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体制的改进探索(2)
时间:
葛苏放1由 分享
三、推进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对策
上述问题的存在,都造成了研究生质量的下降。因此,必须着力推进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尽力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1. 在培养规划上,对于学术型硕士、MBA、EM-BA、工程硕士、研究生进修班等不同的研究生形式,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课程设置,根据类型的不同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
2. 在学科设置上,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研究生,不应该过分强调研究生专业的划分,针对不同的学科应该区别对待。对于一些医学、理工科等要求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可以进行细分,但是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科,如经济学和法学、法学和政治学等,不应把专业划分过细,在专业学科的基础上应该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避免单一学科在研究相关问题时的片面性,培养出复合型研究生。应该逐渐从以研究型为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为辅的模式转变为研究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并列的发展模式。
3. 在教学方式上,应对每种研究生类型内部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根据社会的需求制定相关的研究生课程。同时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当中,可以采取学生课前预习阅读,然后在课上进行讲解,教师点评等方式,以此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不能高高在上以教育者自居,要放下架子,贴近学员的生活,作学员的知心朋友,进行春风化雨式的、平等对话式的交流。教师要以“诚”为本,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应向学员敞开心扉,谈自己的真正见解、真切感受,同时鼓励学员敞开思想,广开言路,畅所欲言,把自己内心的焦虑、困惑都说出来,从而改变封闭式的硬性灌输的教育方法,将谈话式、讨论式、即问即答式等改为开放式的双向交流的、鼓励引导的教育方法,以期达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情境交融、自觉求真向善的效果。要改革当前“一刀切,一锅煮”的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紧密贴近学员学习实际,面对现实,找出焦点,抓出热点、疑点问题,针对学员个性及水平的差异,选择适当的时机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教育。
4. 在培养体制上,研究生招生应该逐步改变以分数定终身的局面,多看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特长。对于考核机制,要打破以分数考核的制度,采取社会实践、学术成果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5. 在学制上,前文指出我国现在有“大硕”和“小硕”之分,但是他们在招生时都是按照学术型进行招生,只是不同学校采取了不同的学制。目前,国家出台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两种,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专业进行招生,学术型硕士学制为3年,这些学生主要侧重于本领域的学术研究;专业型硕士学制为2年,这些学生主要侧重于实践和工作。这样更有利于不同学生的需求以及满足社会的需要。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是一种解决学制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实行学制的弹性制,采取学分制度,只要达到了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在课程安排、毕业答辩、实习等方面,也要增加灵活性,使得一些优秀的学生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6. 在淘汰制度上,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几乎是零淘汰,只要入学,基本都可顺利毕业,虽然众多高校都设置了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制度,采取了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但是由于都是本院系教师参与整个过程,学院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即使学生的笔试和面试成绩没有达到合格的要求,但还是可以顺利通过,所以应该改变考核学院的指标,规定最低淘汰率,让中期筛选可以真正起到筛选的作用。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外审制度方面,目前一般都是几个高校之间互相送审毕业论文,如果A校给B校一个学生不合格,那么,反过来B校也会给A校一个不合格,而现在的很多匿名评审的教师并不单单从论文质量出发,一般都会给予通过,这就使得不少研究生对待论文颇不认真,所以必须要改变这种匿名评审的困境,建立起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来改变这种困境。
7. 在导师制度上,鉴于导师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在遴选导师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看指导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导师的职业道德。同时由于单个导师的水平毕竟有限,可以考虑导师团队负责制,一个导师团队可以由3—4人组成,共同负责研究生的学习生活。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导师和研究方向,而不同的研究方向可以使得学科之间有一定的交叉,有利于学生学习进步,也有利于教师研究问题的全面性。
8.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教学侧重点。鉴于现在的研究生培养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社会实践,故应更多地注重社会的实践。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在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建立一个平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研发当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在平台中的实习而将更多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还可以为企业解决科研人员欠缺的难题,节省技术研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