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高等教育 >

浅析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的思考(2)

时间: 吴国风1 分享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失效原因剖析
  (1)监督惩罚机制缺失,失信成本低廉,柔性制度不能制约失信行为。当前,我国的法制领域还没有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及失信惩罚机制。公民诚信体制在国家立法、司法、执法上都没有达到统一。诚信虽然在公民的道德观念上得到尊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明显的约束力。
   (2)我国传统的诚信教育方法和载体创新不足。诚信教育主张方法多元化、艺术化,而传统教育却重理论灌输,轻实践锻炼;重师长训导,轻自我教育;重群体讲授,轻咨询辅导。
   (3)缺乏责任意识和反思能力是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内在因素。同时,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侵蚀了高校管理者的诚信信仰。
  当代大学生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阴暗面的全面理解和认识薄弱,加之他们对事物的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还不够深刻,很容易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消极的社会现象认作社会本质,从而丧失诚信观念。
  当下社会生活中,各领域制度建设亟待完善,各种丑恶现象层出不穷,如贪污腐败、制假贩假、学术剽窃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引发高校管理中的失信行为,虽然大多数学校都有诚信评价制度和诚信监督机制,但出于就业率和大学生个人发展等因素的考虑,高校有时会将涉及诚信违规的材料从毕业生的档案中取出。这种行为虽然照顾到高校和个别毕业生一时的需要,但是给其他大学生造成一种诚信违规无关紧要的印象,不利于诚信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对策
  1. 建立针对个人的诚信考评体系和相应的信誉档案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及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系统,收集学生在各方面(考试、图书借阅、助学贷款等)的诚信表现,由所在院校统一管理,供就业单位及各金融机构查阅,并将其作为毕业、就业、评奖的重要指标。这样就从制度上约束了大学生的信用风险,借助于体制、机制等硬性手段,通过外在制度约束,强化其内心认同。
  2.加强针对大学生诚信的实践教育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依靠全体教师和各种学生社团组织,运用广播、板报、专题网站等媒介,利用辩论、讨论、思想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诚信道德修养,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
  3.构建完善的校园服务体系,杜绝校园管理失信行为
  高校作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其校园氛围对大学生品德养成具有渗透性,因而高校自身诚信形象的构建极其重要。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高校要身体力行,严格按照诚信规则办事,杜绝失信行为。高校只有调动各方面力量,协调各种因素,才能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使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诚信氛围的影响,使其情操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人格得以塑造。
  总之,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大学生诚信建设,都必须积极深入地研究新时期诚信教育的模式与效果,探索新方法、新举措,为构建文明诚信的和谐校园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3] 原春琳,朱清时.成功的关键在于诚实[N].中国青年报,2001-3-29(3).
  [4]熊琳.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手段选择[J].教育评论,2007(3).
  [5] 蔡红梅.论大学生诚信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06(4):59.
  [6] 谢平.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124.
  [7]张景胜.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J].江苏高教,2007(2):120.
  [8] 杨晓红.助学贷款叫停,谁之过[N].南方都市报,2004-5-8(A07).
2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