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管理论文>

非营利性组织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非营利性组织论文篇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转型期非营利性组织的社会价值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8-000-0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然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呈现,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悄然兴起的民间非营利性组织,在重组社会资源、合理配置财富以及教育广大民众等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充分关注和支持它们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 转型期 非营利组织 社会价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关于非营利性组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与社会处于高度一元化结构状态,在这种结构中,政府几乎包揽了一切社会事务,扮演着“全能战士”的角色,它挥舞着指挥棒直接干预市场领域,更涉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与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调整,政府包揽一切事务的社会一元化格局被打破。很显然,原有“强政府―弱社会”的结构需要作出改变,政府管理职能逐步发生衍变,逐渐从一些经济、社会领域退出,许多被政府剥离出来的职能复归社会。这种转变原由有二:一是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公共事务日益繁杂,机构和人员有限的政府已不能事必躬亲了;二是社会公民的自治意识增强,他们要求政府能给予更多的民权,腾出独立的自理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各样的非营利性组织应运而生,并迅速在发展经济与社会建设上做出了诸多积极的贡献,成为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那么,什么是非营利性组织呢?社会事务的复杂性直接决定了非营利性组织的多样化和多元性,是而学术界对它的定义也是五花八门。在这里,我们不妨从它的特征来提炼。概言之,非营利组织具备五个明显的特征:首先,顾名思义,非营利性是它的首要特征,即指它的运营目标不以获取利润为出发点,不为任何个人牟取私利。其二,非政府性。组织的人员安排、机构设置、运作风格、提供和承担的公共职能等均与政府机构迥然不同,同时也不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过多的政治性。其三,自治性。指它具有独立性,它是依据相关法律成立的,具有个性化的规章制度,具有独立的人事权、财务权、决策权,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其四,公益性。组织建立的宗旨即是以服务大众,奉献社会,满足老百姓的社会需求和利益。其五,志愿性。这主要是指组织招募的工作人员是志愿者,不带强制性,组织开展的社会活动皆是志愿者们内在需要动机促发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综上所述,不妨把非营利性组织定义为:有别于政府和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由民间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立志投身于社会公益性事业的自愿者组成,以自治为活动原则,致力于解决社会性问题的团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我国,非营利性组织起步比较晚,但自1978年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截止目前,我国正式注册登记的非营利组织数目已逼近50万个,而没有正式注册的数量就更庞大。这种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势头,与党和政府的重视程度密不可分。尤其值得一提,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部署,其中就对我国民间组织发展作出的明确阐述,这对于充分发挥民间组织作用,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决定》对非营利性组织发展的方针政策、功能定位、发展重点、自身建设等作了全面阐述,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民间组织工作的重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现如今,我国非营利性组织涉足面广泛,涵盖了教育、体育、艺术、科技、扶贫、卫生医疗、文化娱乐、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它们的兴起与发展是为了应对政府“作为”失效和市场自发作用失灵而做出的组织创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价值分析

  作为有别于政府和市场的另外一种社会力量,笔者认为,非营利性组织具有体制、机制、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独特的优势,它们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生力军。

  1.节约政府运营成本,提高社会服务效率

  在转型期,社会问题繁杂多样,要保证社会秩序井然,各项事业健康发展,需要政府职能“归位”,而不能出现“缺位”“越位”和“错位”。事实业已证明,政府独挑社会事务这根大梁,不仅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巨大,而且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然而,非营利组织(政府主办的除外)的运行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的捐助,它鼓励民间注资渠道的多元化,就目前而言,政府的投入是微乎其微的。不仅如此,非营利性组织不同于层级严格的政府机构,它讲究实效,不存在政府组织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作风,某种程度上说,它凭借着强烈的使命感和灵活、精干、专业、高效的优势,能事半功倍的治理好公共事务领域中为政府所忽略的“盲区”,这种参与社会事务的解决方式,能够避免仅靠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服务所必然带来的成本增大、效率不高等弊端。

  2.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利益结构的调整,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这些数字充分显示了中国贫富不均的严重程度,也表明改革开放成果未能被全体国民共享,而是绝大部分聚集在少数人手中 。这种现象可以归因于“先富与共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实施或执行的偏差,税收制度的不合理,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不平等竞争的存在等,还有就是因为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而,良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众所周知,社会保障的功能就在于缓解乃至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稳定、协调发展的环境。在这方面,非营利性组织正好找到契合点。比如,非营利组织不仅能为民众就业牵线搭桥,而且组织自身工作的开展也需要人员参与,可以创造出众多就业机会,从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目前约有3000万人活动在非营利组织领域,志愿者参与的服务时间可达八亿个工作日,换言之,非营利组织每年可为社会创造3300多万个工作岗位 。再比如,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弱势群体,他们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这与非营利组织的功能也不谋而合,它们植根于社会,走进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中间开展社会救助、提供福利服务,从而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保障了他们最低的生活要求,防止这个特殊群体生活境况的恶化。非营利性组织的作为毫无疑问成为政府社保职能执行不力或未到位的有益补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缓和群群矛盾、干群矛盾,发挥“稳压器”和“润滑剂”作用

