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课堂不可缺少的思想品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多数高中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与初中生相比,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与教师交流越来越少。同学间朝夕相处,有的同学也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心事。心理学上把这种青年初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称为闭锁性。高中生心理上产生的闭锁性给各学科教学都带来不小的障碍,许多教师埋怨学生课堂上启而不发、呼而不答,只好唱“独角戏”。另据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高中学生已初步认识到了事物的复杂性,已经懂得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和分析问题的道理,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同时也已经得到更高的发展,且已开始形成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比较独立地分析并判定各种事实材料,进而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再有,在意志品质方面,高中生的意志独立性和坚持性也都有迅速发展,已具备了不过分依赖教师的独立品格和自主能力。为此,笔者认为,高中教师理应正视学生的这些特殊心理,也大可不必惊呼无奈,甚至干脆趁机搞起“一言堂”、“满堂灌”。就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则更应该高度关注高中学生在学习心理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特点,深刻理解高中语文教与学的特性,进而采取最适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鉴于上述思考,笔者认为,高中语文课堂应具备以下一些读思品质。
一、宁静地深读
新课程背景下,不少高中语文教师热衷于在备课时制造所谓的“亮点”:或多媒体肆意渲染,或滥用表演、放羊式,或整堂课空泛地搞“人文精神”的探究与拓展……把大量的精力都花在吸引学生的“看点”上,致使课堂喧闹而浮躁,严重缺乏对课文到位的深读。于是乎深读课文的宁静荡然无存,学生远离课文、架空内容、天马行空地发表所谓独立见解,课堂教读的“语文味”越冲越淡,甚至造成学生思维的浅化与弱化。为此,笔者认为,教读课文时,教师一定要能够引领学生心灵宁静地读到课文深处,走进课文的生活和作者的心灵。比如,祥林嫂为什么死命挣扎地不肯嫁给贺老六?她死了第二个丈夫贺老六再回到鲁镇后,为什么人们仍叫她祥林嫂?祥林嫂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倾其所有捐门槛?这些问题,仅靠走马观花似的读读课文是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到的。只有心灵宁静地深读进去,并走进鲁镇人的封建习俗和主人公的灵魂世界,走进几千年的封建礼教,走进今天仍旧存在的男尊女卑的封建陋习,学生才有可能较深刻地理解这些问题。曾国藩给儿子的家书中曾讲:“涵咏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咏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见曾国藩《谕纪泽》)他把读书时的反复诵读、品味形象地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这也是在强调读书必须要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当然,这样讲并不等于说深读就一定非得默读,就非得保持课堂的宁静。这里,笔者只想强调,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一定要心灵宁静,一定得用生命和心灵深读进去,使心灵上有所震动甚至震撼。唯如此,方可深知其意、得其趣、悟其旨。
二、宁静地体验
我们常讲,读的同时要善于用头脑去思辨,用心灵去感受和感悟等。殊不知,这其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体验。学生之所以会有所思辨、感受和感悟,其根本性前提就是用心深读和体验。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讲,就阅读课文而言,没有深入、用心的体验,就不可能有什么高质量的思辨、感受和感悟等。高中学生阅读活动中的体验一般有两种,即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所谓生活体验,就是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充分调动个人的经历、阅历、思想和认识等,进而把这种生活体验融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中去,借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感受、理解和认识的深度。某种程度上讲,阅读其实就是读自己,就是读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者说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阅读。因此,我们还可以这么讲,生活经验越丰富,阅读的感受、理解和认识也就越丰富而深刻。由此可见,在课堂教读中,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进课文生活和作者生活,用生命和心灵与课文和作者深度对话,并在这样的对话中深度体验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等。毋庸多言,这种用生命和心灵与课文和作者深度对接、高度相融的体验,显然是必须要以学生心灵的宁静为前提的。比如,学生要想深刻体验玛蒂尔德的心灵世界,就必须得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到玛蒂尔德的心灵世界和当时法国的社会生活中去,宁静、深入地体验、感受和思辨,进而深刻而全面地把握玛蒂尔德这个文学形象。否则,学生很可能就仅仅停留在“虚荣心害了玛蒂尔德”这浅表的认识上,而看不到造成虚荣悲剧的社会因素,更看不到玛蒂尔德诚信、勇敢、勤劳、乐观等积极人生态度的一面。所谓情感体验,就是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自己的心灵和生命充分体验课文所蕴涵的情感。这种情感体验既是学生与课文、作者的情感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也是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最佳形式。如让学生用心、深入、反复地阅读(或诵读)杜甫的《春望》,他们就会被诗中所描写的百姓颠沛流离、妻离子散的悲惨情景深深感染,也会对诗人那忧国忧民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不过,笔者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必须通过宁静的心灵来进行并最终完成。
