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高等教育>

浅析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初探及教育对策(3)

时间: 张铁峰 朱玉红1 分享

  三、建议及对策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新形势下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心理调适技巧,帮助学生处理好人际交往、学业发展、感情波动、求职择业、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心理困扰,使其能够在大学校园顺利完成学业,愉快生活,充满自信地步入社会,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主力军,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大学生入校后,首先能够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为适应性问题,高校对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问题调适成为心理素质教育的入门课程。
  (一)将适应性教育融入第一课堂
  学生在学校最多的时间是接受第一课堂教育,学习丰富多彩的专业知识。第一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培养学习技巧,提高自我认知和树立未来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在第一课堂教育中适时加入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对未来开展专业工作的人生观、价值观,针对所学专业进行择业就业时的准备工作和良好心态等,这些知识的及时贯入,帮助大学生安全度过择业适应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第一时间开展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入校后表现出学习困难、学习目标不明确、人际关系障碍、生活适应差、角色转变等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大学学习和生活。
  (三)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的第二课堂教育帮助学生度过心理适应期
  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初入大学时会表现出各种不适应的状况,但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调节尽快度过。在大学生中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凝聚力、创造力和信任感;体会在实践活动中与社会初步接触,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四)积极关注特殊群体
  针对大学生中的不同特殊群体开展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独生子女诚心待人、宽心待己、乐观处事、真心交友等高尚情操;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社会支持系统缺失、身体残疾等各类特殊群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有准确的评判和定位,不要产生自卑情绪,遇到挫折勇敢应对,以高质量的心理素质和情绪态度来面对大学生活。
  (五)培养非独生子女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有规律、科学用脑、劳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调试方法和技巧,通过心理辅导、团体训练、个体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生活、情感、人际关系等现实问题。
  总之,大学新生入学之初,面对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或多或少地出现各种的不适应现象,这就需要我们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尽快解决这些问题,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尽快的投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以利于大学新生顺利地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徐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湖南社会科学,2002
  [2]胡启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3]王增国.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
  [4]王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张金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悉及教育对策[D].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5
  [6]肖海扬.简议大学生适应性教育.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王树茂.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M].1986

2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