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财政论文
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财政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金融财政论文篇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论优化基础建设财政支出与扩大内需
摘要:从08年金融危机开始,我国经济面临着外部出口需求下降、常能过剩问题严重、企业经营困难、财政收支压力过大及就业情况较差的形势。财政支出作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其结构的优化将能有效的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基础建设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对于内需的扩大,农村市场的拓展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财政支出 金融危机 扩大内需 财政结构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外需的萎缩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阻碍。在这个严峻的形势下要通过拉动内需来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主要是包括投资需求及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下面将主要从政府投资基础建设的角度来探讨扩大内需的基本方式和内容。在分析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财政支出的结构现状,并提出了若干优化基础建设财政支出的相关建议与选择,以期在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做出些许努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大萧条的余波还在。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清楚的看到,当前的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还太多,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经济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经济增长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经济外部形势更是不容乐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面对这次金融危机,中央果断的提出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这样五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大幅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最有效的扩大内需;其二,实施结构性减税及税费改革的推进;其三,努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倡导积极的消费;其四,要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尤其是对于基础建设财政支出进行优化,确保民生的改善;其五,要支出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结构进行调整,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当前宏观经济的基本态势是要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用比率偏高且增速过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行政管理是政府行驶职权的一项基本职能,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活动区域复杂化,政府在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公共关系事物不断增加,因此管理费用的增加也属于正常现象。当时从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率与其他国家的数据横向对比来看却表现出比率偏高的现象。因此,我国应当将这项必要的支出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从各国情况来看,这一比率基本上在10%左右,而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所占的比率却高达19%。过多的行政管理支出将影响政府的运行成本,导致其他公共支出难以维继,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财政的积极职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基础建设财政支出中的民生支出投入缺位
民生支出的缺位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其一,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我国年教育经费投入只占到GDP的3.2%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1%,同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的4%。其二,医疗卫生的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目前中国政府在总体医疗费用中的公共投入为20.8%,还是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27%。财政投入的偏少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压力,“看病难”成为公民的生活难题。其三,公共养老保障体系覆盖范围较小,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难以享受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实惠。
3、基础建设中的重要产业和领域的投入不足
首先是农业投入的力度不够,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还欠缺。由于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问题,更加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但是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经济的增长,不断的减少农业投入,导致农业投入过少,目前已经下降到8%的水平。其次,对于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过低,目前仅为GDP总量的0.8%。由于基础性理论的研究带来的经济效益速度过缓,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基础性科研创新能力下降,影响国家战略发展。其三,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事业方面的投入欠缺。在经过多年的改革之后,虽然这方面的投入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是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尤其是起内部结构还不尽合理,需要进行结构的优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扩大内需目标下优化基础建设财政支出的措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以公共财政理念为导向,科学界定财政支
公共财政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市场失灵现象出现时对之进行弥补,以达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目的。因此政府在进行财政支出时要把握好“越位”与“缺位”间的关系,以社会的公共需要作为基本的目的,对政府及市场的支出责任进行合理的界定,市场能够完成的支出,政府一定不要插手管理。对于诸如国防外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则由政府直接介入,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同时,在财政支出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政府与私人组织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
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基础性建设的投入
政府的财政支出范围较广,涵盖了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支出等多个项目,因此在支出的过程中要有侧重点,具体的来讲就是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增加对基础性设施的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及社会保障系统的建设方面的投入要下大力气。
3、以突破“发展瓶颈”为目的,加大基础性科研投入
创新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创新源自于对基础性理论的长期的努力研究。虽然基础性研究难以在短时间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可以衍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突破相关的“瓶颈”之后,带来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就更加明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给居民消费提供有力支撑
要想拓展农村市场的需求,首先要给农村的消费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支撑。其中,农村的基础设施是这个根本的根本,是居民消费的基本前提。发达的交通网络可以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农村信息化的投入,将相对封闭的农村与外界精密的联系起来,增加信息的流通,给农村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韩晓琴. 扩大内需的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选择.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9(5).
[2] 朱建军. 优化农村财政支出与扩大内需. 中国国情国力. 2010(6).
