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管理论文>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质量管理大师朱兰有句名言:“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当今社会,任何组织、企业要想立足市场,获得持续性的绩效,必须关注质量,加强质量管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质量成本管理论文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相关文章:范文一:加强对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思考

  质量成本是用来揭示产品质量与成本之间内在联系的指标,通过衡量质量管理体系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所发挥的作用,来为其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站在成本管理的角度看,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将成本与质量改进相结合,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落脚点,自然而然地就应放在对质量成本的分析和质量管理的完善方面。

  一、质量成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对质量成本的定义,QJ2784-95的表述是: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产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而产生的损失。实际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下,企业加大质量投入,冀以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带来的质量过剩成本,也属于质量成本的范畴。质量成本一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为确保要求的一致性而发生的成本,即一致性成本;而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则是由于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全部成本,属于不一致性成本,又称故障成本。

  二、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实际工作中,通过十多年来对涉及国有和民营的140余家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信息的统计分析,对照相关标准要求,我们发现,鲜有企业能切实开展产品质量成本分析,并将其用于指导和改进质量管理工作的。作为体系管理的一项基本要求,质量成本管理流于形式,两张皮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是,满足于对数据的简单归集和罗列,没有做实质分析,更谈不上持续改进,质量成本数据对企业经营管理没有指导作用,处于无效管理的状态,后续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二是,部分企业的数据归集极不规范,统计的质量成本信息不能支撑其成本核算数据,既不能用于质量成本控制的分析,也不能对改善其经营管理起到促进作用。三是,企业的管理评审工作中,对质量成本的分析报告不规范,既没有对数据的分析,也没有对后续工作的改进建议,而且从有些企业连续数年的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比较来看,只是改了几个数据,基本内容年年如此,满足于应付质量体系管理的程序要求。

  三、对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认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调研和分析认为,由于我们对质量成本理论的认识不足,或者因过度地关注眼前的绩效,往往对产品成本动因和成本形成过程导致的成本不足或成本过剩缺乏清醒的、系统的认识。实际上,质量成本是随质量水平变化而变化的一种变动成本,同时由于它既不拘泥于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又可用于分析和预测可能或应当发生的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机会成本,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这就为管理者通过对产品质量成本的分析、控制、改进和评价,找出其最佳平衡点,从而为企业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理论上讲,最佳平衡点是达到必要功能与成本耗费的最佳结合。特别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良好的产品和服务与低成本并不相互矛盾。因而将质量成本分析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依据来讲,核算质量成本并不是企业的目的,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质量成本及其效果的分析,将其与质量改进和成本控制相结合,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从质量成本的构成来看,其最佳平衡点应由企业自身特点所决定。当处于最佳平衡点时,质量成本最低。一般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下,故障成本大于一致性成本;而大批量生产模式则正好相反。另外,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观认为,一致性成本和故障成本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一致性成本的提高,将导致故障成本的下降。只要故障成本的下降速度大于一致性成本的提高速度,企业就应进一步加大对不合格品的预防和检测力度。而在现代质量成本管理实践中,随着一致性成本的增加和故障成本的减少,研究发现,其一致性成本是可以缩减的,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总结出质量成本中的成本结构和比例对企业质量控制的经验关系如下表所示。

  四、对规范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建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效地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可以充分揭示产品质量与成本的内在联系,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经济效益,这也是我们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为此,我们应结合自身实际,遵循产品成本与质量改进相结合的原则,做好质量成本控制的分析工作;充分利用质量成本分析资料,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构筑成本管理体系,设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质量成本科目

  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和质量成本分析,是为了质量的成本优化,使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内、外部故障成本的总和最小,并使质量成本各要素之间保持合理的最佳结构。企业应依据合同管理规定和成本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设立适合其管理要求的质量成本科目,借以发现技术上、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减少故障损失,以便经济地满足用户要求。现阶段的企业管理中,对于成本不足导致的质量成本损失,我们一般都比较容易发现。限于设计思维和管理理念,或者为了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往往对成本过剩导致的质量成本损失不能准确的评估,或者视而不见。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自身特点和工作要求,从记载、分析在质量上所消耗的费用入手,建立合适的质量成本科目,为开展成本分析提供基础平台。

  2.应用质量成本信息,开展质量成本控制的分析活动

  质量成本属于管理学的应用范畴,其成本分析是将归集核算的各种成本资料,按管理工作要求进行比较分析,侧重于对成本动因和成本形成过程的管理。因此,对于质量成本信息而言,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归集和核算,应充分利用这些信息,适时开展质量成本分析和质量改进的研究工作,要在规范和细化质量成本数据的归集渠道和统计核算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管理特点,确定质量成本的核算期,分析质量成本的构成,并通过与前期的比较,揭示质量上的薄弱环节、提出需要采取的纠正措施和成本控制要求,以不断调整、改善质量成本结构,使之成为改进质量、提高效益的有力工具。有统计数据表明:一般企业的质量成本约占销售收入的15%-20%,而一个运行良好的企业,其质量成本则只有销售收入的2.5%左右,这其中巨大的差别是导致其效益不同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反映企业质量成本改进的进展程度方面,不能打太极拳,一定要有战略思维,要制定衡量成本与质量的中期、长期甚至多期质量指标和业绩评价报告,并与当期质量成本实际水平和预算目标进行比较和分析,依据其比例结构和成本波动情况,来优化工艺、完善管理,在变化中实施控制,以便把控制和降低故障损失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取得最佳的效益。