三、宁静地品味
美文的语言是需要心灵宁静地进行品味的,不如此就难以“嚼”出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一般而言,要通过以下一些途径。
1.心灵宁静地在语境中品味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语言的运用都不是孤立的,词语用得是否恰当,是否富有表现力,关键要看字词或语句是否最适合当下的语言环境。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较强的文字敏感力,一定要能够从课文的一字一词出发,教学生把关键字词或语句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咀嚼,把课文的语言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从而使他们洞幽烛隐,见微知著,把握精髓,深刻领会词语的内涵和作者的匠心。如“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这两句诗中的“语”字,实际上远没有“音”或“声”字更符合琵琶的自然属性,但作者白居易却偏偏不用。这不是因为作者不知道“音”或“声”用起来更符合琵琶的自然属性,而是听了琵琶女的自诉后,作者那颗心与琵琶女贴得更近了,更能听懂琵琶女的心音了(指琵琶声)。为此,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心灵宁静地读进去,真正走进诗的语境,深入作者和琵琶女的内心世界,进而悉心地品味出这个“语”字的妙处。
2.心灵宁静地在比较中品味
不同的词,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语序,其语言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其表达效果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教师就是要善于利用变式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心灵宁静地去揣摩、品味,以达到品深嚼透的阅读效果。比如,朱自清散文《春》中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这几句,若改成“春天像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的小姑娘”一句,从信息角度看,应该是无差异的,但若从句式的表达效果来看,则有天壤之别。课文中的原句,将长句截成短句,节奏变得更加明快了,与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喜悦、热爱、奔放的情感是很吻合的;如果写成一个长句,尽管语意上没有什么差异,但那种热烈、奔放劲儿则荡然无存了。目前的语文课堂已很少能见得到这种心灵宁静、深入到位的变式比较的品味了,这应该是语文教学“变味儿”的一种表现。特别要强调的是,如果教师总是认为这样的语言“一看就懂”,不肯指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并心灵宁静、恰到好处地进行这种变式比较的品味,而总是领着学生浮于表面,轻松热闹地读读、看看,那么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看似寻常的关键词句就很可能永远视而不见了,因而也就不可能深透地悟得语言运用的真谛了。须强调一点,与品味字词一样,这都是带有普遍意义品味词句的方法,心灵浮躁者是不易悟得的。
3.心灵宁静地在联想中品味
心灵宁静地在联想中品味,就是让学生借助联想把眼前读到的语言文字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进而加深对作者笔下的情景、意境的体验,以加深对作品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等。这种品味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玩味语言的乐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语的内涵,进而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韩少功的散文《我心归去》中有段话: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段话中的“法语法语法语”“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等词句很特别,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归乡心切、孤寂无聊、简直要发疯的心灵世界。要想更深刻地体验、感受这种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仅凭语境和比较品味还不够,还需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相类似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再现类似的生活情境,以自心比作者之心。比如,可引导学生联想自己非常想家或空虚无聊时的生活体验。通过调动学生这些方面的积累,他们就会更真切而深刻地体验、感受和理解作者那种“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的思归之心,从而真正领悟作者如此造句的妙处。
四、宁静地感动
