偏低也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因素[2]。许多幼教并没有经过深入系统的培训,不知道皮亚杰,没听过维果斯基。所以他们大都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不懂得幼儿教育培养规律;不懂得怎样利用最近发展区;不能有效的开发幼儿的潜力。
于是,他们只能教教算术、识字等立见成效的课程。同时,家长们也能看到外显的成果,教师们的这一行为也由此得到强化,并相信他们的行为是正确合理的。
3.幼儿园
园长心理知识水平低和“利益最大化”心理直接决定幼儿园方向。
一方面,一些园长的素质不够高,和上面提到的教师一样,不懂得孩子,这就使整个幼儿园的运行发生了偏离。以为自己教出的孩子认识的字多,会计算,就是最大的成功。甚至,还拿此作为成绩炫耀。殊不知,这样不是对孩子的负责,不是学前教育的目标,而是对孩子发展的阻滞。
另一方面,随着对孩子的重视,幼儿园迅速普及,即个体园越来越多。虽然这增加了幼儿园数量,缓解了幼儿入园的紧张情况,但质量难以保障。个体园往往以盈利为目标,不重视孩子的发展问题。同时,个体园的设施、器械也相对落后一些,他们不愿花这种“冤枉钱”。
4.社会
社会对于儿童、教育的心理观念不够科学。
广泛的社会观念对儿童有一定偏颇:如传统的儿童观,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我让他学是为他好,幼儿受到了轻视。像社会上的教育观,人才也往往认为文化知识才算教育。
这些观念,必定会给幼儿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当然,除了思想观念等心理因素外,国家应试政策、教师培养和检验体制等大环境也导致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大趋势,在这里不做详细探讨。
四、展望
从心理视角分析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和原因,就不难找到对策。这就要求对症下药,纠正家长、社会的不科学心理倾向与态度;加强教师、幼儿园园长的心理学教育,提高其素质修养。这一切,都决定了学前教育的质量保障,能够有效避免其小学化倾向。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科学发展,让素质教育真正从娃娃抓起。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85-222.
[2]柴占学.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容忽视——学前幼儿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农村教育.2010(7):018.
2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