  3.加强质量成本控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质量成本的分析资料,要能从经济上反映其成本形成过程中是否处于受控状态,质量管理体系的效能如何,哪里是薄弱环节,以及需要进一步改进质量、降低成本的新目标,而且这些要求一定要作为加强成本控制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管理要素,要具有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在日常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中,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资源和财务测量》明确了质量成本核算和分析结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不合格成本核算及分析结果的应用和实施、批次管理的投入产出质量跟踪管理方法以及寿命周期成本估算和分析及其结果的应用和实施等基本原则,规范了以法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预算约束为条件,以资金的落实为核心,进行财务资源的管理,并作为开展成本核算及控制、评价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具体操作中,这种控制、评价和管理应由质量、财务、计划、采购、设计、试验、工艺、制造等部门相互配合,是一种互动式的,并切实落实到产品质量成本持续改进要求的末端。一般来讲,其持续改进的要求,可借助统计过程控制(SPC)技术,依据产品的性能指标、技术要求、结构特点、生产批量、组批方式等,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并注重实效。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相关文章:范文二:过程质量成本管理论文

  一、过程质量成本概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过程质量成本管理

  通过分析现有的质量成本科目,以业务链过程为导向,将质量成本分为两大类,选择影响产品质量的高关注质量成本科目,构成过程质量成本,在公司层面建立指标体系,设立相关部门的业务指标,联合工作小组定期跟踪这些科目状态并进行分析,必要时支持相关部门实施整改措施,寻找改进的机会。对于非过程质量成本,由部门自己统计和跟踪状态,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过程质量成本与质量成本的关系

  (1)联系过程质量成本的内容都包含在质量成本报表之中,质量成本中的科目涵盖了过程质量成本中的科目,双方各自独立出报表和报告。

  (2)区别关注重点不同。过程质量成本中的内容原则上为高关注度的质量损失,所以重点关注内部和外部质量成本二个方面,而质量成本覆盖预防、鉴定、内部和外部损失四个方面。跟踪机制不同。过程质量成本设立公司级的业务跟踪指标,并定期在管理层会议上汇报状态,超标需要有分析和整改措施;而质量成本科目要求相关部门自己跟踪运行状态,能识别并分析原因,适当时采取措施。

  3.过程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

  (1)不断提高企业质量保证能力,以适宜的质量满足用户对产品的需求,降低产品总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为评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评价质量管理效果以及进行质量考核提供依据。

  (3)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健全企业质量责任制,并找出质量薄弱环节,确定质量改进方向。

  二、过程质量管理的实施

  1.梳理和优化过程质量成本管理流程

  (1)明确各部门职责为顺利推进过程质量成本工作,明确由财务部门和质量部门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决策工作。其中:财务部门负责对过程质量成本进行预测、核算、经济分析,对过程质量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包括:确定成本费用科目,收集过程质量成本数据并进行统计、核算,负责质量成本经济分析,定期提供季度和年度质量成本报告,编制并提供质量成本数据收集、统计、核算及经济分析所需报表。质量部门负责与财务部门一起先期识别过程质量成本科目,维护日常实施运行,推进相关部门改进,适当时,牵头组织专项评审。其他相关部门负责确定本区域过程质量成本改进目标,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实施和改进每月末财务部门对有关费用按照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进行分类,并编制明细表,每季度对上述质量成本明细表进行汇总,在形成质量成本季报的基础上,再从中选取过程质量成本科目进行分析、统计,形成季度过程质量成本季报。财务部门和质量部门牵头的联合工作小组定期对过程质量成本指标、构成及变动趋势进行经济分析,并推进责任部门根据经济分析数据进行原因分析和整改。联合工作小组根据过程质量成本控制的管理评审和各部门的改进情况,及时调整各部门和公司的过程质量成本管理工作重点,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甄选业务链中高关注度的质量损失,明确过程质量成本内容

  (1)质量成本内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过程质量成本具体内容从表1的43项内容中,甄选出全业务链过程中高关注度的质量损失项目,构成过程质量成本具体内容,予以重点关注和跟踪。