金融财政论文篇2
浅析金融危机下我国财政宏观调控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分析,指出这次调控时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期能更为有效地拉动内需,走出 经济低迷的状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金融危机;宏观调控; 财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金融危机的影响
(1)背景。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日本、欧洲一些国家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悲观的情绪在市场上蔓延,国际经济 环境的剧烈变化使中国经济正经受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全球经济步入寒冬。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由于我国经济长期依赖的出口需求的萎缩,我国经济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国内影响。
金融危机引起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对外依存度高,我国出口占GDP比率约为40%,外贸依存度约为70%,世界经济衰退会降低世界市场需求,使得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增长面临下行的风险。危机从外部增大了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压力,显示了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经济涉足美国经济程度毕竟不很深,中国金融体系相对独立和稳定,中国工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内需强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
当前,我国经济 发展的内部困难不少,经济持续增长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毕竟美国是巨大的经济体,对华尔街危机的影响还要继续观察,现在,华尔街危机对我国影响有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势头。所以,要办好自己的事,强身健体,提高警惕,谨慎应对,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稳定 社会经济发展预期。
2 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财政政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环境下,我国经济正面临一个短期经济快速下滑的风险,长期面临经济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非均衡发展向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巨大压力。为了防范经济景气指数持续下滑,也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创造有利的条件,最近政府各部门高强度、高密度地出台了大量的宏观调控政策,其中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外贸政策、价格政策、农村政策、就业政策、区域政策、经济改革政策。其中动作最为明显的可以简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财政政策及时掉头。众所周知,1998年之前宏观调控基调是“从紧”,不仅财政从紧,货币政策也从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政府为拉动内需,当机立断改行积极(扩张)财政政策。
其次,适度放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最重要的两大政策工具,在宏观经济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和较大滑坡风险情况下,国家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内涵而言,实际上是适度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以此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最后,稳定人民币汇率。上次亚洲金融危机后,周边国家货币一边倒,纷纷贬值。而中国政府一诺千金:人民币不贬值。当年朱说,人民币不贬值,一是中国要担负大国责任;二是中国的出口结构不同于周边国家,出口会受影响,但无大碍;三是可迫使国内企业实行产业调整与升级。现在看,朱做得好,完全对。设想一下,要是当时不稳住汇率,让人民币贬20%,那么现在就得升50%,大量投机热钱涌入,局面恐怕更难应付。
3 策略的弊端
(1)弊端。
首先,政府没有及时减税。经济学说,刺激投资应有两个重点:一是政府采购订货;二是为企业减税。财政发债增加政府采购,无疑可减少企业压库,但中国的企业多,而政府采购有限,鞭长莫及,政府不可能关照到所有企业。所以对多数企业来说,减税更管用。可遗憾的是,国家虽允许出口退税,但主体税率却未作调减。其次,把物价问题看得太重。物价事关民生,不论东西方,政府都重视物价,没有错。但如果把物价看得过重,则势必会影响政府的大政决策。想当年,为把CPI控制在3%以下,政府始终不敢放开物价。不料后来物价负增长,通货紧缩,令原本疲软的消费市场雪上加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其实,消费者有个 心理,买涨不买跌。商品涨价就抢购;降价则持币观望。最后,没有大幅加薪。平心而论,朱当年是有意加薪的。记得2000年秋天朱来中央党校演讲,正好我在场,那天朱说,三年内要给公务员涨工资,涨三倍。可结果呢?还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我想过,之所以会如此,是政府没法给职工涨工资。官涨民不涨,必引发社会矛盾。另一层原因,政府未减税而加工资,会加大企业成本,抑制投资。
(2)改良措施。
第一,义无反顾地减税,刺激民间投资。实际上,只有民间投资才能显现出中国经济的真正活力,在央企利润好转的情况下,应把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的重点放在民企投资上,全面减税。只有减轻企业负担,才能释放企业的活力,尤其是民企。同时,这也是鼓励民企投资的重要手段。
第二,放松信贷与利率管制。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应当是降低对于行政管制措施的依赖,逐步引入市场化的调控措施,巩固前一阶段主要通过行政管制措施取得的调控成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三,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曾说过多次,相对10%的GDP增长率,消费物价涨5%不算高,关键是工资增长要跟上物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还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倒逼企业提升 管理水平有益。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要渐进地、不断地进行;要综合考虑物价、经济增长等各方面情况;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监管,保证落到实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迎难而上——抓住危机中的最佳机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 经济GDP的6%增速,虽然与全年8%的增速有一定的距离,但在全球经济负增长的 环境下,中国经济的这一增速仍然是令人振奋的。虽然全世界都在鼓吹未来中国将是新的救世主,中国也毫不掩饰自己是负责任的大国,然而此时,中国却是“有心无力”。中国现在紧要的问题是面对“楼市寒冰难融”、“港口业将遇十年低谷”、“中国外汇储备面临双重风险”、“严峻就业形势”、“外贸出口压力增大”等种种经济难题,也急需寻找医治的良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和质量要想突围,不但与国际经济危机的 发展程度直接相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国内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和力度。从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综合看,处于世界“金融恐怖平衡”一端的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需求,外部是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全球经济增长格局的调整,及由此形成的外部需求下降,内部则是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失衡带来的转型压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面对全球经济大萧条,中国企业的出路何在?实现中国经济的突围,就必然调整和变革中国经济以往的发展结构,从以往的以外需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到以内需和外需并重的经济增长模式,从原来大量依靠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投入等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技术进步为主要动力的增长模式。
可喜的是,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 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 计划。现在,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呈现出积极迹象,当然,后续效应如何“发酵”,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