  如前所述,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已经成为不争事实,加上新时期不同文化的冲突与碰撞,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日显突出。笔者认为,贫富差距所产生最大的问题首先是民众心理问题。毫无夸张的说,贫富差距扩大化导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是产生仇富心理的主要原因。而这种民众心理直接导致大量贫困者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继而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怀疑,对共产党执政也丧失信心。他们消极怠工,怨天尤人,不思进取,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心理的极不平衡而对社会正常秩序和稳定构成威胁。

  这种由于贫富分化极端化而诱引的仇富心理,除了通过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健全财税制度、加强法制建设、降低垄断收入等措施来解决外,还可以尝试鼓励非营利组织通过广泛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发展义举慈善事业,关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授之以渔”和“授之以鱼”齐头并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贫者心态,调适动机,尤其抑制其过激行为,起到社会秩序的“稳压器”之功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古往今来,官民矛盾历来是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是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程度不同而已。共产党执政历程中,曾几何时,干群关系如同鱼水情,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共产党人密切联系群众才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然后,不可否认,近些年来,由于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少数官员以权谋私,行贿受贿、买官卖官,侵吞国家财产,损害老百姓利益,这些均严重损坏了官员的社会形象,致使不少民众形成了无官不腐、无官不贪的极端印象,失去了不少群众的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可以说官民关系遭受到极大的损害,官民之间,芥蒂在增加,矛盾在扩大。如今,群众信访、上访、政府门前请愿等现象不断发生,更有甚者,一些地区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

  实际上,党内存在的“老鼠屎”并非主流,民众一叶障目,加上舆论导向致使百姓易于以偏概全,全盘否定所有官员。当下官民关系紧张化一定程度在于中国民主进程缓慢,公民意见表达的渠道不够通畅,公民参与影响和维护自身权益的决策过程受到障碍,日积月累加深了对“官”的憎恨,因此,进一步拓宽表达渠道,让公民有表达意见的自由,有参与政府决策的合法权利,是疏解社会对立、化解矛盾的必要路径。实际上,非营利性组织可视为政府与百姓的重要沟通渠道,也可看作是协调政府和公民关系的媒介。一方面,它们通过深入群众可以及时把其成员对政府的要求、愿望、建议、批评集中起来,转达政府;另一方面,又把政府的政策意图和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反馈给社会成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引领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彰显以德育人之功能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衍生了一些消极腐朽的思想理念,时下社会普遍盛行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机会主义等与社会主义制度格格不入的价值取向。近些年来,各种不可思议的社会现象和事件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民众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在转型期,中国社会竟然摇身一变成了不健康的畸形社会,这着实让人感到痛惜。

  非营利性组织所从事的社会活动以公益服务和慈善活动为主,应该说其中内涵着现时噩待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人道主义精神尽显其中,真善美的社会评判准则更是贯穿始终。非营利性组织关注的是全民和谐,社会共同利益,塑造的是平等、友爱、信任、合作、团结与融洽的关系,组织成员通过开展广泛的志愿者活动,有利于唤醒国人的同情心、爱心,使中华民族如助人为乐、帮贫扶弱、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竞相传颂。从这个意义上说,非营利性组织是社会文明与和谐社会价值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大旗,它们的一次次活动无疑是一场场思想洗礼,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待宣传造势到一定的火候,便能产生帮扶贫弱的社会连锁效应,社会上的先富者不会等闲视之,只要一旦点燃他们内心社会责任感的火花,万花齐放的局面是可以预见的。如此一来,非营利性组织通过整合社会力量,促使志愿者们为着共同的信念去完成有价值的事业。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若宏.中国NGO―非政府组织在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1.

  [2]戴海东.温州私营企业主阶层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1.

  [3]闫兴.浅析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及影响因素.2007.10.

  [4]唐卓.非营利性组织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宁夏党校学报.2003(0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陈旭清.试论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6(4).

  [6]李卫红.走进NGO――方兴未艾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及其发展态势.贵州日报.2003(12).

  
看了“非营利性组织论文”的人还看:

1.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

2.浅谈非政府组织管理论文

3.非营利组织中的管理会计技术应用研究论文

4.慈善组织论文

5.慈善组织论文(2)

2549277