  3.完善过程质量成本科目的统计范围和方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将相关质量成本分解到业务链各过程(包括关联部门)的基础上,与相关部门沟通,明确每一个需监控的过程质量成本科目的统计范围和方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细化科目统计范围为使统计的数据真正落实到责任部门,以利于为日后的质量改进指明方向,对于一些科目的统计范围进行了细化和改进。如:对于工程更改引起的损失,统计范围定义为在产品正式投产后由于工程原因引起的售后质量(包括保修期问题和经销商反馈的质量问题)改进的费用。其统计方法包括四个方面:改进前后零件成本差异、修改或重新增加模具产生的费用、供应商因新零件生产支付的开发费用、由于零件返修或零件报废或原材料报废造成的费用。

  (2)原有科目统计口径梳理对于一些原来一直在跟踪状态和形成报告的成本科目,在导入过程质量成本后,需分析其前后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如:在原有的包含各生产基地的“工厂报废报告”中,是按属地确认工废,而过程质量成本中的工废科目是按成本中心确认,造成一些车间的工费是否计入不一致。梳理后统一按成本中心处理以消除差异。此外,对于供方原因造成的返工返修和料废,统一为扣除可索赔金额后的净额入账。如:进口件零件的料废和返工费用,如能索赔回来,在质量成本科目中将进行抵扣。

  4.建立健全过程质量成本指标体系

  过程质量成本指标有两种状态:有以往统计的数据为依据的较容易确定,而新的过程质量成本科目(包括重新明确范围和方法)指标设立需要一定的数据积累。在与各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将已识别的所有13项过程质量成本科目设定指标后加入公司业务运行指标体系进行为期半年的试行考核。在完成试运行后,联合工作小组编制了总结报告,并确定了下一年度各过程质量成本科目的指标。以后每年度的质量目标将主要按照上年度的实际表现设定,但下降幅度一般不少于5%。有时,指标制定还需要考虑国家政策和环境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如:在制定某年的物流年度目标时,下降幅度不足5%,原因是前一年风调雨顺未发生大雪封路,台风封港等天气不可控因素,所以当年实际值较低。鉴于后一年国家对环境因素的重视,可能出现限制大排量运输车辆政策,油价持续上涨也可能出现柴油供应紧张,以及气候因素不确定性等因素,责任部门和联合工作小组一起综合分析,最后科学地制定了下一年的指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优化关注科目,建立专项评审和改进机制

  在过程质量成本的状态跟踪中,不断优化关注项目。如:随着业务发展,增加了出口件由于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返修费用,支持责任部门梳理和规范了公司与海外顾客的业务流程,提升了该业务的质量表现。同时,通过持续的高专注质量成本的状态跟踪,推进了各部门以成本为导向的流程和操作的优化工作,在全业务链营造了质量改进的氛围。在定期跟踪机制的基础上,对于一些重复发生的未达标过程质量科目,联合工作小组开展专项评审活动,从该过程所涉及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流程角度出发,帮助责任部门梳理和优化现有流程和操作,梳理接口,解决灰色区域问题,共同促进老大难问题的解决,系统提升了过程质量管理水平。实例1:针对零部件索赔科目未达标开展了专项评审,优化统一了“零部件供应商索赔标准及流程”,明确了索赔范围:停线索赔标准(一次停线时间和停线工时标准),返工返修索赔标准(索赔相关的工时费用、运输费用和相关零件损失价格)和保修索赔标准(零部件的质量表现超出供应商承诺部分的索赔价格),建立了索赔责任认定(包括供应商对责任的确认)流程,完善了索赔的商务处理流程,并与供方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实例2:针对某零件料废超标,联合工作小组与责任部门共同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施。由于该零件供应商单一,零件报废价值高,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必将造成料废大幅上升。在运输流转环节中,部分零件还存在着划伤、磕碰等损坏情况。此外,部分零部件还存在满足设计要求规范,但在装配或装夹时却遇到困难等情况,从而造成锁定根本原因比较困难,供应商索赔存在争议等问题。通过评审和沟通,责任部门编制了改进计划,包括:通过料废日报对料废情况进行现场监控,与供应商定期召开例会以交流料废情况,对于料废数值较高的前三名供应商建立联合走访和评审机制,组建跨部门的QC降料废改进小组等。通过半年努力,使得该料废费用大幅下降。实例3:返工返修费用超标改进。某产品有较多的海外零件,而海外件一旦发生质量问题,从短期遏制到供应商的长期断点所需周期较长,导致筛选时间延长,造成返修返工费用上升。实施专项评审后,责任部门采取了对应措施:为预防运输途中发生损坏和提高工作的精细度,强化了与相关部门有效沟通机制;协调各区域统一标准以避免不必要的筛选;由责任部门牵头组建多功能小组改进多零件配合等系统性问题等。通过过程质量成本驱动,促进了现场质量改进,提升了现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通过多年过程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公司体会到通过质量经济性研究,针对问题及时改进,可以提高公司全业务链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同时,通过过程质量成本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升了全员质量意识,促进了现场质量改进活动的深入开展,为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做出了贡献。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于成本管理论文参考

2.浅谈成本管理论文参考

3.关于成本管理的论文

4.成本管理论文精选范文

5.有关成本管理论文参考

6.关于成本管理论文精选

110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