有人曾很诗意地描述:感动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在课文教读过程中,语文教师就是要让学生从课文的丰富语义中扫描出鲜活的思想,碰撞出智慧和理性的火花,咀嚼出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而产生属于自己的真心感动。那么,语文教师究竟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一者,教师要善于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内涵,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课文的感动因素,并把这些感动因素内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后创设出有利于激发学生感动的教学环境。二者,教师要善于创设与文本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中把握贯穿课文的心理体验和深厚内蕴,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三者,教师要善于在深入挖掘文本感情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感动学生的因素。一般而言,文学类课文总会有一两处感人至深的佳境,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动情点,注意抓住表现情感差异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玩味,产生发自内心的感动。四者,教师要密切关注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中所产生的群情感因素,让这样的感动在师生的互动交流得到尽情的发挥,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这里需补充强调一点,这种感动常常是心灵深处的震动甚至震撼,绝不可能是躁动和喧闹的。换句话讲,浮躁而喧闹的现场讨论、合作探究,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心灵深处的感动的。
五、宁静地思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对于读书,思辨自始至终是一个良好的习惯,或者说,引导学生深入思辨是高效语文课堂的一个显著标志。指导学生在体验、感受、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辨、再思辨,才有可能使他们获得更深刻、全面的阅读效果。比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过去的批评作品多在强调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虚伪。但如果深读课文,积极思辨,我们就不难发现小说中的人物都很虚荣,无论是佛来思节夫人还是马车夫都如此。这样一来,我们不会只是简单地责怪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虚荣,而是会发现虚荣是小说所描写的法国那个时代的人物的共性。再深入思辨,我们还会发现玛蒂尔德身上的善良、诚信、勇敢、勤劳和坚韧等优秀品质。再如,读小说《祝福》,我们过去看到的多是批判封建礼教如何迫害人,但若深入作者、深读小说,我们还可以这么认为,这部作品其实也在表现鲁迅先生的一贯主张:这是一个无爱的人间。作者是在审丑,是在呼唤一个有人性、有温情、有爱的世界。还有《雷雨》中的周朴园,我们若用思辨的眼光,从人性的角度来深入思辨,就会真切地看到这个人物身上实在、可爱又可怜的一面。关键是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探疑和析疑,要善于创设这样的条件和气氛,指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开始,心灵宁静、不断深入地进行比较、辨析、判断和推理。我们现在所搞的现场讨论、合作探究之所以备受非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心灵宁静的深入思辨做基础,是在自欺欺人地搞形式主义。
六、宁静地整理
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整理的东西实在很多,一般有基础知识、课堂笔记、课堂练习、问题探究、学习方法等。基础知识包括生字生词、修辞知识、写作背景等;课堂笔记包括段落大意、思想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手法、写作特色等;课堂练习包括练习题的重难点、解题误区、解题规律和方法、解题后的感悟等;问题探究包括课文何以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原由、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课文的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等;学习方法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出来的有效学习方法以及他们对语文学习规律的感悟和认识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适时抓住每一个有利环节,指导学生心灵宁静地认真整理,直至养成自主适时整理的好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文”,更有益于他们在整理过程中“立好人”。现在的语文课堂多是闹闹哄哄,已经很难看到那种宁静的、实打实的、硬磕硬的整理训练了,这无疑对学生的“学文”和“立人”都是非常有害的。
最后,笔者再重申几句。深读、体验、品味、感动、思辨和整理,贯穿于高效课堂教读的全过程。但真正要深读进去,并用心去体验、品味、感动、思辨和整理,没有宁静的氛围、环境和心灵是不可实现的。当然,笔者所谈到的也许还不够,但就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读而言,应该是能说明问题了。当然,必要的朗读和讨论、交流也是需要的,但必须是以心灵的宁静为前提和基础的。再说,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意志品质又具备宁静读思的优势。为此,就让我们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打造心灵宁静的课堂,让宁静成为高中语文课堂不可缺少的读思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